以下是我曾经做过的一篇头马演讲,是CC7调查与研究的项目,也是我很喜欢的“刻意练习”的主题。
此项目要求如下:
CC7 主题研究
目标:从众多来源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使用通过调查收集到的具体事实、示例和证明,谨慎支持你的观点。
内容:摆事实、讲道理、列数据。
结构:任选。
时长:5-7分钟。
正文:
以前夸奖一个人能力强,喜欢说他很有天赋,仿佛他的能力是上天造就的,并不需要太多额外的努力和刻意的练习。
直到有一天,看到一个节目,叫做最强大脑,里面各种妖孽天才横空出世,进行高手对决,看得我等普罗大众高潮迭起,赞叹之余,只感叹自己为什么不是这样的天才,给自己的不努力找了一个最完美的借口。
他们真的是天才吗?天才又是如何诞生的?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在历史的长河里搜寻,终于找到了一个奇男子,他就是匈牙利心理学家波尔加,他研究了在各个行业被称为是天才的人,共计有数百人之多,并得出结论,正确地养育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将他变成天才。
波尔加是一个很勤奋的科学家,但掩盖不了他是一个单身狗的事实,为了验证他的结论,可能也是为了脱单,他在20世纪60年代末做了一件丧心病狂的事情,上非诚勿扰,不对,是在全球范围内征婚,只为找一个愿意配合他的妻子,一起把孩子培养成天才。真的有一个女人响应了他的号召,他们生了3个女儿。为了让实验更有挑战性,他们决定把三个女儿培养成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因为在当时还从来没有女旗手获得过这个称号。然后,天才就接二连三的出现了,大女儿在4岁的时候以全胜战绩赢得国际象棋比赛的冠军,后来成为第一位被授予特级大师称号的女棋手。二女儿创造最高的国际比赛记录2735分,当时的比赛地点在罗马,史称罗马大洗劫,直到今天还经常有人提起。三女儿在国际象棋女子旗手中连续25年排名世界第一。
波尔加的实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著名心理学家艾利克森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招募了多个大学生,培养他们的记忆力,想要量产天才。这些大学生在实验之前平平无奇,经过几个月时间刻意练习,来做实验的每一个大学生的记忆力水平都远超常人,甚至是超过一些记忆竞标赛的冠军。艾利克森得出结论,只要经过刻意练习,人人都可以成为天才。
听到这里,可能有一些观众会有一些疑惑,怎么解释那些神童呢,他们总不可能从娘胎就刻意练习了吧?莫扎特就是一个被经常拿出来说的例子,他6岁就开始作曲,8岁就写出第一部交响曲。其实深入的研究莫扎特的成长经历,你就会发现,莫扎特的父亲是一个钢琴教师,他写了一本如何教年幼孩子学音乐的书,并把这些理念先在莫扎特的姐姐身上做测试。之后甚至全职在家教导莫扎特学习音乐。莫扎特不到四岁就进行了大量的刻意练习。
就拿我自己来说,曾经我是一个很害怕在人群中讲话的人,别说做一个演讲了,完整的讲清楚话都成为问题,可是经历了多次在台上的历练之后,慢慢的可以在舞台上收放自如了,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成长,得益于刻意的练习。
最杰出的人,往往练习时间最长,天才的诞生,离不开刻意的练习。(完)
如果您觉得有收获或者建议,请留言或私信交流。
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段时间特别想要自我提升,计划着早睡早起,计划着跑步健身,计划着你想要的一切。可是这样的计划始终不能持续,光阴流逝,岁月轮转,你还是那个你,之前比没有什么大的不同。
阿杰就是这么一个人。从零九年起,一直到一七年,长达八年的时间,阿杰无数次燃烧起自我提升的欲望,却又归于平静,就像石头落水,溅起水花,终也变得无痕。然后把这些失败的经历归结为拖延症、自制力差等。
诚然,每一个人的自制力能力有高有低,有些人性格方面就偏自律,所以执行起计划来会比一般人轻松很多,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不是会有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自己去获得最大提升呢?答案是有的。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慢慢来,才更快。
人一旦有了强烈自我提升的意愿,往往会想在短时间内实现所有的目标,所以在不断制定计划,却又难以执行。那么,不妨换一个视角,让自己慢下来,目标很多,不妨精选一个,在一个月内以这个目标为首要任务,然后让自己持续。其他的目标做到了给自己奖励,没做到也没有任何的关系。
其次,利用“钻石法则”,推动自己前行。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一直很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可有一个篱笆阻挡了他的去路,篱笆很高,他放弃了,他说服自己待在这个小地方。有那么一天,他再一次来到篱笆边上,不小心把他仅有的一颗钻石弄丢了,最后发现是在篱笆内,想要取回钻石就必须翻过篱笆,这一次他终于翻过去了,找回了钻石,也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当我们面对困难,犹豫不绝的时候,不妨把自己的“钻石”丢过篱笆那边去,那样会让你有足够多的勇气翻过篱笆。
然后,寻找一个容器,也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都知道在家的时候,我们往往是学习不进去的,所以哪怕随便换一个容器都会比家好,街角的咖啡店、城市的图书馆这些都是你好的选择。
最后,就是沉浸。
避免了一些干扰,专心做自己的事情,此刻,天地之间,就你一人而已。
阿杰是我们身边认识的人,阿杰也可以是我们每一个人。希望在自我提升的路上遇见你。
2017年1月7、8号,我参加了拆书帮广州梦想赋能班第三期。梦想赋能班是拆书帮运营的线下课程。一共为期六个月的时间,每个月都有两天课程。从超越自我、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等六大模块为学员“赋能”。
本月的主题是“超越自我”,对我而言,启发最大的是8号下午的愿景工作坊。我重新梳理了未来六个月、一年、三年、五年、八年甚至于十年的愿景。乘上时光机器,真的到了10年以后,我们脑海当中想象的场景会是什么?想象过后再倒推八年、五年、直至六个月,这样会对自己当下不遥远时需要做的事情更加清晰。
对于拆书法,印象最深刻的是要输出A2,而且要符合SMART原则。想到做到才是得到。
举例1:
I:
我们和别人在交流的时候至少能有两种语言模式,一种是抽象概括对方说的话,另一种是对对方所说的话加上具体的情境,这两种方式可以应用在不同的场合,收到不同的效果。比如抽象概括能拉远距离,具体情境可以传递信任。
A1:
前两天一个同事和我聊天,他在说他的一个即将要执行的方案,夸夸其谈,沾沾自喜,一定能成功,我因为有点别的事要忙,想早点结束话题,最后说了一句“那恭喜你了”的上堆的概括性语言,对方立马戛然而止。
A2:
一周内,找五个小伙伴去沟通,运用上堆及下切的方式,看下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把反馈记录下来。
举例2:
I: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要勇于去说出自己想要的,避免说自己不要的,这样才能让对方明确的知道自己内心的需求,同时帮自己去达成。
A1:
上个星期我拜托一个朋友帮我去买一些签字笔,我强调了好几次不要买黑色,不要买黑色,结果他就只买了黑色,并告诉我到了商店只想得到黑色的笔,脑海中想不到别的。
反思:反复去强调不要,可能带来的结果就真的是“不要”的结果。
A2:
未来一个月内,和母亲、父亲、三个朋友各沟通一次,明确说出自己想要什么,加上对他们的感激,并记录反馈结果。
今天读了罗辑思维第205期《这一代人的学习》,其中有些观点深以为然,想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个质疑
文中提到过一个质疑,罗辑思维创办四年期间,所讲述的东西包罗万象,会不会存在某些知识自己也未必有多清楚就拿来说,罗胖肯定了这个质疑,也承认自己很多知识头天才接触,第二天就要现学现卖。同时罗胖提到了一个转述能力,并自称自己在这个领域有自己的手艺。关于转述,我有自己的理解,我联想到古典老师提出的新时代只有三种人,产品人,传播人,运营人。我想这所谓的转述能力也即传播人的高超技艺。(自我点评,尽可能自我实践,自我体验)
为什么会有学习焦虑
第一,知识由谋生→求存
不持续学习,就无法生存,因为时代在发展。
第二,知识→利益
同样是花1000万买别墅,他有知识,可以布置的很好,你不懂,搞得一团糟,体验千差万别。同样是旅游,看秋色他能看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你只能看到靠,太美了。如果没有这些知识,就不可能有这样的体验。(认知扭曲)
第三,知识→认知升级
拿自律能力举例,如果连最基础的自律能力都没有,很多需要持续的事情都会做不成。
失灵的解决方案 坐下来读书学习
第一,人的时间在碎片化
很难再拿出大段大段的时间去长期的学习。
第二,学习越来越是一个终身化的事情
时代在飞速发展,更新的知识源源不绝,不持续学习就会被迅速淘汰。
第三,现在的学习在越来越跨界化
真正的创新的空间,真正学习效率能够体现的方式,恰恰是在原来那些金字塔的中间地带。(这个论点有什么论据支撑呢?)所谓二八法则,普通人何时能达到二呢?或许有些人一辈子也难以达到?如果只是达到了三或四是不是就不如专修一门?
我们这一代人如何学习?
1、人格
多和牛人共事,去牛校学习,去牛人开的社会短训班。(我的经验,上了效率绝对高,比自己光看几天书强,但切记要及时反思复习,要不然留存时效很短)
2、概念 (我自己的理解,理解了概念,也就理解了框架,是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
掌握知识本质上就是掌握概念
3、缝合 (我觉得有点卖弄词语的嫌疑,用表达就很好)
表达,口语表达,文字表达,
4、碎片
那一个成年人应该怎么学习?
先搞清楚一些基本概念,立定一个目标,比如说编一个微博程序,就动手干了。那肯定干不下去,再去查书,书上查不到就去问人,这儿学个方法,那儿得一窍门,一点一点地往前拱。要是还拱不下去怎么办?干脆到网上下载一些成熟的模块,说白了就是抄,往自己的体系上去拼,然后一点一点去调试,最后的结果不见得能用,但是你毕竟学会了编程,你看这不就是碎片化的学习。(是不是可以应用到摄影、弹吉他、心理咨询等各个领域的学习中去呢)
5、目标
立场、感受和意见→目标、方法和行动
关于体验,对我的思维有一个大的启示,就如我上次去鼓浪屿,看到很多导游,如果请个导游介绍,我相信会有更深层次的体验。
17年4月8、9号两天参加了海峰老师的DISC双证班培训,至今觉得这是17年到目前为止做的最重要的一个决定。
作为一个心理学人,其实对于性格分析的工具,之前就有过很多的了解,像九型人格、MBTI、大五人格,这些工具都会比DISC简单的四个类型倾向更加准确一些,但我仍是要说,越深入研究了DISC之后,我越是觉得这个工具非常有其存在的价值。
因为只有四个角度,传播极为简单,讲解又生动形象,普通人也能立刻入门。我一直认为,一门知识不在于多么高深,因为心理学太过于复杂,对于学习者来说,哪怕只要掌握一二对他生活有用的,就是价值。
九型人格、MBTI光分类就有九类、十六类,普通人听个一两遍根本无从记住,转而放弃,束之高阁,反而失去了自我成长的机会。
我们都知道学习DISC行为风格倾向,能提高对人的敏感程度,但我认为DISC更大的价值在于觉察自己。我们无需给他人和自己去贴任何的标签,但我们至少有了四个角度去调适自己。D让自己更有勇气面对生活,无所畏惧。I让自己更加积极乐观的看待身边的一切,以及与人相处。S让自己更加和善的倾听他人。C让自己条理分明、逻辑更加严谨。我们可以更好地觉察DISC哪个过溢,哪个未满,然后去做到合理的调适。
在这里,发现自己,识别他人,最美的风景, 遇见DISC,也希望与你相遇...
过年期间看了两部电影,一部是《西游伏妖篇》,一部是《乘风破浪》。窃以为《乘风破浪》会比《西游伏妖篇》更有可看性,遂想给其作篇书评。
这两年,在电影院看的电影越来越多,在网上上看的越来越少。去电影院看电影似乎成了出门逛街、KTV等娱乐以外的第三或第四选择,也许并非真的有多么想看这些电影,也许只是想让有人陪的时光看起来有意思一些。不然为何在错过韩寒执导的第一部电影《后会无期》上映期后,从未曾在网上将它看一遍呢。
作为韩寒执导的第二部影片,因为我不曾看过第一部,所以无从比较国名岳父的导演能力是否有得到很大的增强。我所感受到的是韩寒一贯的怀旧风格,在韩寒的视界里,灰色调占得比重显然很多,这不同于郭敬明的,郭的视界很明快,色彩很艳丽,有时很痛,带着伤。穿越这一题材本身不算出彩,穿越回去和自己老爸做兄弟在电影里到还算新颖。整部剧在风格上有点《夏洛特烦恼》的影子,只是没有夏洛特好笑。《乘风破浪》的剧名除了和主人公的名字有所关联外,我想不到它和整部剧其它有联系的地方。
影片中的主人公是一名赛车手,和父亲有很深的隔阂,在一次成功夺取车赛冠军后载着父亲飙车出了车祸,灵魂神游,穿越回自己出生前一年,然后和自己的父亲成为了好朋友,感受到了父亲年轻时候的激情与热血,开始慢慢理解父亲,消解隔阂,最后灵魂回到身体,画面切回病房,算的上是一部正剧。
总体来说,值得一看,算值回票价。
以前从来不曾写过游记,今天恰好在鼓浪屿玩,迎着海风,忽然好像是有了一点灵感。
这几年去过的海边从北到南,从北戴河,青岛的海,到厦门,深圳的海,经历的季节也是从春到冬,不同地方的海,不同季节的海,感觉是有不一样的风情。
鼓浪屿的海,第一感觉是足够蓝,足够清澈。整座岛不大,景点却很多,整座岛的最高峰是日光岩,爬上日光岩的最顶峰可以俯瞰整个岛屿。会有一种登临绝顶的感觉。岛上有好几个钢琴,风琴博物馆,非常的有意思。展出的都是一些十七八世纪老琴,很有古老的韵味。小小的岛屿上还坐落了两家蜡像馆,之前去香港,上海,武汉都完美错过当地的蜡像馆,这一次在鼓浪屿看了一家蜡像馆也算是弥补了之前的遗憾。
鼓浪屿卖小吃的地特别多,上午上的岛,一直玩到下午六点,期间一直在吃吃吃,徜徉在美食与美景里,这种感觉甚是美妙,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初登岛时,虽然有风,但阳光正好,所以丝毫没有被海风吹冷的感觉,反而有一丝暖意。等到时间慢慢转到傍晚,岛上开始就渐渐有了凉意。
另外因为是二月,游客并不多,尤其是到了晚上,岛上的人群开始慢慢变得稀少。一些小巷子里显得空落落的。少了白天的喧嚣,反而更有一种宁静的美意。
此时,我躺在非常有特色的民居,内心非常的宁静,远离一线城市快节奏的步伐,偶尔能够慢下来,做短暂的停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闻着鼓浪屿的海风,我想今夜也许可以做个好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