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阅读《教学月刊》陈主编推荐的《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一书。特地翻了字典,了解优秀与卓越之间的差别。
“优秀”是泛指人某一特质突出、好的意思。“卓越”指杰出的、超出一般的。从两个释义就可以明了优秀与卓越的差异:优秀是突出,而卓越是杰出。于是我在想,我算不算是一个优秀的老师呢?对待每一批学生,虽未达到呕心沥血的程度,但也是尽心尽责,有时甚至也忽略了自己的孩子。如果说自己称得上是优秀教师,那我离卓越还有多远呢?这也是我选择看这本书的原因之一。
《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读后感悟(一)首先,认真看了这本书的前言。以前真没有习惯看书的前言,往往都是忽略的,有时候连作者也不怎么在意。很多时候,书是看过了,情节也是清晰的,可作者却已经不记得了。上次从程露老师的文章中看到,其实阅读序言和作者是极其重要的。于是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有意识地让自己去阅读序言、了解作者。
序言中有几句话印象特别深刻,摘录如下:
1.卓越教师都在为两个共同目标而奋斗:一是让教学技巧一天比一天有进步,而是避免在同一个地方犯同样的错误。
2.即使是卓越教师也会犯错,不同的是,卓越教师会努力让自己不再重复同样的错误。教学永无止境,没有人能够真正到达教学巅峰。
3.卓越教师都懂得为提高自己当下的教学能力而努力,他们每天坚守着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务实理念,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目标前进。
这个序言是温暖的,也是接地气的,特别喜欢“一天比一天进步”这样的描述。一直认为自己不是聪慧之人,从教十多年靠的就是扎实与勤奋。所以也喜欢“一天比一天进步”这样的节奏。看了书的目录,全书分180天安排,每天都有一个简单易行的教学策略,不管何时开始阅读这本书,都能从中找到切入点,简单、明了,没有高深的理论,就如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每个策略都是那么的合时宜。
顺便贴上作者相关信息:
今天读了1——4天的内容,内容分别是:积极快乐的第一印象、巧妙安排学生的座位、了解每一个学生、家长会的真诚邀请。说这本书贴心,也就体现在这诸多内容安排上了。
积极快乐的第一印象:书中指出积极热忱的言行举止会让人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学生也会用积极的行为来响应你。积极快乐的第一印象最好的行动那就是“微笑着问候学生”,而且要告诉他们“能有幸做他们的老师,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对老师来说是一件非常兴奋的事。”
这让我想起了过去这一学年的教学工作。2017年9月,接手了六年级的语文,之前曾经在这个班代过课,学生思维相当活跃,学生对原来的语文老师感情也是颇为深厚,对新接手老师来讲是一个挑战。在得知要接手这个班的时候,我就在考虑,我该以怎样的“面目”出现在他们眼前?严肃的?和蔼的?还是冷漠的?现在想来,还是选择正确的——面带微笑出现在他们眼前,告诉他们,接下来的一年,我们将一起学习语文,他们之前的语文作业习惯,都可保留,因为老师一个人改比48个人改来得更快,也更有效。其实,我也担心,学习习惯上变化太大会引起学生的不满,从而影响学习效率。我想,正是自己的真诚,顺利度过了开学初的不习惯。之后的各种改变,学生也就不那么较真了。其实,学生就是需要一个缓冲的时间,而我需要的是等待。
巧妙安排学生座位:书中指出用调整座位来惩罚会讲话的学生,是最不可行的,也是最伤学生自尊的行为。放眼望去,许多老师都会采用调整座位来杜绝上课说话、开小差的不良现象。全班学生也都知道,某某座位被调整,是因为上课不守纪律。甚至班级里会出现特殊位置,比如安排在讲台的两侧。这样的座位安排,自己也干过。初衷其实也是想多关注到好动的孩子,忽略了“自尊”层面的感受。
今天记下“千万不要把调换座位当成是对学生的惩罚。此外一定要格外注意,在让学生调换座位的整个过程中,请始终保持微笑。”在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时,多思多想,考虑周全。一定一定记住——始终保持微笑。忽然想起一句话,在嫉妒愤怒的时候,还能面带微笑,这是大智慧。
了解每一位学生:书中指出,了解每一位学生最直截了当的方法就是问卷调查。记得第一次集中培训,吴惠强教授就让我们做了一个调查问卷,了解了每一位老师进入这个培训班之后的一些想法,因为是无记名的,所以老师们的回答都是尊重内心的。回想自己在每回答一个问题,都是经过深思的,结合了自己的实际情况。下半年我又将遇到新的学生,我想我也可以采用问卷的形式,了解每位学生。了解他们是谁?他们相信什么?他们喜欢什么?他们的梦想是什么?他们喜欢怎样的老师等等。微信里有个问卷星、网上也有很多表单制作的软件,我想这些都可以成为了解学生的手段。
最后记下问卷之后的忠告:请记住,学生也是人,也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和秘密。请让学生自己去决定是否将他们的故事和秘密公告于众,不要擅自揭露他们的故事和秘密。
家长会的真诚邀请: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家长都会尊重那些关心自己的孩子,并乐意与他们共同教育孩子的老师。当家长感觉自己在学校受到老师的欢迎和尊重时,他们能迸发出超强的能力,并积极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教好学生最好的办法就是获得家长的支持。
联系自身,当班主任的时间不长,每次开家长会也都是微信群发一下邀请函,从来没有过像书里写的,单独电话邀请。没想过这样做,也不想这样做。总觉得家长到学校开家长会,这是作为一个家长应尽的义务,还需要单独邀请吗?看了书之后,才了解,单独邀请的重要性。特别是针对那些经常不参加的家长们。换位思考,如果孩子班主任打电话邀请去参加某个学校活动,自己是不会拒绝的,甚至请假之后前往参加也是很有可能的。 “努力做一些特别的事情,使家长感受到自己是受欢迎的,是被需要的,是有价值的。”以此自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