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本书的读书笔记过长,故而拆分为篇文章来记录。
003 联机学习——找到知识源头,提升认知效率
003 联机学习——找到知识源头,提升认知效率
在知识爆炸、终身学习时代,人与人之间比拼的不是学与不学,而是认知效率。学习前,想明白学什么、怎么学、有什么用和如何兑现。
(一)功利学习法:学得更好,却学得更少
找到知识源头、极其功利地读书、萃取知识晶体,这就是提高认知效率的核心方式。
(1)找到知识源头
知识源头,就像河流的源头一样,是知识发源的地方,是知识刚刚被创造出来的地方。源头的知识浓度和质量极高,有丰富的底层逻辑和基础概念。
顺流而下,离源头越远,支流越多,混入的杂质也就越多。当一份知识掺入了太多杂质时,恐怕只能勾兑成鸡汤了。
■ 辨别和找到知识源头
① 一手知识:知识源头
知识的源头是站在人类认知边缘,研究、思考和验证的人。他们的一些新鲜的思考,在脑子里、笔记本上,还未进行详细加工,但是新鲜热辣。一些知识经过系统化,成为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或者圈内人互相讨论的内容。
• 一手研究论文,行业的学术期刊,行业最新数据报告;
• 行业大牛的最新沟通和思考,通过谈话获得。
② 二手知识:忠实转述一手知识
二手知识含金量很高,忠实转述,但是有清晰的论据和出处。
• 名校的教科书,MOOC(慕课)里推荐的一手材料,维基百科;
• 中立第三方的行业调查报告;
• 讲述底层逻辑、思考质量比较高、略微难懂的书和文章,比如《国富论》《穷查理宝典》《决策与判断》等;
• 各行业领军人物、行业大牛推荐的书单、豆列,以及在自己公众号发的文章。
③ 三手知识:为传播而简化和极端化观点的陈述
三手知识是畅销书,这些文字已经被改成公众可以理解、方便传播的文字,但是因为大众的认知能力较低,所以加入了大量的案例、故事以及不精确的概念。
④ 四手知识:出于各种动机充满个人经验的情绪化表达
根据畅销书和理论,大部分人写了很多基于个人体验的鸡汤,加入了太多个人故事或情绪因素,比如《我是如何一个小时挣到200万的》。大部分公众号、头条都属于此类。
■ 跟随知识源头的人
如果你实在来不及看这些内容,记得跟随站在知识源头的人。因为他们是面对源头的,如果他们还比较会表达,那就真的是幸运了。
在我看来,“得到”专栏的作者、最近爆红的知识红人,都是这样的人,尤其像卓老板、万维钢、姚笛这些人。他们一个站在科技链条源头,一个站在优质图书源头,一个站在创业前沿,表述相当忠实和清晰。
如果你同时订阅几个专栏,很容易发现这些作者用不同语言在讲同一个道理——源头总是聚合的、统一的,而不是各自不同的,这才是精华。
多看几遍、多几个层次、多几个角度,比给你看另一篇一点儿破事讲一堆的文章好很多,效率也更高。
■ 成为知识源头
所以在知识爆炸的年代,最好的方式是辨别一二三四手信息,走向知识的源头,并与那些人站在一起。总有一天,你也会成为创造知识的人。
(2)功利读书法
在知识匮乏、非终身学习年代,学肯定比不学好;但是在今天知识爆炸、终身学习的时代,为什么(why)、学什么(what)、如何学(how),比学就好了(do)更重要。
认知效率=认知收益/时间精力
■ 极其功利地少读书
认知心理学认为,成人学习有三个前提要求的时候效率最高,即有目标导向、有即时反馈、最近发展区。简单地说,能解决当下问题的、学了有地方用的、难度适中的知识最有效。
从遇到的问题出发,从能实践的领域出发去找合适的认知材料。这样一来,读的东西会少很多,基本解决了知识太多的问题。
■ 极其功利地配置资源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给阅读做了几个分类:娱乐性的、知识性的和心智提升类的。你可以根据认知目的不同,设定不同的目标,分配不同的资源。
比如说我自己这个月的认知资源配置:
① 认知性阅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反脆弱》等书的写作技巧,为写书做准备。
提升心智的认知难度很大,属于“攻读”,需要有大段的时间和系统的阅读,我一般放在早上或夜深。最好还要配置高人讨论以及实践的环境。我找到了业内最好的编辑和作者,一起讨论如何写好有冲击力的书。
② 知识性阅读:各种行业调查报告、行业论坛,大量专业书籍,如《人生设计》《生涯混沌理论》《认识电影》《好好学习》。
知识性阅读的目标就是知道某事,所以特别适合碎片化学习和社交型学习。认知资源可以配置在上下班路上,用碎片化时间检索式地阅读,实在不行拜托别人读,然后交流。读的时候迅速判断是不是有用的知识,决定自己的涉入深度。
③ 娱乐性阅读:比如《爱情刽子手》《理想的下午》,以及各种电影……
娱乐性阅读主要用来放松和陶冶,认知资源可以很低,累的时候翻几页,比如两次谈事之间读,有换脑子的感觉。
最好的书是三者兼有,不同时间能读出来不同功能的。比如彼得·德鲁克的《旁观者》《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罗伯特·清崎和莎伦·莱希特合著的《穷爸爸富爸爸》,文学作品中的《红楼梦》。
所以,一定要强忍住买书的欲望,极其功利地分配资源——从你自己的需求开始,区分三种阅读,设定目标,分配资源。
■ 不要从第一页开始读书
最愚蠢的方式,就是直接找一本书打开第一页,然后往下读。
你旅行的时候,会和出车站见到的第一个人一直聊天,希望能找到这个城市里最有趣好玩的景点吗?显然不会。你可能会看看地图,找到几个地方,然后打车直接过去。
更好的方法是:
① 先选书——先看书评,中文的看豆瓣,英文的看国外亚马逊的评论,平行比较几本书,选择一本。
② 看目录——一般的购书网站都有。大概知道书的内容和框架,有时候有趣的序也值得一读。
③ 看具体章节——直接切入重要的章节,系统学习则从目录开始看。
Q:从第一页开始读不是更加系统吗?
① 如果你脑子里面没有框架,看完全书也不可能有框架,只是增加了很多细节罢了。
② 也许你并没有配置更加系统的认知资源和时间,很多书半途而废,可能更加不系统。
■ 小结
极其功利地读书,按需分配地读书,不从第一页开始读书,有了目的性、认知资源以及带着问题读的三个筛子,要读的书应该会少75%,阅读速度至少会提升一倍,那样就不会有太多知识烦扰你
(3)萃取知识晶体
如果你知道学什么,也知道如何学,那么最后需要知道的,就是如何在需要的时候调取知识。
Q:我们今天来谈谈如何有效地调取知识?
先来谈一个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知识晶体。
一张银行卡,你存进去再多,如果不知道提取密码,就没法提现;知识也是一样,知识晶体就是知识的提取密码。
大部分人学了很多,却因为不知道这个概念,没法提现,非常可惜。反过来说,有很多人学习上投入不大,只是特别擅长整理和结晶,也就是能从众多散乱的知识里拿出不错的产品。所以,知识晶体是整个学习中最关键的一环。
知识也是一样,知识量和知识点之间的架构非常重要。如果知识点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架构,知识从散装变成了晶体,就变得不容易磨损,强度很大,也容易整体提取。
我遇到过一位1990年出生的小朋友,他就精于此道。虽然大学毕业才三年,他却已经是日薪10万元的企业咨询老手,可以搞定大部分打拼多年的企业家,靠的就是满肚子的知识晶体。比如,大家都在谈女生生完孩子出来工作,很难做到工作、事业两不误,然后就是一顿抱怨,偶尔有人抖机灵讲俩金句。他基本会听一会儿,其实脑子里在搜索“晶体”,最后他会说:“你们说的这个问题,根据心理学家萨柏的观点,其实是个人生角色平衡的问题。”
所以,知识量不是重点,让脑子里的知识形成知识晶体才是知识提取能力的关键。
■ 4种常见的知识结构:
① 树状结构:体现事物层级、包含关系
树状结构其实是人类知识最常见的结晶,所以放在第一位。最经典的树形结构是书的目录。
② 关联结构:体现事物相互关系
比如,典型的四分法,比如我们熟悉的SWOT分析:时间管理的“重要-紧急”四象限,展现的是两个维度评价的关系。
时间管理四象限再给大家看一个好玩的图,展现出更有趣的三个元素两两重叠的关系。
好男人在哪里③ 序列关系:体现先后、因果关系
最常见的就是工作流程图,比如说明书的步骤指南。一件事从前到后做完才算完。
④ 数据结构:体现数量差异关系
最后一种知识结构是数据结构。平时常见的柱状图、饼图、增长曲线……数据结构图展示的是事物空间、时间上的差异性。
有很多知识结构呈现之巧妙,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本身就自带美感,比如太极八卦图。
黑白两个部分平分秋色,代表阴阳调和、相互依存和平衡。
阴鱼的眼睛是阳,阳鱼的眼睛是阴,再增加一条动态弧线,展现出阴阳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方就是转化的诱因和方向。这是时间和因果关系。
在太极图的旁边,3个连续或者断开的横条组合,形成八卦。这八卦两两重叠,展现出64种不同的卦象。
■ 知识晶体萃取&工具箱
① 大量看知识晶体
不仅要看,还要每次思考这个模型希望表达的关系。这一点我们《超级个体》专栏的订阅用户特幸运。我是个知识晶体控——每章节最后的导图、每个插图,都是一个知识晶体。《超级个体》专栏的内容更是每天都有一张知识晶体图。
② 尝试模仿知识晶体
看了一个模型,不妨凭记忆自己先画一遍,更好的方法是给别人讲一遍。
然后看看和原来的结构有什么区别,找到差距再调整。因为你的知识结构不同,呈现出来的方法、模式都会有所不同,时间一长,你脑子里的模块足够多,知识自动就按照模型存放了。
③ 自己创造知识晶体
Q:知道了知识晶体萃取的重要性,你是否可以尝试构建自己的知识晶体?
a. 最初级的是列表式的:“关于……的5个技巧”。
好一点的晶体就有了“关书叙述”的结构,比如说时间管理矩阵、择业流程图、利润率分析表。这些晶体拿出来已经自成体系,比起你那些零零碎碎的观点值钱不少。
b. 更好的知识晶体则可以隐喻,这样都能完成从理性回归感性,更好地传播,比如生涯彩虹图,把生涯比作彩虹,而把不同角色比作彩虹的颜色。
而职业生涯三叶草模型很形象地说明了一个好的职业,兴趣、能力、价值三者互相强化的关系,以及互动循环的关系。
■ 小结
世界上没有什么“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事。如果不经过提炼,含金量高的金子和普通石头没有什么两样,你根本看不出来。你用这么长时间翻查了许多知识,相当于在家里堆了一堆矿石,请务必把它们萃取出来,成为晶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