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字是一个人的孤独。
一直以来,码字写作都是我一个人在做的事情,看书、观察、记录灵感、列框架,然后写下来。每次写完,在手机上预览一下,大多也是看看格式上有没有什么大的不妥,然后就推送。
后来,我加入一个写作群,开始在群里分享我自己写的文章,偶尔会收到一些小伙伴们的反馈,关于用词、结构、例子的使用等方面的建议,而这些是我自己未曾留意过的。
这也让我意识到码字是一个人的孤独,也是一群人的“狂欢”。
毕竟,自己的能力有限,旁观者往往能够给予一些有效的建议。
慢慢地,我不再仅仅是重视文章的外表,我也开始重视文章的内涵,每写完一篇文章,会先暂时放放,反复看几遍,斟酌用词和结构。
就连大师们也很赞同我的做法呢。
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
不要急于写作,不要讨厌修改,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列夫托尔斯泰
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契诃夫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
所以,这也是我写帖的目的,希望和正在写作,喜欢写作的小伙伴一起,坚持写作的同时,还要坚持互评、修改,这一次,让我们一起来玩儿~
于是,我就想成立一个找茬儿小组——专门“诊治”文章问题的小组。
当然,为了保证写作小组的纪律性和学习的有效性,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学习规划,如下:
目标:用100天的时间,产出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8篇文章。
学习资料
课程
①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 10周
②The Art of Poetry 诗歌的艺术 6周
(请直接在http://mooc.guokr.com/上搜索这两门课程)
这是有关哲学和艺术的两个课程,貌似和写作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我认为哲学使我们的认知更丰富,更健全,而艺术会让我们的表达方式更加细腻,听听基础性的课程,对我们的写作也有好处。
书籍
①《怎样写作》 叶圣陶
”《怎样写作》是叶圣陶先生有关写作的文章专集,共收录了二十一篇长短文字。他集数十年写作经验,多角度多侧面地讲述了写作成功的诀窍和失败的根源,精义跌出“
我已经买了这本书,大致翻了翻我就知道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看的书,一百多页的小书,凝聚的全是先生思考的精华,”拿起笔来之前“,”开头和结尾“,”谈文章的修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列举几个目录中的小标题,就已经能够感受到这本书关于了解写作、学习写作的实用内容。
②《幸福的方法》泰勒•本-沙哈
幸福是伴随每一个人,每一代人的议题,我们都想知道幸福的方法是什么,这本书并不是罗列一些慰藉心灵的观点,而是一步一步启发你思考什么叫幸福,并教会你幸福的方法。作为哈佛大学的热门课程,很多媒体称 ”这门课的出勤率平均在95%以上,它的奇妙之处在于,当学生们离开教室的时候,都迈着春天一样的步子。”
当然,我们首先得明确,课程或是书籍都不是提高写作的magic pill,能否提高写作能力却决于我们是否将所看、所思融合为自己的见解,并用文字表达出来,与读者产生共鸣。
具体安排
①2016年4月1日-2016年7月9日,100天内完成以上课程和书籍,并产出8篇文章。
②每十天进行一次有组织的线上交流,具体时间如下:
4月10日 22:00-23:00 第一篇文章
4月20日 22:00-23:00 第二篇文章
4月30日 22:00-23:00 第三篇文章
5月10日 22:00-23:00 第四篇文章
5月20日 22:00-23:00 第五篇文章
5月30日 22:00-23:00 第六篇文章
6月9日 22:00-23:00 第七篇文章
6月19日 22:00-23:00 第八篇文章
6月29日--- 7月9日 文章筛选&电子刊制作
(每一次线上交流之前,需要进行一对一的互评,即A评论B的文章并提出修改建议,B评论C的文章并提出修改建议,以此类推。)
成果展示
最后挑选每个人最好的1-2篇文章, 集结为一本电子书。
如何加入找茬儿小组
当然我是有挑选条件嘀~
我希望找茬儿小组有不超过6个人的会员。
我希望你是:
① 发自内心的热爱写作,有一定的写作基础
② 有自己的发布平台
招募时间:2016年3月28日-2016年3月31日
如果你想成为其中一员,请在申请时间内将以下信息发送至610462509@qq.com邮箱。
自我介绍 + 名字 + 微信账号 + 写作平台名称 + 为什么想加入找茬儿小组
期待遇见你。
(PS:这是我一直想做的一件事,后来偶然看到MOOC联合趁早做了一次"计划学习要趁早"的项目,我很感兴趣,也希望能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来学习,所以就按照要求列出了这个学习计划。只是我有人数的限制,毕竟精力有限。如果你感兴趣 ,欢迎把信息发送给我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