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越久越是发现与人沟通越来越重要,那些专业技能只是最初的敲门砖,到最后能与人沟通的能力,越显得重要。
在《好好说话2》中,作者提到沟通中真正重要的是人,先人后事,而了解人,得先了解我们首先是感性的。
只有人,才能够吸引人。
营造选择感
当你试图去说服对方时,比起直接提要求,给对方一个选择是更好的说话之道。
比如当一个话费营业员直接的说:“您账户中的余额快要用完了,可不可以现在充值?可以的话这笔充值就会算成我的业绩。”
相比于说:“您的余额快用完了,您可以等我回去之后再充值,也可以现在充值,如果现在充的话这笔充值就会算成我的业绩,您觉得可以吗?”
后一种表达方式是不是更能让人接受。
再比如催朋友还钱的时候,如果既不想伤感情,又希望能提醒对方还钱,也可以参考这个说话技巧。你可以说:“上次你跟我借的钱,如果有困难,也可以一次还一点,慢慢来没关系。当然,如果你最近手头没那么紧,那一次还我是最好了,你觉得呢?”。
与其被要求,人们更愿意做出自己的选择。
平心静气,提供后悔选项
你的态度越是急切,就越会让对方觉得自己是没有选择的,在这种压力之下,由于担心做出错误决定,反而可能会让人驻足不前。
比如商家的营销台词:“这台榨汁机你今天买回去之后,如果有任何不满意,放心,七天之内您随时可以反悔,拿回来退。”
当需要说服他人做某事时,不要过于急切,心平气和的与对方沟通,在推荐你的方案时,让对方有后悔的选择。
比起“你需要××是因为什么”的句式,以下句式更容易让人接受:
“你在使用××的场景里有什么感受,遇到过什么样的问题”
这样更根本、也更具开放性的问题,让对方跳出思维惯性,深入思考自己的真实需求。
高情商说话
高情商的说话之道在于,理解他人和理解自己。
理解他人,不固执于自我观点,有足够的思想弹性,既能够充分理性地跟人沟通,也能够照顾到别人的情绪。
理解自己,平等待人,在跟人交流的时候知分寸懂进退,既不咄咄逼人,也不会失去自身立场。
让思想具备弹性,不僵化不移自我为中心,能够随时调整。甚至有时,对方需要的是情绪回应,拒绝只从字面上理解对方,给出冷冰冰的答案。
相比于对事不对人,”对人不对事“更可能做到深度交流。
最后,说话时要有知识有观点。有知识无观点,容易让听者听半天而不知道你想表达的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