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幽梦影》专题系列:清宵独坐,邀月言愁;良夜孤眠,呼蛩语恨。

《幽梦影》专题系列:清宵独坐,邀月言愁;良夜孤眠,呼蛩语恨。

作者: 烟霞不系舟 | 来源:发表于2021-04-29 21:47 被阅读0次

Day30

01

原文:昔人云:“妇人识字,多致淫荡。”予谓此非识字之过也。盖识字则非无闻之人,其淫也,人易得而知耳。

译文:前人曾经说:“妇女认识字,大多会导致淫荡。”我认为这不是识字的过错。大概识字的人并不是没有名声的人,假如她们的银荡,别人很快就会知道的。

评析: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一直有一种观念就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女人一直是作为男人的附属品出现的,她们所担任的角色只是待字闺中,而不能抛头露面。由于妇女地位的低下,她们是更不能与男子平起平坐的;而读书识字,也成了男人的专利,于是女子识字,则被认为是淫秽的开始,这种言论显然是一种荒谬的理论。从“予谓此非识字之过也”可看出作者对这一说法并不认可。

但是,在他看来,女子识字者可谓是屈指可数,自是社会的佼佼者,也就是说是社会的名人。对于名人,人们自然就会格外关注她们的所有,其中包括她们的隐私,也分外容易被人们当作一件大事来论说。但其实,淫秽不分性别的,淫也都是极个别极鲜见的,所以,称“女子识字,多致诲淫”,只是对女子的偏见,对女人的一种亵渎,并不能成立。作为封建士夫,作者能为女子识字辩护,是难能可贵。但是,从名人非名人角度看,他没有认清这是社会制度所导致的,这是他的肤浅之处。

02

原文: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

译文:善于读书的人,没有什么不是书的:山水也是书,棋和酒也是书,鲜花和明月也是书;喜欢游览山水的人,没有不是山水的:书史也是山水,诗和酒也是山水,花和月也是山水。

评析:人生是部五彩斑斓的大书,社会是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大书,宇宙自然更是部包罗万象的大书,身在其中就像徜徉在一部奇异的书本之中。它们有书本包容不尽的内容,有远比书本更为丰富的内涵。相对于书本而言,它们的内容直观又深邃,易于接受又异彩纷呈,有着数不尽的知识在其中。

山水自然、饮酒下棋、风花雪月等等,都可作书看,从中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读自然人生之书,需要人有明敏的感悟能力,要用心观察,处处留心皆学问。游览山水也是这样的。喜欢游山水的人主要是得山水之精神,而是把游览山水的形式放在其次,为了参悟出自然人生的大道理。

书史、诗酒、花月,都有这样的内涵,从中都能感受到山水的精神,所以说这些事物也是山水。

03

原文:园亭之妙,在丘壑布置,不在雕绘琐屑。往往见人家园亭,屋脊墙头,雕砖镂瓦,非不穷极工巧,然未久即坏,坏后极难修葺,是何如朴素之为佳乎!

译文:园林亭台的巧妙之处在于,丘陵与沟壑的匠心独运的布置,而不是在于精雕细刻上。没看见别人家的园林亭台,屋脊墙头,雕砖镂瓦,并不是没有精工巧琢,只是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坏掉,坏了之后很难修整,这哪能比得上那些朴实素雅的好呢!

评析:亭台楼阁兴起于晚明,这时人们厌倦了尘世的喧嚣芜杂,于是有着对回归自然的神往,于是他们就将这种感情寄托于建造天然的园林中,作为自己暂时休憩和放松心情的一个场所。这时的园林设计没有忘记其本质精神,即模仿自然,让人在这休息的地方感受到自然之美、自然之天然去雕饰。而随着园林建筑的发展,这些原本追求的本质的东西渐渐发生了改变。

这则文字阐述了作者自己对园林亭阁的精到见解。作者写出园林的建筑已经脱离了本原,而成为攀比摆阔的形式。主人们将自己的园林精雕细琢,显示豪华高贵,但是园林的魂魄已经完全消失了。作者还进一层说,过于精雕细刻,则容易毁坏,毁坏又难以修整,于是园林不再是人放松精神和休憩的场所,反而成为人的一种负累。

04

原文:清宵独坐,邀月言愁;良夜孤眠,呼蛩语恨。

译文:清幽的夜晚一个人独坐,只好邀来明月向他们诉说愁苦的思绪;美好的夜晚,独自躺在床上,只有唤来蟋蟀告诉它自己的惆怅。

评析:清幽的夜晚一个人独坐,只好邀来明月向他们诉说愁苦的思绪;美好的夜晚,独自躺在床上,只有唤来蟋蟀告诉它自己的惆怅。这种感觉是如此凄凉,让人顿时产生一种无限的伤感。

清幽宁静明亮的夜晚,月色娇美,给人以无限遐想,是多么美好的事;同时也可以邀上三五友人,把酒赏月,对酒言欢,乐也融融,而此时却是独自一人,有无尽的愁苦,更衬托出游客的孤寂。孤枕本来就难以入眠,再加上听见蟋蟀的叫声,更加倍感到寂寞难耐。文中不说愁恨,只是对月言愁、对蛰语恨,写愁苦更加深入人心。

05

原文:官声采于舆论,豪右之口与寒乞之口俱不得其真;花案定于成心,艳媚之评与寝陋之评概恐失其实。

译文:官员为官的名声来自于公众的评说中,从豪门望族和贫贱的百姓口中得到的话,都是不可以相信的;桃色事件的形成在于成见,而艳丽妖媚和丑陋的说法,恐怕不是实情。

评析:对于人的评价要反映他的客观实在当中。就像本段文字所说一些人的言论并不是客观的反映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情,他们只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而对某个人做出相应的评价的。

为官的名声,自然要反映在公众的评说之中,对吏员的考察从舆论中取得,是完全正确的。但舆论有时也是不确切的,如清官,不畏强权暴力,坚持真理,秉公执法,必然会得罪一些豪门望族或是达官贵人,要从他们口中得到对清官的评价,一定会是坏的。如赃官,与豪绅勾结,连成一体,他们欺压百姓,但是出于这些人之口,贪赃枉法的官也是最好的清官。所以,采官声,豪右之口不能得其真。而对于衣不能裹体,食不足以裹腹的人来说,人穷志短,希望得到恩惠,更不敢讲真话,所以,采官声于寒乞之口,也不能得其真。还有判花案中说某妓美貌绝伦或丑陋不堪,都可能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或是诋毁,均不可以相信。

相关文章

  • 《幽梦影》专题系列:清宵独坐,邀月言愁;良夜孤眠,呼蛩语恨。

    Day30 01 原文:昔人云:“妇人识字,多致淫荡。”予谓此非识字之过也。盖识字则非无闻之人,其淫也,人易得而知...

  • 清宵独坐 邀月言愁

    蝉声已渐远,不知秋已至。随着秋风的瑟瑟呜咽,夏天,才真真正正离我们而去了。可是有多少人理会过它的渐行渐远。忙碌于...

  • 五绝。早春闲赋<五首>

    渔人拙笔。 之一 愁乱茗添壶,老藤窗影苏。 无眠蛩隐树,冷月一峰孤。 之二 煮茗洗心眉,寒风柳影移。 月浸枕书冷,...

  • 南乡子 无题

    冷月照清秋, 凭栏独坐暗自愁。 月冷风清桐影现, 回首,孤影残酒心如旧。 不觉至深秋, 徒叹时光似水流。 只把秋思...

  • 五绝·夜别

    五绝·夜别 文/林嘉梓 清宵邀素月,伴我踏歌行。长路移孤影,江头满落英。 (2018年7月9日)

  • 柳梢青(两首)

    柳梢青(一) 小月霜流,寒花瑟瑟、叶落深秋。 寂寞清宵,无眠孤影,独倚高楼。 飞鸿一去悠悠,信难寄、盈怀别愁。 静...

  • 诗词‖钗头凤·静默时代的平凡人(新韵)

    秋风绻。珠帘颤。搅得幽梦神思乱。孤枕瑟。影还弱。叶落无声,暗蛩相和。默!默!默! 愁思染。清欢散。月移星淡不知倦。...

  • 阮郎归·题图作词(词林正韵)

    碧湖飞雨梦潇潇,一川烟水遥。恨无归影伴寒宵,春风渡玉桥。 重行处,忆前朝,孤云何处飘?痴心谁念意难消,清愁遣寂寥。...

  • 青春于予

    仲秋良夜,茕影一人。凉风侵衣,寥寥幽清。寂寞梧桐,残叶凋零。婆娑树影,孤鸟凄鸣。月色朦胧,隐约不可见。宵星将...

  • 天净沙 夜韵

    枝间俏月含羞,素光映照西楼。良夜邀君把酒,蛩歌启奏。繁星送我秋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幽梦影》专题系列:清宵独坐,邀月言愁;良夜孤眠,呼蛩语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cg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