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姐挥着手喊叫着跑过来时,车都还没有停稳,她问我们需不需要导游讲解。
这是在福建永定土楼的停车场,我们跟林姐说,挺想在土楼住一晚的,可是没来的及做核酸。林姐说没事,就住她家,她负责把我们领进去。
脖子上挂着扩音器,手里拿着张地图,林姐是土楼讲解员,也是承启楼的住户。她公公是土楼的第一批讲解员,她弟媳妇在土楼里卖茶叶香烟,她外甥在土楼边上开饭店……
迈进侨福楼的祖堂,眼睛刚适应光线,一位身着唐装的老者迎出来,他伸出手臂,做了个‘请’的姿势,我们怪不好意思的,干嘛这么客气。
祖堂挂满老照片,供着观音,设有香炉。
老爷子点了两支香递过来,示意我们上香。有点惊诧和别扭,也不好拒绝……上了香,老爷子又用手势示意了一下,哦,香案中间有功德箱,功德箱前面还有付款码……投了钱,老爷子退了出去。
看过一篇关于土楼的文章,作者说她住进承启楼三层的一个房间,早上听见下雨声,窗外却是晴天。原来住户差不多都在这个时候起床如厕,土楼的厕所就是屋子里的一个桶,墙壁隔音差,中庭又有扩音效果,所以听起来稀里哗啦的就像是在下雨。
作者写的是2006年前的情形,那时候的土楼还没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里面又破又旧,居民也没有开始做生意。现在,底层的厨房和客厅都变成小商铺了。
林姐带我们转了三座土楼。她说,建土楼用的是生土,没有耕种过的土。土楼有防御功能,一二层没有窗户,如果有强盗来,居民关上大门,里面有鸡鸭有粮食,够吃一两个月。土楼里什么电器都有,就是不需要空调。她还说,井的上面必须有天空,井水才是活的,要不然会生虫子,变成死水。
我们住进承启楼四层的一个房间,屋子很小,推开木门就是两张床和一个柜子。林姐说这曾是公公的婚房,也曾是她的婚房。公公生了四个儿子,她生了两个儿子——这让我想起她在讲解中强调的,这个楼出了多少个博士,那个楼出了多少位官员,好像不这么讲,就显得不够厉害,配不上世遗的称号似的,现在这个小房间也不含糊,至少子嗣兴旺,当地人是很看重生儿子的。
一横一竖两张床,铺着化纤床单。柜子两边是桶和纸篓,桶果然是用来小便的。林姐叮嘱到,用过的尿桶就放进走廊的柜子里,我们离开后,她会来倒尿,倒在菜地里,这是肥料,不能浪费,要我们千万不要自己处理。
房间的外墙有一扇小木窗,凹陷得很深,可以看出墙壁惊人的厚度,站在窗前,忍不住感叹,哎呀,我们住进了巨大城堡的一隅,四百个房间中的一间,这房间多像蜂巢中的小巢穴,或者是一粒瓜子——如果把承启楼看成向日葵的话。
关了灯,睡在床上,恍惚间又想,这么大的土楼,镶在大地上,也不过是一个小圈圈,地球在宇宙里,也不过……很快就睡着了。
老实说,作为民居,土楼并没有那么舒适,每户人家的房屋都是四层,没有单独的楼梯,起居洗漱饮食……都要走公共楼梯,楼上楼下跑来跑去,麻烦得很。
对了,那种下雨般如厕的声音我们没有听到,房间大部分是空着的,当时游客还很少。不过,即使住满了人,我想那种原生态的、属于原住民的声音也不会再出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