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已经不止一个家长问我这样一个问题:给孩子买了文学名著(这里的“名著”指的是最狭义的名著,类似《骆驼祥子》、《安娜·卡列尼娜》这一类文学作品),孩子却不喜欢读怎么办?我决定把我的思考跟大家分享下一下。
最主要的问题在于阅读名著是否适龄。在发达国家,分级阅读是一个被证实科学合理的阅读指导策略,它根据儿童和青少年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提供科学的阅读计划和相应的阅读读物,欧美国家如英、美、加、澳以及日本、我国台湾都有自己的分级体系,通常家长和学校只要按照这个体系提供的书目来给孩子选书即可。我们国家其实现在也有这样的分级体系了,除了一些出版社自己做的阅读分级指导之外,教育部的新课标课外阅读书目就是按照学生年级为标准的分级阅读。我看了一下,新课标课外阅读书目在1-2年级阶段都是以童话、童谣为主。一方面每本书的字数不像大部头那样多孩子轻松读完不会有压力,另外一方面书的内容也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经典的童话故事等。阅读先培养什么?阅读先培养兴趣,只有吸引孩子的内容才会使孩子有兴趣进行阅读活动。
还有一个就是阅读量不够。名著大都字数多、内涵深,语言文风成熟,换句话说,表达方式属于各种文学表达方式中最高级的。如果没有大量阅读量打下的基础,孩子读起来累是必然的。新课标的课外阅读从三年级开始推荐了《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这本书是在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中外共50本书的基础上才建议读的。这还仅仅是按照新课标的标准,可以说是最低的指导建议了。我家娃目前三周岁,家里属于他自己的书(绘本)近七百本,而我知道还有他的同龄人拥有两千多本甚至五千多本的,数字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阅读习惯和阅读基础就是这样靠一本本书积累下来的。所以,想让孩子喜欢读书,从小就要投资,买书、借书(图书馆、绘本馆)、租书(图书漂流)等多种形式都要利用起来。
另外还有一些家长错将识字量与语文阅读能力一一对等。阅读不仅仅是识字,还和人生阅历、情感经验以及其他科目知识储备息息相关。这其实还是在讨论分级阅读、适龄阅读。识字量大和阅读能力之间并不是一对一对等的关系,例如这样一段文字:
“吾人之知识,发自心之二种根本源流;第一,为容受表象之能力(对于印象之感受性),第二,为由此等表象以知对象之能力(产生概念之自发生)。由于前者,有对象授与吾人,由于后者,对象与所与表象(此为心之纯然规定)相关,而为吾人所思维。故直观及概念,乃构成吾人一切知识之要素,无直观与之相应之概念,或无概念之直观,皆不能产生知识。此直观与概念二者,又皆有纯粹的与经验的之分。当其包含感觉(感觉以对象之现实存在为前提)时,为经验的。当其无感觉杂入表象时,则为纯粹的。”是不是这段文字中的每一个字你都认识,但这一段话却非常难懂甚至看不懂?是的,它摘自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曾经有妈妈跟我说过她家孩子六岁就可以自己阅读完《简·爱》。我倒是一点都不怀疑她家孩子的识字量,问题就是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说她能很容易理解小兔彼得和它的小伙伴之间的友情,但是她能真正理解近发生在近170年前的英国,在阶级差异、两性不平权这些背景下的爱情吗?
阅读文学名著需要历史文化知识积累、需要人文地理甚至多学科专业知识,阅读《飘》你能不知道美国内战的背景吗?阅读《杀死一只知更鸟》你能不了解种族歧视的历史吗?阅读《家》你能不知道“五·四”那段历史吗?这种积累从哪里来?除了大量阅读,我个人认为电影、电视也是不能忽略的来源之一,文学名著中有很多特有的历史时代的人们的衣食住行的描写,有很多离我们太远,光看文字描述也无法想象。但是电影和电视会把文字描写变成直观的图像呈现出来,比如欧洲女人的曾经束腰、伊丽莎白领、鲸鱼骨的裙撑等等,看了很多书也不太明白,看了几部电影、电视剧一下子就明白了,且还不说好多名著都被改变成了电影、电视剧。
所以啊,在这样一个阅读空间被压缩的越来越少的时代里,如何让孩子爱上读书,轻轻松松读名著,家长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孩子没到年龄时,不要着急;孩子到了年龄,要把“阅读”这个词的范围扩大些,提倡一种“大阅读”的概念,读书的范围要广,不仅仅读文学作品,其他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作品都要读。不局限于书本阅读,电影电视网络都可以利用起来,还要走出家门到真正的生活中去理解作品。以上都做到了,还何愁孩子不读名著,觉得读名著累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