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长投学堂学理财知识,今天就写一篇学习笔记吧。
这几天,我们通过财报,学会了用小熊定理分辨一些公司是否值得买。那么除了小熊定理,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今天的晚分享学习了三个小技巧。
第一种,大品牌更可靠。
我们筛选公司的时候,在基础条件相似的前提下,尽量选择知名企业,或者自己熟悉的企业。
为什么呢?
首先,不是说知名企业不会美化财务数据,只不过因为它们品牌声名在外,有着很大的曝光率,顾客、经销商、合作公司、政府机构都会时不时地关注着他们,一旦出现问题,相比较那些无人问津的小品牌,更容易被发现财务造假。
其次,他们财务造假的成本太高。知名企业的品牌知名度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靠着每年投入大量真金白银打造出来的,没有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是积累不出这种效果的。如果一旦造假被发现,整个公司品牌崩塌,多年积累毁于一旦,想想都觉得不值。有多少企业愿意为了眼前的利益,甘愿放弃那么多年的努力呢?所以平衡一下得失,就能做出明智的选择了。当然,不排除会有那样丧心病狂的企业,只是相对而言非常少而已。所以,品牌的声誉,能够成为公司德行规范的一个警钟,时刻提醒着决策者们,不能有非分之想,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在基础条件相似的前提下,选择知名企业会更加保险。
第二种,不要ST。
股票名称前带有“ST”、“*ST”、“SST”、“S*ST”、“NST”标识的,一定不要投!有上述标识的股票意味着,该公司至少连续两年亏损,将被证监会处理,面临整改或者退市。
ST,意思是特别处理,英文为specialtreatment,缩写为“ST”,这是对连续两个会计年度都出现亏损的公司施行的特别处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ST代表的就是亏损股啦。其中,“NST”比较特殊,意思是这家公司之前ST过,现在经过特殊处理后重新进入市场。不管是将要退出市场(各种“ST”)还是刚刚被捞回来(NST)的公司企业,投资起来的风险都很大,建议大家不要碰!
那么这个怎么看呢,其实很简单。在券商的软件、或者网页中搜索公司的名字,就能直接看到啦。比如之前因为假疫苗事件,被打上“st”标签的长春长生。我们可以看到,名字已经变更为“*ST长生”

如果看到类似的公司,赶紧躲得远远的。
第三种,曾经出现过违反道德规范、财报作假等重大丑闻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还未有结果的公司不要买。
企业经营虽然以盈利为目的,但是诚信也是企业盈利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一家公司不讲诚信,没有道德底线,坑害消费者,那么他一定不会获得市场的支持。一般情况下,当一家公司有丑闻被曝出之后,中国股市中的承担“监督者”一角的机构——证监会(全称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就会出面立案调查。在有正式结果之前,大家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的比较好。
比如,去年闹的沸沸扬扬的“獐子岛绝收事件”。不知去了哪儿的扇贝,成为股民心中永远的痛。证监会也一直在调查,不过还没有后续的结果出来。
那么,这个信息怎么查看到呢,很简单,只要在百度中用公司名+证监会,这一组关键词搜索,就能看到相关的信息。比如獐子岛+证监会,我们来看一下。

从这些新闻中,大家就能知道事件调查的大概进度了,因为一般有丑闻爆出,媒体会一直有报道,在网上很容易能搜到信息。那么,作为投资者的我们,一旦碰上这种公司,一定要谨慎再谨慎,暂时在分析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能避开就避开。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晚分享的几个小技巧,总结一下:
1、尽量选择知名大公司、大品牌
2、避开ST这类被特殊处理的公司
3、避开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或有过道德污点、缺诚信的公司
说到底啊,我们学习各种分析公司的办法,为的都是能更好地投资理财。
感谢班班的分享!❤️
理财就是理生活❤️早日实现财富自由!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