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诗词
70万征联“观音山上观山水”最有意境下联出炉了

70万征联“观音山上观山水”最有意境下联出炉了

作者: 老平友 | 来源:发表于2019-11-30 18:12 被阅读0次

上  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1:菩萨相下菩相心

下联2:浮屠相下浮相心

这两幅下联,拼的不是对仗工整,拼的不是行文技巧,拼的就是一个意境,意境全出啊。

因为众所周知,观音山上最大的看点就是一尊巨大无比的观音像,去观音山祈福上香的人占据了大多数,所以为了突出观音山的特色,还要从这尊观音菩萨雕像来入手。

下联1的解释:观音菩萨的雕像下,前来朝拜之人,身心都被佛菩度了。另外,“相心”亦可做佛像的心,菩萨相下显示了菩萨菩度众生的心愿。

下联2的解释:观音浮屠相下,浮现出前来朝拜众生万相,相由心生,也浮现出众生的心境;另外,“相心”亦可做佛像的心,浮屠相下浮现了菩萨的悲天悯人之心。

观音浮屠

注1:“相”通“像”;

          “菩”有菩度众生的意思;

          “相心”来自相由心生,此处“相”指的是物相,世间万物的表现形式。不同心境不同精神状态的对同一件事物的观感是不同的。正所谓你用什么颜色的眼睛去看世界,世界就是什么颜色的。当你心情愉悦时,世界就是明亮的,当你失意悲伤时,世界就是灰暗的。

        “相由心生”源自佛教《无常经》:“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

“相由心生”如何解,先要明了何谓“相”。

所谓“相”,在被引申之前(本意)一般而言是指可以被眼睛所能见到的外在。大乘义章三本曰:“诸法体状,谓之为相”。有物则有体,有体则有形,有形则有相。当然这里所说的相一般(常用)是指用眼睛能看到的相,眼睛只是“一识”,还有其他“五识”可以“识”到的相,比如让你闭起眼睛然后给你一个球,你会感到这是一个圆的东西。所以“相”绝不是单纯的指“面相”,而且除了本意之外还可以延伸出更多层次的意义。

那么“相”与心是什么关系呢?在明了这个关系之前要先明了心和脑的关系。有人学过生理解剖学之后说:“哈!我们通常都说心想,心怎么能想呢?应该是脑想啊!看来是因为古代没有科学知识,所以古人搞错了!”这是典型的概念混淆,是数典忘祖的肤浅认识!

中国传统“心”的概念是包含脑的。《黄帝内经》有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所谓“神明”就是指人的思维意识,而这是人脑的功能,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心”的概念中包含了人脑的功能。生理解剖学“心”的概念是西方传来的,其在被翻译之时选择了“心”这个汉字,但此心已非彼心。现代人由于教育的关系,多识此心但不识彼心,却说彼心是吾心,谬哉!

注2:“浮屠”亦作“浮图”。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佛陀,佛。

       《后汉书·西域传·天竺》:“其人弱於 月氏 ,脩浮图道,不杀伐,遂以成俗。”李贤注:“浮屠,即佛也。”

         晋袁宏《后汉纪·明帝纪上》:“浮屠者,佛也。 西域天竺有佛道焉。佛者, 汉 言觉。将悟羣生也。”

       《新唐书·狄仁杰传》:“后将造浮屠大像,度费数百万。”

观音山正门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一家之言,非喜勿喷。

以下是官宣征稿活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一下。

征稿活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70万征联“观音山上观山水”最有意境下联出炉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vo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