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颗粒度:
指的是一个人的时间管理的基本单位。如果是一天,那么时间颗粒度的基本单位就是一天。
时间颗粒度越大,我们时间管理起来就越方便,但是用因为我们的时间安排的比较粗旷,就有可能造成时间的浪费。
时间颗粒度小,管理时间越细化,精确度就越高,也会比较麻烦。
如何细化时间颗粒度。
1.不要为了小而小
你必须得真的有事情做,如果整天闲的发慌,根本没有事情做,那你把时间分得那么细干什么?这种情况下,你需要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也就是制定好自己的人生蓝图。
2.对自己狠一点,很有必要。
把时间颗粒度变小,你就得做好安排,可以参照《人生效率手册》具体方法,认真做一个践行者。
3.改变身边的人
想要走的更远,让更多的人与你同行是个不错的方法,让别人共享你的好习惯,或者是重新加入新圈子。大家的时间和力度都比较小的话,相处起来就会很融洽,也会成为彼此的助力者。
4.把细化时间颗粒度变成一种思维方式。
比如1×1会得到什么,如果你的时间颗粒度是1小时,那么1小时×1个小时得到的还是1小时,如果你的时间颗粒度是1分钟,那么60分钟× 60分钟是3600分钟,也就是60个小时,所以说时间颗粒度所蕴藏的价值是非常大的,我们要运用这种思维扩散到其他的你,你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所以不要总是问“时间都去哪儿了”,因为我们的时间颗粒度太大了,中间的缝隙过大,时间都是从缝隙当中悄悄溜走了。
新知:
1.时间颗粒度的概念,原来总是根据事情需要或者是花掉的时长来安排时间,而并没有为了提高效率做时间精细化的管理。所以每天做一件事情按事情的自然长度去做管理。导致时间颗粒度长时间没有效率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
在以后的时间管理上一定要做精细化的管理,对自己狠一点,提高时间效率。
2.影响执行力的事不原则,不想干,不敢干不屑于干,不会干。
影响执行力的并不是能力低下的问题,而之前一直认为是自己能力不行,才会造成学习效果差,学不进,学不好的原因。而通过今天这段文章的阅读明白了,不是能力低下的问题,而是不敢干, 不会干, 不屑于干。
不敢干,是因为对自己未来事情的不确定性,不确定,这件事情是好还是坏,也不相信自己,未来能够干得好。
不会干,是因为还没有找到把事情做好的方法怕错,错太多,错太远。不敢去坚持试错,怕白白浪费时间。
不屑于,刚开始,我们学习最初的开始应该是从模仿开始,而自己却从来不愿意去模拟别人,所以一直不屑于去做最基础的起步。归根到底是因为对自己的能力和自身的设定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任何时候明白,只要想学,就一定能够学得好”,“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觉得自己是有能力学习的,只要想学时候,就一定能够学得好,任何时候都行,所以没有时间危机意识,总是在等自己一个准备好的状态,所以总不屑于开始,造成了大量的时间浪费。
如何做:
1.开始对自己狠一点,在规定的时间内一定要完成规定的事情,并且做到更好。
2.学会反思,学会学了就去实践。学会去模拟,学会从最简单的事情开始。
3.开始重新启用效率手册,利用单点突破法,提升自我思维意识,提升学习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