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上半夜1点过,被突然发生在地板上的娃娃哭闹声惊醒,意识到葫芦已经掉下去了。马上爬起来,发现娃娃在地上,头刚好挨着衣柜棱角,没有多的思考,马上抱起娃娃,借助着厕所的弱光,发现孩子的鼻翼上出了血,以为是皮外伤,爸爸送来纸巾,擦掉,却发现没有伤,我们猜测可能是里面出血了。孩子估计很痛很痛,持续好久都不能平静下来,一直哭。葫芦还是算一个大气的娃娃,平时的小打小闹都不会哭,更不会哭多久。也许确实是摔疼了,内心无限的自责……
爷爷奶奶听着娃娃大哭也起来了,葫芦看到奶奶,往奶奶边搭手,想要奶奶,奶奶抱过后,我再抱,就抱不回来了,后来一直在爷爷奶奶房间耍来入睡。一直黏着奶奶。以往,孩子睡觉离了我不会喝牛奶,也不会入睡,得等着我陪。有一次,我加班到9点多回家,本来娃娃应该吃奶睡觉了,可是一直不吃奶,等我回来了,才开始吃奶睡觉……
今天娃娃这样的反应,我失落,也反思,也有欣慰。欣慰的是,奶奶给了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可以弥补我们不在时孩子的安全需求,但更多的是失落和反思,最近确实没有怎么陪伴着他,他需要我的时候,我说,妈妈在忙,你出去玩儿会儿;他想让我讲故事的时候,我却因为手里工作的原因,讲得很敷衍。是呀!如果我是小孩儿,我会想:妈妈可能不是那么爱我,妈妈给不了我安全和爱。想到这里更是自责,我跟孩子爸爸说,以后无论多忙,回家就是陪孩子,事情等孩子睡了,我们再继续干……孩子爸爸属于长期被孩子冷落,长期“吃醋”娃娃对妈妈太爱的状态,今天,他看到这样的情景也懵了…赞同我的提议。
今天白天,和一位姐姐聊到娃娃昨晚坠床的反应,聊到我今天中午又留了两个娃娃,因为昨天托管作业很敷衍,今天必须重新在学校完成。班里确实有两个娃娃作业习惯很伤神,需要时刻盯着,并且不能放松……聊到这里,这位姐说,我们作为老师不能对不起学生,也不能对不起家长,更不能对不起自己的孩子,但我们可以对不起自己。是的,这个问题我开学前想过,不能对不起学生,那是家里的希望,是社会国家的希望,也不能对不起家长。那自己的孩子何时教育、何时陪伴?那自己的专业还需要进一步成长,用怎样的时间。只能对不起自己,也许曾经想睡8个小时,现在情况不允许,只能睡6-7个小时……想到这里真的挺心酸的,生娃前,我的认知里面是,人首先得爱自己,当你爱上你自己,你才能有能力爱别人。生娃后,我的认知发生了变化,我们要先爱别人,有时间和精力了再爱自己!也许,确实只能对不起自己,才能对得起身边的人、事、物。小葫芦要陪伴好,班级要带上,自身专业还需要磨砺和成长,同时自己也希望潇洒点,那如何平衡各方关系,如何提高效率,如何让自己稍显淡定和游刃有余。也许这就是31之惑吧~
今天放了半天假,工作室开完会回来已经4点左右。陪着孩子坐车车、看蚂蚁、玩儿水、跳广场舞,慢下脚步观察本应非常熟悉却略显陌生的人和物……是的,我在陪孩子的同时,孩子也在陪着我慢慢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