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听了杨老师的课,很受益。表演法是运用戏剧表演的形式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 学方法。即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以戏剧表演的形式将课文中的内 容、情感和思想呈现出来,完成对课文的二度创作,充分调动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创 新的能力、理解分析的能力和增强信念感的能力,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ppt上的图片杨老师做的好棒!
二、戏剧表演法的特点
通过对表演法实践的分析,它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一)情感性。增加了课堂上情感目标的分量。情感是表演的灵 魂,没有情感,表演便不存在。现在的教育很薄情,冰冷的文字、 僵化的思想、客观的数字,将情感悬置一边。传统的授课安排和过 于科学的结构设计,还有机械古板的流程,似乎是为课堂教学量身 定做的,但这里恰恰忽视了“人”的存在。而人有着丰富的情感体 验, 表演法就是通过这些来表达人得真情实感, 体会人的不同侧面, 感受不同人的内心世界。以此激发出人最可爱最真实的情感,从而使教育回归真正的本质。
(二)情境性。表演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完成的。表演中任何角色 的表现,都收到规定情境的约束,符合规定情境的心理和行动才是 合情合理的。长期以来,教学过程被 提前预设,使得教学变成一种程序性的过程、机械化的流程,实际上,教育总是境遇性的, 是充满变化的,单纯靠预设是不行的。表境性与教育的境遇 性具有高度的精神契合,虽然它也有预设,但不拘泥预设,学生在 表演中可以根据情境的变化自由发挥,从而使教育的境遇性得到体 现。
(三)创造性。表演意味着教育的再创造、再加工,这不仅体现 在教学内容上的再创造,也体现在教育过程各要素的变革。如师生 的角色的改变, 教师由原来的讲授者变为教育者、 组织者、 欣赏者、 协调者、 指导者; 再如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表演法的创造性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为塑造性,就是通过某种方法和 手段来描写人物形象。有学者认为,塑造性在戏剧教育法的应用尤 为关键。 “塑造”是其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是让学生通过“塑造” 来体验和感受人物与主题“塑造”不是单一的将文字转换成人物 形象,它是一个不断积累与诠释的过程。
(四)复杂性。表演是一种复杂的艺术,其复杂性体现在角色本 身行为与心灵的联动、角色与情境的交融、角色与角色的互动,即 使一台最简单的表演, 也可以反映复杂的生活。 教育是对人的培养,而人是最复杂的。复杂的教育,或许不能简单通过语言来展示,但 通过艺术的表演可以得到呈现。
(五)模仿性。模仿是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 程,是人社会化的重要形式之一。表演法是通过模仿文学作品中的 人物、情节等,创设一种仿真的教育情景,从而使学生在教育过程 中人情人景,在艺术的氛围中得到熏陶和教育。模仿是非控制性、 自觉性、连续性的。模仿的关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并适当放大。榜 样会成为模仿的条件,但模仿是自愿产生并自愿进行的,有时可能 是无意识的。简单模仿是一种本能倾向,复杂的模仿则是一种意识 活动。初中学生喜欢模仿与他们意志行动的独立性尚未完善,易受 暗示有关,也与他们的思维独立性品质较弱,容易接受生动、形象 化教育的年龄特征有关。
(六)教育性。表演法不是为表演而表演,而是为教育而表演, 表演的第一目的是教育,而不是艺术。通过表演,让学生亲身感受 人物与主题,让他们在扮演的过程中体味人性的真善美,成为一种 无形的榜样力量。从而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完成教学 的各种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