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今天想写看过的一本书的感受,结果在浇花之时,发现了那些“肉肉”,它们正响应春天的号召,伸出花序,准备开花。于是想了想,还是写写我与多肉的缘分吧!
多肉之路在四五年前,就注意到多肉了。那时好像是多肉非常风靡的时候,大家都很喜欢这种看起来肉嘟嘟的、颜色非常鲜艳又不占地儿的植物。只是那个时候好像在花卉市场上并不多见,只有两三家在专门卖多肉,而且都非常贵。我记得我在一家店里买了一个黄金草都花了五六块,并且不大。
到后来,不仅是市场上多肉店铺大幅度地崛起了,连网上的多肉店铺也不断增加,并且种类多,价格便宜。所以,在三年前,我就在网上购买了一批多肉,是一些非常普通便宜的品种,而且到货后发现个头都比较大。于是,我便正式走上了多肉之路。
才开始,我非常小心翼翼,搜集了很多信息,再加上看过的一些书的相关知识,我对多肉的配土都十分讲究。那时我在网上买了各类园艺材料:鹿沼土、赤玉土、矽藻土、火山石、绿沸石、草木灰、珍珠岩等等,为的就是让种植多肉的土能够既有一定营养又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当然,当时也在捣腾香草和月季,所以这些材料还有不够用的时候。
经过这样“讲究”地种植,我再让它们适应了几天环境才放到露天的平台上“放养”。那时种花条件优越,有一个没有遮挡、能享受全日照的平台,我想这对我养多肉还算顺利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吧。
当然,一开始我也忧虑,是不是淋着了啊,会不会烂根或者化水啊。但是我每天看,它们都没啥变化,所以渐渐地我就没太去注意它们了。我发现,这样放在这种比较自然状态下的多肉可以很好地生长,根本不用去担心它们会不会得病(或许和我配制的疏水性强的土有关)。毕竟,有充足的光照时长、良好的通风环境,还能从土壤、雨水中汲取养分,它能长得不好嘛!我觉得多肉最容易化水或者烂根的季节在夏季,因为夏季温度高,雨水充足,还经常有暴雨,这一湿热的状态会使得一些肉肉不可避免地生病。而其他季节,多肉基本上属于不用照顾都长得很好的状态。
后来记得是在冬天,因为是露天种植,我的多肉遭到了鸟儿的攻击。这些鸟儿们把那些叶片小的多肉剔得干干净净,把那些叶片比较肥厚的多肉啄得惨不忍睹,让人看到都绝望。可能它们觉得破坏得差不多了,所以还剩了一些品种没被破坏,而被破坏的品种也还留着杆。就这样,我还是留着那些被“蹂躏”过的肉肉,一直等它们在春天不断萌发。
多肉之路其实,在冬春交际之时,多肉最好看的。一是因为昼夜温差大,有阳光照射,多肉的颜色就显现出来了;二就是多肉开始萌发并且伸长花序,准备开花。我之前一直认为养多肉就是图个可爱、不占地儿又少操心,但后来我发现我错了,多肉是可以观花的,而且它们的花还非常非常美丽!
多肉之路 多肉之路 多肉之路 多肉之路 多肉之路多肉的花,根据品种不同,花的颜色样子也不同。很多多肉开花时都是伸长了花序,然后一朵朵小花像铃铛似地挂在上面,非常小巧、精致,而且透露着一股优雅。因为花是渐次开放,所以花期还是很长。等花都开完了,再把花序剪掉即可,多肉也不会死亡。
多肉的生命力确实很强,在干旱并且有一定空气湿度时,很多粉白色细小的根就伸出来了,可以“砍头”再种。即使没有长根,将“砍掉的头”或者摘掉的叶片放在土上,它自己也会萌发新个体。我见过最疯狂的就是不死鸟,它会不断地自播,不断萌发,艰难的环境能够很好地克服,而良好的环境就会奋力长得极快极壮,真的是“不死”!
还有,想要多肉长得好看,还是得晒太阳。我看到很多家庭都会在窗台上摆一排小盆种的多肉,即使那个阳台是朝北的。这种没有光照滋养的多肉,都会瘦高瘦高的,而且绿悠悠的,看不出多彩与可爱。多肉只有通过阳光照射,才会有那丰富的色彩(还有温度)以及胖嘟嘟的萌态,可千万不要因为缺乏光照而把自己的多肉养成了“杂草”。
多肉之路这一路走来,总结了一些经验,也遗留了一些搞不定的问题。比如不爱受强光照射的玉露,几年也不见长,还差点死了,一直皱皱巴巴的一点也不剔透。还有那观音莲,总是没有美丽的颜色,一到春天就伸得老长……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能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吧。
总之,不论是养多肉还是种月季,都少不得要根据其喜好来营造良好的环境供其生长,不然,我们所种的植物就只会状态不佳。养花还是得学会了解并且顺应吧,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