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沟通却解决不了的问题,可能跟沟通形式有关。一说沟通,很多人都会关心沟通内容——讲什么。事实上比起内容,对关系影响更大的是沟通形式——怎么讲。包括语气、措辞、表情神态,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对关系的地位判断……(摘自《5%的改变》)
李老师说的这种问题往往会出现在亲子关系中。想想看,你在和孩子沟通时是不是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你苦口婆心,说了很多,孩子却不领情,经常地不配合甚至生气的摔门而去。你觉得我都是为了你好,和你说了这么多,你怎么还生气呢?那是因为孩子不是在听你的说话内容,而是在听你的语气,看你的脸色。他可能看到的是你的高高在上,听到的是你嫌弃的语气,他觉得你不是在关心他,而是在指责他,和你没法沟通,所以就摔门而去了。
沟通时我们要建立起平等的交流氛围,从语气、措辞、表情等方面去控制自己,否则很容易在和孩子的交流中表现出高高在上的模样。在平等的氛围里才更容易解决问题,孩子才愿意敞开心扉,与你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