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我学车的朋友说,很久没见你了。立夏了,准备来游泳吧。不是一直想学么?去年赶上了夏天的尾巴,今年重新开始吧。
对于未知的领域,一直有足够的自持和认知, 对好奇且喜欢的事物,一直保持足够的兴趣。
我陪孩子成长了三年。应该说,是他陪着我成长了三年。没有孩子前,是肆意妄为,写意式的生活。做着喜欢的工作,有压力式的挑战,也有忙碌完结束的假期。行走在路上,那几年,就是率性而为的生活。写字,看书,翻译,有感而人生。
孩子的到来,在计划中,人生,也因此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近三年的时间没有出过远门。坚持母乳的那些日子,面对大脑飞跃期的孩子夜醒4.5次,白天依然按时早起顶着黑眼圈上班,下班回家给他读绘本,陪着他探索他的世界。牺牲了很多以前所谓的自我,成为了一个初为人母的我。
工作,依然是自己喜欢的,时长更长,需求感更高。在面对孩子和 工作以及家庭,需要更好平衡的时候,我学会了开车。为了只是可以带着他边走边看。一天24小时,除了工作,就是被孩子和家庭占据的满满的。那个时候,有过很深的困惑。
孩子的爸爸是军人,一周只能回来一天。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会每天视频。有时候什么也不说,就是看着孩子牙牙学语,对着视频里的人喊爸爸,爸爸。那个瞬间,我们潸然泪下。
我坚持记录下孩子每天的成长,自己的工作日志。每天,在孩子睡觉后的夜里。
那是一段很艰难的时光。好几次,提笔就感到语塞,没有以前的肆意挥洒之态。想看的书,买回来一直尘封着,直到上面落满了灰,都没有时间翻开。偶尔想听音乐,好几次半夜醒来,发现耳机还塞在耳朵里,音乐还在循环。那个时候,我经常问自己,曾经的那个我,去哪里了?
时间管理分配,重新思考后,我调整了生活。 在书房备课,蹒跚学步的孩子会抱着我的腿,认真的看着我,不打扰我。我也会蹲下来抱着他,妈妈在工作,一会结束了就陪你玩,好吗? 他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晚饭后开始夜跑,会带着他,和他踢一会球,自己跑一会,草地上席地坐一会。然后他告诉我,妈妈,故事里面说,天上划过一颗流星,就是地上去世了一个人。我看着他,幼小而稚嫩的脸庞上一脸严肃认真。那一瞬,心中涌出一种莫名的感觉,无声的感动。
偶尔下午下班早点,会去做个瑜伽。去年的暑假,一周回去游泳3次,尽管还没有完全学会。或者在以前的大学校园散个步,旁听一节课。那些当年听来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隔了这么多年再听,似乎一下子通俗易懂了起来。那些考研坚持一天看书十几个小时的时光,那些刚参加工作出差在外突发问题窘迫的情景,那些第一次主持会议面对众多各国老外的紧张。。好多的第一次,我以为已经尘封在记忆深处的第一次,全都涌现出脑海。
忙里偷闲的算好时间,看场一个人的电影, 听半场hebe的演唱会,晚上在忙完一切后,看上一个小时的书,第二天再继续。为孩子写百字的生活记录,休息时开车带他去看爸爸,看他们嘻戏欢笑,童言童语。
时间被规划的非常具体,那些初为人母后无所适从的岁月慢慢的,被具体的事情安排的满满的,有工作,有孩子,有家庭。 昨晚和孩子说,妈妈下个月会出国几天,你可能会有一个星期看不到妈妈。他伸出小手摸摸我的脸,认真的说,那我想妈妈了怎么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