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善的封神三部曲,一直在被唱衰。 还没上映,就有一堆人预言扑街。 作为一个神话控,出这么一部大制作的片子,自然是要先睹为快。 于是冒雨去了最近的电影院,包场一般的看完了这部片子。 封神是我小时候最爱的小说之一,原著看了多遍,情节大多记得。 以封神为题材,是很冒险的一种尝试。 旧酒装新壶,未必能让观众满意。 因此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并没有多少期待。 电影开篇,是一场混战。 从这里开始就是大刀阔斧的改编。 纣王被塑造成一个有勇有谋的战神形象。 妲己也不再是女娲派去的小喽啰,而是无意被解救出来的白狐。 在我们固有印象里,纣王是个脑子不灵光的昏君。 但在这部电影里,他却是个能征善战却又心怀城府的野心家。 对自己的父亲和哥哥动起手来毫不留情。 就算是自己的王后和儿子,阻碍了他的路也一样下手毫不容情。 电影里那段逼子杀父的情节,算得上是惊喜。 在生死面前,生父和养父究竟孰轻孰重,需要质子们自己做出抉择。 小说里,纣王的很多恶事都是妲己在一旁出谋划策。 可这部电影里,一切的布局都是纣王自己在做。 妲己更像是一个助力,帮纣王实现他疯狂的野心。 而纣王在收获了权利的同时,也在把崇拜自己的儿子们一点点推远。 下令斩首殷郊的那一段剧情让我记忆深刻。 诏书里宣读着殷郊的罪行,说他弑君弑父,谋逆叛乱。 但真正做了这些事的纣王却面不改色。 这一幕,如今想来何其讽刺。 与之相对应的,是吃了亲儿子肉的姬昌。 被迫在人前大声宣读罪己诏,说自己是个罪人,一切祸乱皆由自己而起。 不明真相的百姓朝姬昌扔石头和菜叶。 甚至自己的亲儿子姬发一开始也不理解他,还亲自告发了他。 直到纣王的本性一点点暴露出来的时候,姬发一直以来的信仰才彻底崩塌。 到最后,只能和曾经憧憬万分的君父生死相搏。 电影里其他质子的表现也都有始有终。 有人成为了疯狂的野心家,有人在父亲的牺牲下登位后依旧良心未泯。 而原本最受期待的妲己,剧情上反而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 不过这位备受争议的妲己,在电影中的容貌比预想中美艳不少。 扮演起狐狸来,还真有那么点动物成精了的感觉。 而原本在封神演义中大放异彩的姜子牙,在这部电影里成了推动剧情发展的工具人。 要展现他的魅力,应该是后面两部要讲述的事情。 这部电影侧重表现的是父子之情和善恶真伪。 里面出现的男演员各有各的魅力,荷尔蒙爆棚。 乌尔善来自于少数民族,这部电影的人物或多或少都带着野性。 这种强烈冲击的荷尔蒙,和以往仙风道骨的古偶仙侠差别巨大。 看惯了滤镜和妆造感十足的剧情,大约没办法欣赏这部电影的美感。 而这部电影的场景,是另一个让人惊喜的地方。 朝歌城和冀州城,以及西岐的场景,都有种说不出的古感。 这些东西,都让人有种意料之外的惊喜。 说完了这些优点,再浅谈下缺点。 因为封神演义本身的出场人物众多,压缩到三部电影中难免要大幅度删减。 即便如此,很多人物还是失去了表现的机会。 像比干、东西南北四候,甚至杨戬哪吒,都像是匆匆走了个过场的群演。 而封神的这场开篇,更像是在做后面两部电影的引子。 彩蛋中也像我们预示了,后面的剧情会更加精彩。 这一部神仙妖魔们交战的名场面还未开启。 但另类的封神故事,也算能自圆其说。 说实话,已经有些期待后面的剧情了。 不知道接下来的剧情中,魅力十足的纣王,成长型主角的姬发,以及还未显山露水的姜子牙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 传统神话改编的电影不少,这一部我觉得够得上七八分的水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