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纪变大的过程中,在社会越来越浮躁的情况下,在生活苦比快乐多的时候。越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体恤是最温柔的相处。
我害怕被自己在意的人伤害到自尊心,可能这也是自己经不起批评,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吧!但是真的在至亲至爱的打击下,人就会变好吗?可能有的人会,有的孩子从小就是打击型选手,而更多的,也是鼓励型选手,我很清楚,我是鼓励型选手。
我就是那种别人一体谅我,我就觉得我该更好,我也会更好;相反,别人打击我,我就会觉得我很差,我的自尊心似乎都蒙受了一层冰,整个人不得劲儿。
我想这也是从小生长的环境造就的个人心态,那种成长路上的孤单,那种被家长野蛮教育下的长大,所有的事情没有余地,只有对错,所有的选择只有是或否,那种局限性让人变得狭隘!特别是90年代出生在农村的我这样的孩子,我们的父母大多是70后,他们生活得很苦,那时候养孩子可能想的初衷是做活儿,可能是想靠劳动致富,其中很多人都是到了十几岁就走上了社会的打工路,少部分被大人竭尽全力的送上了大学,成为了大人们眼中的骄傲。
社会的发展比我们70后的父母想像的快,那时候他们会说,大学生很了不起,他们也因为自己的孩子上了大学而骄傲自豪,他们甚至会以为大学生到了社会上就会挣大钱。
可是后来,很多事实都不是那样。那些在十几岁就出门打工的孩子比上了大学的孩子挣得多的多,那些在工地上做工的比一个整天在格子间的人挣得多。父母仿佛觉得自己投资失败了一样,觉得还不如人家齐家同伙的建设美丽小家园。
两代人的文化差异让这个认知都不好改变,很多父母会觉得,你说再多,还不是穷光蛋一个,你觉得你活的是你想要的方式,到你没办法吧!因为你还是一样穷。
也不知道是世界上人口越来越多,人才越来越多还是咋的,反正就是你要么走到食物链前端,过上钢铁战士一样的尖兵,要么你就去拼命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最多的报酬。你就是不能卡在中间,那样就该尴尬,你不上不下,你活的不光鲜,你活的又不够接地气,你说出你的内心坚守都是没底气的。
好吧,后来我到了25岁的关口,突然觉得自己的人生很黑暗,被自己期待的人说失望,对自己的能力保持怀疑,似乎一直在将就,还应该被嘲笑。
尝试过用一些鸡汤来安慰自己的心灵,但是明明在大多数时候,你的亲人爱人都会以一种催促而又担忧的方式告诉你,你的人生太失败了,你太不应该讲生活品质,你该用更低的姿态去苟且,你应该活得再狼狈一点,就好像你注定要去挤公交,你就该灰头土脸,化妆都不应该。就好像你出生在一个偏远的村庄,你回家染个头发人家都会以为你在外面干不正经的工作……
噢,这些让人苦恼让人不知道从哪里说起才会让那些本该和我们亲近的人懂我们一点。偶尔会想,要不就自己活得强大一点,什么好的坏的就自己埋在心里吧,说那么多有什么用,除了到最后不欢而散不被理解被看成傻逼。但是回头想,不对呀!假如自己生命中那些亲人爱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心事二三,这个生活得有多冷漠多无趣啊!
我想诸如这种卡在中间不被理解的孩子都明白,这种两代人的思维差距需要双方温柔对待彼此吧!我们被动的选择成为孩子,他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无论是好的父母还是好的孩子都不是生来就是的,我们要永远保持和对方一起进步,去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去理解对方,去感受对方心里最软和最硬的地方……我们的一生,都是第一次彼此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