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看了那么多书,仍然脑袋空空?

为什么看了那么多书,仍然脑袋空空?

作者: 风雨英雄s | 来源:发表于2018-07-17 08:07 被阅读0次

大家应该都听过这句话:“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一个小伙伴把它改成了“看过那么多书,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他说一周最少看一本书,一年也有52本,问及他的看书习惯,他说只是看,看完也就结束了,没有记录,更不会再看第二遍。我想这是多少人的通病啊,光看书没有做笔记也没有输出的习惯,也没有按书中说的一些方法去行动,那改变确实是微乎其微。那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是怎么样呢?今天就来给大家推荐《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这本书终结你的困扰。

《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是日本讲师大岩俊之所著,陈怡萍翻译,后浪出版公司出版最实用的读书法则。大岩俊之大学毕业后,在电子部件制造商、半导体商社等4家公司担任法人销售,在此期间,销售年均增速1.5倍,并且销售业绩始终保持第一。后来在创业的道路上,他发现了“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的观点,于是开始尝试一年间阅读300本以上的书。这本书是大岩俊之通过时间与金钱总结出来的,他不仅仅教大家如何通过读书来获取知识,而且还总结了一些能让我们实际行动起来的方法。

我给大家总结一下这本书重要的3个步骤:有效率地读书,做读书笔记,迅速行动。

一、有效率地读书

1、确定目的这是有效率读书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必须先明确读书的目的,自己希望从书中得到什么信息?这样“集中火力”去看书,才能更容易找到想要的信息。

2、只摘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先想好关于书本的“问题”,然后在书本中找出应对这些“问题”的答案。这里大岩俊之给出了3个步骤:

(1)清楚明确自己的读书目的

(2)概览序言、目录、后记等部分,大概了解书的内容

(3)确定问题(考虑深入阅读的目的)

把焦点更多放在“目的”和“问题”上,在翻开书的同时,也会专注于自己需要的内容。

3、要有时间意识。作者提到一个理念:阅读商务类书籍,完全不用从头读到尾,而是要摘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我们阅读速度慢的很大一个原因正是我们一字不落地从头读到尾,时间花了,得到的信息却更少了,因为看的点太多,我们根本没记住。所以大岩俊之告诉我们,如果想要把一本书从头读到尾,可以先确定读完需要多少时间,然后分几次完成。这样的方法比起漫无目的地阅读,理解和注意力的集中程度都会有所提高。所以下次我们可以用“这本书就花2小时读完吧!”类似这样的阅读时间规划来控制读书时间。

4、不试图全部理解。我们大部分读书都有一个误区,就是从头看到尾,并且希望全部理解。大岩俊之从自身的阅读经验出发,告诉我们:一本书的重要内容只有占整本书的20%,这20%中最重要的仅有4%。所以我们看书时,最开始就找出书中最核心的那4%去“集中火力”,这样取得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做读书笔记

1、找出重点部分,可以用“划线”“标记号”“注明文字”“贴便签”“书页折角”等方法。如果不喜欢贴标签,就折书角,最重要的地方折两次。

2、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英国教育家托尼·博赞提倡的一种思考方法,是将我们头脑中正在思考的内容,以可视化的图形呈现出来的思考工具。作者大岩俊之告诉我们,制作思维导图,就是为了提炼要点。所以制作过程中,不要写成“文章”,而是要用“关键词”来呈现,把内容浓缩到一张纸即可。

思维导图的制作规则:

(1)将纸张横向摆放,有利于开拓思路

(2)不要用黑色笔而用彩色笔,丰富的色彩对于记忆力和想象力有很大的作用,打草稿可以用铅笔,最后用彩色笔描画。

(3)正中央的图像要用三种以上颜色,要有立体感。中间的图文尺寸不能太大或太小,要控制在拳头或矿泉水瓶底部的大小。

(4)从中心开始呈放射状伸展,从中心位置向外侧“伸出”分枝。

(5)分枝上只写单词,一分枝一单词。

(6)利用图画、符号

三、迅速行动起来

作者大岩俊之说:知识,只有付诸行动才可以发挥效果。特别是阅读商务类书籍,只有读完后有所行动才能发挥阅读效果,因为这些商务类书籍的作者,将积攒了几十年的知识、技能都写进了书里。如果我们按照书上所写的方法加以尝试,总能得到一些收获。

读完书后要做些什么呢?这个就是作者说的设定行动目标,这些行动目标,要以“何事、何时、多少”具体用数字表示出来。大岩俊之在这里用自身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读完一本关于创业的书,设定的目标“想创业”就不如“一年后,想以研讨会讲师身份创业”来得具体。因为后者既明确了时间,又知道以什么事情为基础他业,只有这样具体地写出来,才有机会付诸行动。

关于设定目标,《实用性阅读指南》还教给我们一个方法,叫做SMART法则。

“SMART”,即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预见的)、Achievable(可达到的)、Realistic(实际的)、Time-bound(有期限的)每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如果设定的目标太大、不切实际,那就没有办法顺利完成。作者又现身说法,举了当时独立创业的事例,“三个月之内不收取任何费用 ,以研讨会讲师的身份出道。”“三个月”“不收取任何费用”“以研讨会讲师身份出道”这样的限制,就成了具体又清楚的行动目标。

有了方法,那接下来就是要将行动细分了。尽量把行动分解成明天就能开始的小步骤,并且将行动告知他人,如果不好意思对他人说出口,可以写在笔记本或博客上。

《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告诉了我们只用3个方法,就可以牢记一本书的内容,并通过行动将期转化成自身的能力,让我们的每一次读书,都不再是无用功。

相关文章

  • 为什么看了那么多书,仍然脑袋空空?

    大家应该都听过这句话:“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一个小伙伴把它改成了“看过那么多书,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 如何提升认知深度,做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知识管理的三个关键

    为什么刷了大量题,却仍然成不了学霸? 为什么花了大量时间读书,却仍然脑袋空空? 为什么做了大量练习,技术水平依然在...

  • 你看了那么多干货,却依然脑袋空空?

    你是不是也和曾经的我一样,每天花大量时间看公众号、逛微博、刷头条,看了很多“干货”,却还是感觉脑袋空空?干货没有留...

  • 告别低水平的读书

    为什么我们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我们看了那么多书,却还是记不住? 因为读完...

  • 打开《无限可能》,挖掘人生中的无限可能

    看了很多书,脑袋还是空空。记了很多笔记,仍然不能掌握好知识。感觉得自己很难学习新的东西。 抱怨上天没有给你一个聪慧...

  • 脑袋空空空空

    没有输入,怎么会有输出。 一个季度马上就要过去啦,我只赚了一万块钱,刚好只够我们三个月的开销,开销已经是最低最低的...

  • 错误的复盘

    一直在反思,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看了那么多文章,用的时候还是想不起来?感觉脑子里空空的。 今天终于找到原因,没有定...

  • 脑袋空空

    已经连续多天没有写作了,虽然每天都在听樊登读书会,也每天打卡阅读,而且还在职场学习群里面,学习打卡,每天看上去很充...

  • 脑袋空空。

    我觉得人特别奇怪。明明上一秒还是开心的,下一秒就会忧伤起来。 如果非得死命说出个理由那也许就是“感概人生太不容易吧...

  • 脑袋空空

    漫无边际的空想不如切实可行的规划,手边忙活了脑袋就不会乱想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看了那么多书,仍然脑袋空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oi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