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与《老残游记》

(网上截图)
最近扫黑除恶重点影视项目《狂飙》疯狂出圈,豆瓣评分高达9.1分,不少人在熬夜追剧,就像当年追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我上网查了一下其实与《人民的名义》如出一辙,不过收视力还要高,吃瓜群众好评如潮。连演高启强的演员张颂文也一夜暴红。
《人民的名义》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金盾影视中心出品。于2017年3月28日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播出,收视率突破8%,刷新了近十年省级卫视收视的最高纪录,同时入选2017中国十大事件。当时我也是个追剧者,每剧必看。看后还浮想联翩,想起了一个世纪前的《老残游记》。
这两部影视剧都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金盾影视中心出品。我国还有这两个搞影视的部门,我还是第一次知道。难怪豆瓣评分如此之高;难怪吃瓜群众好评如潮,估计获个什么鸡;什么花的奖应该是囊中取物。我不清楚,这是教育影视片,还是娱乐影视片,是历史片;还是故事片,因为我不懂影视圈里的潜规则。我知道,许多影视片,因不懂规则而无法过审。就像我这个码农,码的文字常常因为和谐而前功尽废。
《许子东:文学的时代意义,可能过一百年以后更大》一文中提到了明、清小说都是“官本位”,如《金瓶梅》、《老残游记》。到了晚清小说,“五四”也好,周树人也好,都觉得晚清小说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它批判的“官本位”没了,清朝没了,皇帝没了,官员将来从此就不同了。那为什么现在又有《人民的名义》这样的作品,为什么后来作品里的官员又越来越重要,包括像《平凡的世界》。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好,民众也好,他们对于中国的传统,这个传统包括礼教、中国的文官制度、中国民众的政治文化习惯,都不够清楚。所以《阿Q正传》也好,晚清小说也好,都见证了文学相对社会政治的独立价值。
《老残游记》是清末文学家刘鹗的代表作。这篇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对社会矛盾开掘很深,尤其是他在书中敢于直斥清朝的贪官污吏,误国害民,独具慧眼地指出清官的昏庸常常比贪官更甚。同时,小说在民族传统文化精华提炼、生活哲学及艺术、女性审美和平等、人物心理及音乐景物描写等多方面皆达到了极其高超的境界。我个人认为与《狂飙》、《人民的名义》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也算是一种民族文化传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