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判
“必定随顺他众”
一切行为喜,此喜价难估,
故当依他德,安享随喜乐。
1、释义及分层
(1) 一切行为喜,此喜价难估——承接上文,欢喜之因,难能可贵
遵循如是道理(上一颂:随喜他人的功德、演说赞叹别人的妙语)而行持的人,他人所作的一切善法也会成为自己欢喜之因,这种欢喜实在难能可贵,以价难买
(2) 故当依他德,安享随喜乐——实际中当如何行持?
因此应当依靠他人所做的功德自己安然地享受随喜的快乐。
2、本颂两种解释
(1) 我们所做所谓应成为自他欢喜之因
① 对比:做任何事
1) 世间人:成为自己欢喜之因
2) 大乘佛子:成为众生欢喜之因
(2) 我们应常处于欢喜快乐中,避免嫉妒嗔恨等不良心态。
① 萨迦班智达:知足少欲,最殊胜之乐(心中有一份欢喜,任何物质也无法替代)
② 如今现状:物质富足,生活奢靡,内心不快,愁眉苦脸,怨声载道
③ 世间公案:两位兄弟,上山砍柴,虎口救险,山神老人,为报救恩。
1) 大哥:财富,金戒指(点石成金),享尽荣华却痛苦不断
2) 小弟:安乐,风铃(扫除烦恼),生活简单但知足常乐
3、修行人的快乐与世间乐相比
对修行人而言,内心获得一些佛法的境界,是任何快乐都没办法比的
(1) 哪些境界呢?
① 菩提心
1) 摆脱无始以来的桎梏
2) 心甘情愿地舍弃自我
3) 全心全意地利益众生
4) 最终:相续中痛苦减少
② 更殊胜的境界
1) 大手印
2) 大圆满
3) 举例:米拉日巴尊者,无垢光尊者,多钦则尊者——不管身处何方,恒常处于喜悦之中,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2) 具体对比
① 世人认为的快乐:吃饱穿暖,无病无灾(马斯洛需求理论)——实际上并不究竟
② 修行人的快乐——究竟的快乐是有修行的境界
1) 哪些境界呢?上面提到的菩提心,大手印,大圆满,以及能够自他交换的境界。
4、内心若快乐,生活有意义
(1) 现代医学:身心相互作用
① 相由心生——心情快乐,身体不易衰老
(2) 举例:上师同学,心境淡然,常祈三宝,无事挂碍,一别数年,越发年轻。上师教诫:理应学他,不困烦恼。
5、内心若快乐,健康得长寿
(1) 教证
① 莎士比亚:快乐的人,活得很长久
② 《毗奈耶经》:人如果过得快乐,一定会有这种境界
(2) 教诫:应随喜而快乐,莫嫉妒而嗔恨
6、由嫉妒、生嗔恨
(1) 具体的表现: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① 吵吵闹闹,令人生厌
② 身带菱角,碰看不得
③ 心眼复杂,看不顺眼
(2) 如何对治:调伏自心
上师如意宝:“作为大乘修行人,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不要离开欢乐的气氛;不管与任何人交往,都要在不离欢喜的前提下和睦相处。”
7、不同人眼里对于快乐不同的定位
(1) 恩格斯:快乐是闲适的环境下看书
(2) 巴尔扎克:一边喝咖啡一边写作
(3) 邓丽君:大庭广众下唱歌
(4) 上师:享受佛法甘露,上师面前闻法
(5) 法王:年轻时在石渠求学。当时虽然吃穿各方面很缺,可每天在上师托嘎如意宝面前享受佛法的慈悲甘露,一生中再也没有比那时更快乐的时光了!
Q:为什么每个人眼里的快乐是不同的?为什么修行人眼里最快乐的事是在上师座下闻法的日子?消归自心,我们是否如何认为?是否珍惜这段时光?
8、总结
发了菩提心的人,一定要想到两件事情
(1) 因众生乐,故我快乐
(2) 知足少欲,利益众生,不惧违缘,无有顾虑
如是今无损,来世乐亦多,
反之因嗔苦,后世苦更增。
1、释义及分层
(1) 如是今无损,来世乐亦多——承接上颂,如是乐报
这样一来,自己今生中也不会有受用等损失衰败的遭遇,并且来世还会获得更大的快乐。
(2) 反之因嗔苦,后世苦更增——反之苦报
相反,如果对他人的功德生嗔,则依此过患所致即生也会闷闷不乐,极度苦恼,来世更会苦不堪言。
2、如是今无损,来世乐亦多
(1) 哪些乐呢?
① 暂时
1) 不堕恶趣
2) 转生人天善趣
② 究竟——圆满正觉果
(2) 随喜遇到艰难的对境随喜心起不来咋办?
① 答:平时需要,修行串习
1) 若无修行,做起来困难
2) 若常串习,心的力量,不可思议
② 举例说明:上师现身说法
1) 当时境界:上师读师范的时候,也经常因为自己嗔恨嫉妒心重的关系,看到逼自己学的好的就像害他打他。行动上也做了很多坏事
2) 如何转变?
a. 上师加持
b. 佛法教育
3) 对于我们的指导意义在于
不管当下是怎样的状态,一切都可以转变,只要开始行持正确的道路,对于凡夫而言,当下马上从根本上断除习气,在通达无我空性之前不可能,但是只要长期坚持,对治贪嗔等粗大烦恼,自相续也一定会有所转变
3、反之因嗔苦,后世苦更增
(1) 正反两方面论证——为什么说随喜了,没有贪嗔之心了,就会对今生没有任何损害,来世能得安乐之果?
① 正面:无贪无嗔,随喜赞叹,即是安住在正知正念的无忧烦恼的状态中
1) 即生:转为道用——发菩提心后,众乐为我乐,别人怎么样对我都无所谓,反正我已供养给众生了,他们怎么做都理所当然一切的所受皆为
2) 来世:因今世种下的善因,将来会成熟善果
② 反面:对他人的功德生起嗔心嫉妒是烦恼所摄的心态
1) 即生:苦恼痛苦
2) 来世:苦不堪言
③ 因为:如是因如是果
(2) 教证:
——对于别人的福德,我们没必要生嫉妒之心
① 汉地教言:“他家富贵因缘定,嫉什么?前世不修今受苦,怨什么?”
② 法王:“两个人若具有一些相同的功德,一人对另一人生嫉妒心、嗔恨心,不但对自己没有利益,反而是堕入恶趣之因。”
③ 《高僧传》公案:
1) 同门慧懿:悟性过人,戒律清净,辩才无碍,声名日增。
2) 道秀法师:年少出家,精于佛理,门徒云集,心怀妒忌,予以加害。一日出城,树下休息,顷刻变蛇。
3) 此乃真实事件——恶念果报,即生成熟,来世果报,更为悲惨。
(3) 如何正确如理人际关系?
① 应取:尽量发善心
② 应断:嗔恨嫉妒之心
③ 方法:恒时观察自相续,看能否随喜别人功德,
④ 尽量避免:
1) 毁谤
2) 毁坏别人功德
4、本科判归摄
(1) 中心思想:随顺他众
(2) 原则:为人处事(非原则性的事情),尽量随顺
(3) 具体行持:不要什么都跟别人对着干。
(4) 再次强调:随顺和合,非常重要!
科判
寅三、善行自己之事:
1、总义:说话、走路、看众生等,都要有一定的威仪。
2、比喻:就像世间人参军以后,原来许多不良行为必须要改变
3、意义:同样,我们没有发心之前,一些习气很不如法,现在学习了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法以后,很多行为都要有所改变。
出言当称意,义明语相关,
悦意离贪嗔,柔和调适中。
1、释义及分层
出语言谈时要称心如意,值得信任,并且相应场合,顺序相关,意义明确,令人悦意,远离贪嗔,声音柔和,多少适度。
2、为什么需要学习语言沟通技巧?
(1) 得之功德——此为方便
① 世间:人与人本就要沟通
② 出世间:
1) 弘法利生
2) 自己修行
(2) 失之过患:心中有好想法,表达适得其反,无法因材施教
(3) 学习内容:
① 方法
② 作用
③ 范围
④ 内容
3、出言当称意
(1) 重点:说的内容要符合对方心意,要互相信任
(2) 否则:说半天,对方当耳边风
(3) 关键:了解对方根基意乐
(4) 前行:打听对方背景信息,包括
① 职业
② 习性
③ 爱好
(5) 举例:说法第一之富楼那尊者——观机逗教
① 观待对境,见机说法(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② 语言善巧,并非欺骗,实为帮助,利益众生
(6) 总结:
① 目的——为得信赖(为了让别人愿意听你的话)
② 通过——与其交往(不交往,不结缘,如何度化众生?)
③ 前提——了解根基(不了解根基如何说其乐于听受的话?)
④ 方式——谈论方式(让人愉快,轻松的谈论方式)话题适机(找准机会,切入点)
4、义明语相关
(1) 义明:
① 取:主题鲜明、中心突出
② 断:东拉西扯,中心不明,不知所云
(2) 语相关
① 理应:意义、词句、语调,语言应关联,围绕主题
② 断:不能太离谱、太脱节。PS:跑题现象(本该讲这个内容的,跑火车到其他内容上去了)
5、悦意离贪嗔
(1) 悦意
① 取:语气柔和,令人舒服,生悦欢喜。
② 断:吵架骂人,刺耳难听,令人生厌,闭起耳朵,不愿再听
(2) 离贪嗔
① 断:不实语、粗语、妄语等六十四种语垢
1) 十地经,法集经:远离贪心、嗔心所引起的语言
6、语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境界
富有吸引,过耳不忘——修行好的人,有信心、有智慧、有慈悲心的人,说出来的话,意义深刻,回味无穷,利益自他,终生难忘。
(1) 修行好的人:无有贪嗔垢染,言语中皆为真理
(2) 凡夫人:内心充满污垢,引发之言无有干净,毫无实义,接触多了,产生种种烦恼痛苦,身心皆不舒服。
7、遣疑:我都上过大学,说话我懂,不削入行论也可以。
答:世间学校教材里见不到任何教你真正发心、说话、做人的道理。世间教材连小乘中注重威仪的内容难寻,更不用说是入行论这样的大乘教义了。
8、柔和调适中
(1) 柔和
① 取:柔和文雅之语,旁敲侧击,婉转。不用伤人心,能够说服别人
《亲友书》——蜂蜜般的美语
② 断:粗言恶语,看不惯就叭叭叭直接轰出去,不顾他人感受
(2) 调适中
① 取:音调适中,不高不低,不快不慢,不详不略
② 过患:
1) 说的少:不明白
2) 说的多:听的累
3) 说的慢:内容少
4) 说的快:听不清
眼见有情时,诚慈而视之,
念我依于彼,乃能成佛道。
1、释义及分层
(1) 眼见有情时,诚慈而视之——我对众生,如何视之
看见众生时,不观过患或毫不虚伪以诚挚慈爱的表情而目视
(2) 念我依于彼,乃能成佛道——众生于我,乃是福田
也应当念及依靠他们我才能成就佛道。
2、眼见有情时,诚慈而视之
(1) 应取表情态度:
① 不观过患
② 毫不虚伪
③ 诚挚慈爱
(2) 所断:
① 区分贵贱
② 怒目而视
③ 嫌弃厌恶
(3) 举例对比:
① 真正有慈悲的人,即便对动物也很有爱心——珠峰上的瑜伽士救助濒危的小老鼠为例:尊重任何生命,视动物为朋友
② 有些人别说对动物,对人也态度不同——谄媚上者,鄙视下者。
③ 发菩提心之人——已经没有自己的事情了,应将一切众生视为父母
3、念我依于彼,乃能成佛道
遣疑——为什么只有依靠众生,我们才能成就佛道?
答:因大乘修行人
(1) 最初,发菩提心——“为度化众生愿成佛”,所依离不开众生
(2) 中间:六度万行
① 布施:以众生为对境
② 持戒:依靠众生而守持净戒
③ 安忍:没有众生的损害,一个人对谁修安忍?
④ 精进:为了要度化众生,而不是为自己
⑤ 禅定:远离外面一切愦闹,安住于利益众生的境界中
⑥ 智慧:胜义中远离一切戏论,世俗中辨别利益众生最究竟的方便方法
⑦ 四摄法、四无量心,三十七道品,也不离众生
⑧ 最后:圆满正觉——以二十七种事业将众生安置于道和果上,所以任运自成的二十七种事业也不能离开众生
(3) 总结:皆需要依众生,六度圆满,方能成就
4、众生与佛的关系
(1) 实相而言:众生即佛
① 《六祖坛经》: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佛是觉悟的凡夫,凡夫是迷了的佛。
(2) 现相而言:凡夫地到佛地还有一定过程。
(3) 关键:这个修道(显宗:五道十地)的过程,离不开众生。
5、总结
窍诀——“众生就是父母,众生就是佛陀”
(1) 教证
① 《摄集经》:“趣入佛道者,应于诸众生,平等父母视。”
② 阿底峡尊者《菩萨宝鬘论》:“若见一切众生时,当发父母兄弟想。”
(2) 不应口头说说,而应真实认为众生即佛
(3) 应该把他看做是成佛的助缘,修行的方便。《入行论》63课 复习、笔记、辅导、思考题
生西法师 云之畔 2018-01-24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
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本课讲记笔记
科判
“必定随顺他众”
一切行为喜,此喜价难估,
故当依他德,安享随喜乐。
1、释义及分层
(1) 一切行为喜,此喜价难估——承接上文,欢喜之因,难能可贵
遵循如是道理(上一颂:随喜他人的功德、演说赞叹别人的妙语)而行持的人,他人所作的一切善法也会成为自己欢喜之因,这种欢喜实在难能可贵,以价难买
(2) 故当依他德,安享随喜乐——实际中当如何行持?
因此应当依靠他人所做的功德自己安然地享受随喜的快乐。
2、本颂两种解释
(1) 我们所做所谓应成为自他欢喜之因
① 对比:做任何事
1) 世间人:成为自己欢喜之因
2) 大乘佛子:成为众生欢喜之因
(2) 我们应常处于欢喜快乐中,避免嫉妒嗔恨等不良心态。
① 萨迦班智达:知足少欲,最殊胜之乐(心中有一份欢喜,任何物质也无法替代)
② 如今现状:物质富足,生活奢靡,内心不快,愁眉苦脸,怨声载道
③ 世间公案:两位兄弟,上山砍柴,虎口救险,山神老人,为报救恩。
1) 大哥:财富,金戒指(点石成金),享尽荣华却痛苦不断
2) 小弟:安乐,风铃(扫除烦恼),生活简单但知足常乐
3、修行人的快乐与世间乐相比
对修行人而言,内心获得一些佛法的境界,是任何快乐都没办法比的
(1) 哪些境界呢?
① 菩提心
1) 摆脱无始以来的桎梏
2) 心甘情愿地舍弃自我
3) 全心全意地利益众生
4) 最终:相续中痛苦减少
② 更殊胜的境界
1) 大手印
2) 大圆满
3) 举例:米拉日巴尊者,无垢光尊者,多钦则尊者——不管身处何方,恒常处于喜悦之中,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2) 具体对比
① 世人认为的快乐:吃饱穿暖,无病无灾(马斯洛需求理论)——实际上并不究竟
② 修行人的快乐——究竟的快乐是有修行的境界
1) 哪些境界呢?上面提到的菩提心,大手印,大圆满,以及能够自他交换的境界。
4、内心若快乐,生活有意义
(1) 现代医学:身心相互作用
① 相由心生——心情快乐,身体不易衰老
(2) 举例:上师同学,心境淡然,常祈三宝,无事挂碍,一别数年,越发年轻。上师教诫:理应学他,不困烦恼。
5、内心若快乐,健康得长寿
(1) 教证
① 莎士比亚:快乐的人,活得很长久
② 《毗奈耶经》:人如果过得快乐,一定会有这种境界
(2) 教诫:应随喜而快乐,莫嫉妒而嗔恨
6、由嫉妒、生嗔恨
(1) 具体的表现: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① 吵吵闹闹,令人生厌
② 身带菱角,碰看不得
③ 心眼复杂,看不顺眼
(2) 如何对治:调伏自心
上师如意宝:“作为大乘修行人,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不要离开欢乐的气氛;不管与任何人交往,都要在不离欢喜的前提下和睦相处。”
7、不同人眼里对于快乐不同的定位
(1) 恩格斯:快乐是闲适的环境下看书
(2) 巴尔扎克:一边喝咖啡一边写作
(3) 邓丽君:大庭广众下唱歌
(4) 上师:享受佛法甘露,上师面前闻法
(5) 法王:年轻时在石渠求学。当时虽然吃穿各方面很缺,可每天在上师托嘎如意宝面前享受佛法的慈悲甘露,一生中再也没有比那时更快乐的时光了!
Q:为什么每个人眼里的快乐是不同的?为什么修行人眼里最快乐的事是在上师座下闻法的日子?消归自心,我们是否如何认为?是否珍惜这段时光?
8、总结
发了菩提心的人,一定要想到两件事情
(1) 因众生乐,故我快乐
(2) 知足少欲,利益众生,不惧违缘,无有顾虑
如是今无损,来世乐亦多,
反之因嗔苦,后世苦更增。
1、释义及分层
(1) 如是今无损,来世乐亦多——承接上颂,如是乐报
这样一来,自己今生中也不会有受用等损失衰败的遭遇,并且来世还会获得更大的快乐。
(2) 反之因嗔苦,后世苦更增——反之苦报
相反,如果对他人的功德生嗔,则依此过患所致即生也会闷闷不乐,极度苦恼,来世更会苦不堪言。
2、如是今无损,来世乐亦多
(1) 哪些乐呢?
① 暂时
1) 不堕恶趣
2) 转生人天善趣
② 究竟——圆满正觉果
(2) 随喜遇到艰难的对境随喜心起不来咋办?
① 答:平时需要,修行串习
1) 若无修行,做起来困难
2) 若常串习,心的力量,不可思议
② 举例说明:上师现身说法
1) 当时境界:上师读师范的时候,也经常因为自己嗔恨嫉妒心重的关系,看到逼自己学的好的就像害他打他。行动上也做了很多坏事
2) 如何转变?
a. 上师加持
b. 佛法教育
3) 对于我们的指导意义在于
不管当下是怎样的状态,一切都可以转变,只要开始行持正确的道路,对于凡夫而言,当下马上从根本上断除习气,在通达无我空性之前不可能,但是只要长期坚持,对治贪嗔等粗大烦恼,自相续也一定会有所转变
3、反之因嗔苦,后世苦更增
(1) 正反两方面论证——为什么说随喜了,没有贪嗔之心了,就会对今生没有任何损害,来世能得安乐之果?
① 正面:无贪无嗔,随喜赞叹,即是安住在正知正念的无忧烦恼的状态中
1) 即生:转为道用——发菩提心后,众乐为我乐,别人怎么样对我都无所谓,反正我已供养给众生了,他们怎么做都理所当然一切的所受皆为
2) 来世:因今世种下的善因,将来会成熟善果
② 反面:对他人的功德生起嗔心嫉妒是烦恼所摄的心态
1) 即生:苦恼痛苦
2) 来世:苦不堪言
③ 因为:如是因如是果
(2) 教证:
——对于别人的福德,我们没必要生嫉妒之心
① 汉地教言:“他家富贵因缘定,嫉什么?前世不修今受苦,怨什么?”
② 法王:“两个人若具有一些相同的功德,一人对另一人生嫉妒心、嗔恨心,不但对自己没有利益,反而是堕入恶趣之因。”
③ 《高僧传》公案:
1) 同门慧懿:悟性过人,戒律清净,辩才无碍,声名日增。
2) 道秀法师:年少出家,精于佛理,门徒云集,心怀妒忌,予以加害。一日出城,树下休息,顷刻变蛇。
3) 此乃真实事件——恶念果报,即生成熟,来世果报,更为悲惨。
(3) 如何正确如理人际关系?
① 应取:尽量发善心
② 应断:嗔恨嫉妒之心
③ 方法:恒时观察自相续,看能否随喜别人功德,
④ 尽量避免:
1) 毁谤
2) 毁坏别人功德
4、本科判归摄
(1) 中心思想:随顺他众
(2) 原则:为人处事(非原则性的事情),尽量随顺
(3) 具体行持:不要什么都跟别人对着干。
(4) 再次强调:随顺和合,非常重要!
科判
寅三、善行自己之事:
1、总义:说话、走路、看众生等,都要有一定的威仪。
2、比喻:就像世间人参军以后,原来许多不良行为必须要改变
3、意义:同样,我们没有发心之前,一些习气很不如法,现在学习了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法以后,很多行为都要有所改变。
出言当称意,义明语相关,
悦意离贪嗔,柔和调适中。
1、释义及分层
出语言谈时要称心如意,值得信任,并且相应场合,顺序相关,意义明确,令人悦意,远离贪嗔,声音柔和,多少适度。
2、为什么需要学习语言沟通技巧?
(1) 得之功德——此为方便
① 世间:人与人本就要沟通
② 出世间:
1) 弘法利生
2) 自己修行
(2) 失之过患:心中有好想法,表达适得其反,无法因材施教
(3) 学习内容:
① 方法
② 作用
③ 范围
④ 内容
3、出言当称意
(1) 重点:说的内容要符合对方心意,要互相信任
(2) 否则:说半天,对方当耳边风
(3) 关键:了解对方根基意乐
(4) 前行:打听对方背景信息,包括
① 职业
② 习性
③ 爱好
(5) 举例:说法第一之富楼那尊者——观机逗教
① 观待对境,见机说法(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② 语言善巧,并非欺骗,实为帮助,利益众生
(6) 总结:
① 目的——为得信赖(为了让别人愿意听你的话)
② 通过——与其交往(不交往,不结缘,如何度化众生?)
③ 前提——了解根基(不了解根基如何说其乐于听受的话?)
④ 方式——谈论方式(让人愉快,轻松的谈论方式)话题适机(找准机会,切入点)
4、义明语相关
(1) 义明:
① 取:主题鲜明、中心突出
② 断:东拉西扯,中心不明,不知所云
(2) 语相关
① 理应:意义、词句、语调,语言应关联,围绕主题
② 断:不能太离谱、太脱节。PS:跑题现象(本该讲这个内容的,跑火车到其他内容上去了)
5、悦意离贪嗔
(1) 悦意
① 取:语气柔和,令人舒服,生悦欢喜。
② 断:吵架骂人,刺耳难听,令人生厌,闭起耳朵,不愿再听
(2) 离贪嗔
① 断:不实语、粗语、妄语等六十四种语垢
1) 十地经,法集经:远离贪心、嗔心所引起的语言
6、语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境界
富有吸引,过耳不忘——修行好的人,有信心、有智慧、有慈悲心的人,说出来的话,意义深刻,回味无穷,利益自他,终生难忘。
(1) 修行好的人:无有贪嗔垢染,言语中皆为真理
(2) 凡夫人:内心充满污垢,引发之言无有干净,毫无实义,接触多了,产生种种烦恼痛苦,身心皆不舒服。
7、遣疑:我都上过大学,说话我懂,不削入行论也可以。
答:世间学校教材里见不到任何教你真正发心、说话、做人的道理。世间教材连小乘中注重威仪的内容难寻,更不用说是入行论这样的大乘教义了。
8、柔和调适中
(1) 柔和
① 取:柔和文雅之语,旁敲侧击,婉转。不用伤人心,能够说服别人
《亲友书》——蜂蜜般的美语
② 断:粗言恶语,看不惯就叭叭叭直接轰出去,不顾他人感受
(2) 调适中
① 取:音调适中,不高不低,不快不慢,不详不略
② 过患:
1) 说的少:不明白
2) 说的多:听的累
3) 说的慢:内容少
4) 说的快:听不清
眼见有情时,诚慈而视之,
念我依于彼,乃能成佛道。
1、释义及分层
(1) 眼见有情时,诚慈而视之——我对众生,如何视之
看见众生时,不观过患或毫不虚伪以诚挚慈爱的表情而目视
(2) 念我依于彼,乃能成佛道——众生于我,乃是福田
也应当念及依靠他们我才能成就佛道。
2、眼见有情时,诚慈而视之
(1) 应取表情态度:
① 不观过患
② 毫不虚伪
③ 诚挚慈爱
(2) 所断:
① 区分贵贱
② 怒目而视
③ 嫌弃厌恶
(3) 举例对比:
① 真正有慈悲的人,即便对动物也很有爱心——珠峰上的瑜伽士救助濒危的小老鼠为例:尊重任何生命,视动物为朋友
② 有些人别说对动物,对人也态度不同——谄媚上者,鄙视下者。
③ 发菩提心之人——已经没有自己的事情了,应将一切众生视为父母
3、念我依于彼,乃能成佛道
遣疑——为什么只有依靠众生,我们才能成就佛道?
答:因大乘修行人
(1) 最初,发菩提心——“为度化众生愿成佛”,所依离不开众生
(2) 中间:六度万行
① 布施:以众生为对境
② 持戒:依靠众生而守持净戒
③ 安忍:没有众生的损害,一个人对谁修安忍?
④ 精进:为了要度化众生,而不是为自己
⑤ 禅定:远离外面一切愦闹,安住于利益众生的境界中
⑥ 智慧:胜义中远离一切戏论,世俗中辨别利益众生最究竟的方便方法
⑦ 四摄法、四无量心,三十七道品,也不离众生
⑧ 最后:圆满正觉——以二十七种事业将众生安置于道和果上,所以任运自成的二十七种事业也不能离开众生
(3) 总结:皆需要依众生,六度圆满,方能成就
4、众生与佛的关系
(1) 实相而言:众生即佛
① 《六祖坛经》: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佛是觉悟的凡夫,凡夫是迷了的佛。
(2) 现相而言:凡夫地到佛地还有一定过程。
(3) 关键:这个修道(显宗:五道十地)的过程,离不开众生。
5、总结
窍诀——“众生就是父母,众生就是佛陀”
(1) 教证
① 《摄集经》:“趣入佛道者,应于诸众生,平等父母视。”
② 阿底峡尊者《菩萨宝鬘论》:“若见一切众生时,当发父母兄弟想。”
(2) 不应口头说说,而应真实认为众生即佛
(3) 应该把他看做是成佛的助缘,修行的方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