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不过是个穷学生”
大二的男生丙丁在遇到同学之间请客等需要花销的情况时,会这样笑着自嘲地说。
如果遇到其他同学起哄的情况,他会加一句:“我所有的花销都要靠家里,没有自己赚钱,也就没有理所应当要花不是必要的钱。”
同时,丙丁也很清楚:上学期间最重要的就是学好功课,把学业完成好。
事实是,这个孩子住着将近200平米的大房子,每年仅仅是姥姥姥爷给的压岁钱就有一万。
因着我家有一个正在青春期的少年,又因着很多年里,我看到、接触到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家庭里的孩子,我很是感慨,什么样的家庭、家里有哪些特别的地方?能教养出这样平和、识大体、认清现实,又能脚踏实地的孩子。
我是和孩子的姥姥在公园偶遇的,一起闲逛,聊了三四个小时。
晨练可能是女同志总是更喜欢说话,也可能是萍水相逢、又很快将消失在人海中的陌生人,更让人有倾诉的意愿。
76岁的阿姨,和我讲她天天早上起来,除了极端恶劣天气,都会去晨练三四个小时。然后回家以后基本上就不出门了。做家务,洗衣服,做饭等。
我好奇地问:那不用买菜不用去超市的吗?阿姨回答说,他家老头子行动不是很方便,不愿意到这么远的公园,他揽下了去早市买菜的事情。去超市,买的东西多一点的话,老两口一起推个车去,不是很多的话老爷子一个人就做好了。
早市果然,良好氛围的家庭,都是建立在有序、分工的基础上的。
不知怎么,阿姨讲起了年轻的时候他们住在单位分的小筒子楼里的事情。那种房子,好几家共用厨房、卫生间,家里的面积普遍也都不大,40~60平米。
筒子楼的过道厨房她很感慨地说:不管家里有什么事,有什么矛盾,一定要互相忍耐着,俩人坐下来慢慢说,慢慢商量。千万不要吵架,不要打不要闹,凭白让别人看笑话。同时也伤了彼此的感情。
阿姨说女儿一家,和他们老两口住在一起。女儿女婿工作很忙,压力很大,每天忙忙碌碌的、又总是要忙到很晚,时不常着急上火。阿姨说,他们老两口在工作上帮不上什么忙,尽量把家里的事情做好,不让他们分心。
我好奇地问:孩子从初中开始的叛逆期怎么过来的?高中的时候好些了,还是仍然别扭着?
阿姨说,因为女儿他们工作忙,遇到孩子的事情容易着急上火,他们老两口会尽量缓冲一些,也要求女儿女婿跟孩子好好说话,不要一味的发脾气、训斥孩子。
阿姨也提到,最近几年他们老两口去医院的次数越来越多了。不只是小毛病,还遇到需要做手术、定期体检的情况。
阿姨他们老两口,是知识分子。刚开始我没有意识到,也因为我没有去打听他们具体的工作单位,职务职称等,我觉得有可能敏感的话题都没有主动去问 。陌路相逢便是缘,何必因为自己的好奇心,让别人不舒服,同时自己也并没有多么地舒服。
阿姨提到,他们刚退休时,很有些年,总是去图书馆呆半天。各类各样的书、信息都读一读,有的还做了笔记。
知识分子第三代,怪不得丙丁在重点大学读书,还能在这纷纷扰扰的社会里,保持专心向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