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读的书。你的气质里藏着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读书或许不能马上给你带来利益,但它们终将变成你的血肉和骨头。这些话我看过很多遍,但仅仅只是认得这些字,并没有很深刻的认识,即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没有付诸行动,也无法去验证真实性,更不能形成概念和价值观。
下面举个我自己的例子。
我自己读书就很功利,觉得读书不能马上改变我的生活,就无用,但是这就像吃饭一样,吃过的饭菜,毫无疑问最终都成了我身体的一部分,读书也是一样的,它至少能丰富大脑,这些概念有些抽象,但却是真实存在的,用李笑来老师的话说,我们的大脑就是一个操作系统,我们可以不断升级我们的大脑。
譬如你需要变得强壮,你需要大量锻炼,吃饭,这样子操作是有些反人性的,但最终你的身体变强壮了,这是可视化的,非常直观的表现。但是很多人却不相信,其实大脑也可以锻炼,思维可以升级,我们读书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升级我们的操作系统(大脑)。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反复给自己灌输这个概念“读书是有用的,它能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就像一日三餐一样,必须花时间去读书学习”。
开年刚刚加入读书社群,每日强制自己看书,刚刚看了叶老师推荐的书,李笑来的《把时间当朋友》,看完有感触,但只看了一遍,自身没有太大变化,前两天开始看《财富自由之路》,本来觉得《把时间当朋友》已经打开新世界了,没想到《财富自由之路》里面有更多的全新概念,而且解释的非常清晰,让人豁然开朗。但是其实内容有一部分是重合的,比如时间的概念云云,再读到的时候,就会有种熟悉的感觉,而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熟悉的感觉被不断强化,最终变成自己大脑中的东西,就如同系统升级一般,概念被植入大脑,有了全新的三观。而这一切并不是在我读到时就马上获得的,而是在读过第一本书,第二本书,直到第某本书的时候,才发生了改变,如果没有前面的几本书,就不可能“量变引起质变”,因为“量”不够。
要想有“量”,则必须积累,积累这个动作有一个前提,就是“时间”,我们最宝贵的资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