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老奶奶两年前去世,83岁走完了人生路程。
老奶奶有六个子女,四个女儿两个儿子都是十里八乡的距离住着呢,离的不算太远。
老奶奶身体棒棒的,性格温和,说话轻声慢语,一辈子很少生病,每次要有个头疼感冒都是自己扛过去。
因为隔墙住着,我从小就经常去她家串门儿,喜欢看老奶奶做一些精致的手工活。
老奶奶是上个世纪大户人家出来的大家闺秀,一辈子也没有做过农活。
不紧不慢的过了一辈子,老伴早五年去世,突发意外突然离世。
老伴去世以后,老奶奶的身体随着年事已高慢慢的也开始走下坡路。
有一次回娘家,我在院子里听到一阵奇怪的声音,从她家里发出来,就问我家人:老奶奶家怎么回事?
得知老奶奶患了老年痴呆,生活刚开始能自理,慢慢的后来不能自理,被儿女们锁在屋里,她着急闷得慌,也许是饿的,又很少有人来看,它就会发出“哦哦哦啊啊啊”的声音。
两个儿子都在村子里住着,大儿子不管不问,小儿子轮到班也是只是送饭,四个女儿,幸好嫁的都不远,轮流过来送饭,看护一下,更多的时候都是老奶奶一个人孤苦伶仃的被锁在家里。
儿女们都有自己的家庭,也都不想接进自己的家,就这样白天黑夜都只有老奶奶一个人面对余生。
虽然儿女比较多,但是从未享受过子孙绕膝的时光。
我几次想看一下老奶奶,也只能从紧锁的大门缝里面向里窥视,看见她或趴或坐在堂屋门口,向外张望,哦哦的叫着,真是心痛!
久病床前无孝子,都说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中国5000年的文化传统,养儿防老是最保险的了。
可如今不是农耕时代,每家都在为着生活奔波着,为自己的小家奋斗着,而把老人扔在一边。
这是良心上的谴责,老养小小养老,这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会受到良心上的谴责。
2
相比邻居老奶奶,我同事的姥姥,就幸运多了,年轻的时候不小心摔断了骨头,余生不能站立。
好在身体条件比较好,连头疼感冒也很少,中年守寡几十年,一个人生活,很少麻烦子女。
这个姥姥也是有六个孩子,四个儿子两个女儿 临终前的两年由于年事已高,卧床不起。
四个儿子轮流接自己家看护,媳妇们负责一日三餐,偶尔女儿也会来给换洗一下衣服被褥,儿孙们也很体贴,经常的来到床头坐着聊上一会儿。
其实人的生命走到终点,临终关怀是非常人性,也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
看到儿孙们儿女们经常陪伴,老人走的时候也会也是一副安详的样子走的无牵无挂,无怨无恨。
同样是家庭养老,不同的家庭就有不同的方式,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可是对待下一辈的孩子总是有求必应,对待养育我们的父母有人就会那样的刻薄。
3
多子女家庭还好说一些,现在独生子女家庭这么多,本身小家庭基本上都是夫妻两个人在忙工作。
养老压力这么大,时间上也照不顾不过来,很多也是要将来选择走上社会养老。
百德孝先,人人都会老,但愿天下老人能得到更多的亲情关爱。
当下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养老就走上了前台,越来越多的家庭越来越多的老人走进社会养老机构。
社区普通的养老院,高端的疗养院,条件千差万别,费用也相差很大。
如果硬件设施比较到位,那么在养老院里和老人们共同度过晚年岁月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护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是目前社会养老的一个极大弊端。
目前,一家疗养院对待百岁老人的视频让人看了,很是心痛。
老人在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遭遇了捆绑。
从老人作出反抗的姿势,看得出来她身体应该是比较健朗,胳膊还比较大幅度的申出来,有力地拉扯捆绑的绳子,想想是多么的痛苦和悲哀。
人人都会老,想到自己老的时候被这样对待是多么的心酸。
可是护工们就没有这样想过,只是把这份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
没有投入与人沟通所需要的感情,从事与人相关的服务,就一定需要带着感情去服务,你的余生将来也会被善待。
前段时间刚读了一本书李叔同写的《明月耀天心》,上面讲临终关怀。
人临终前的一些注意事项,如不论是家庭养老还是社会养老,如果在临终前非常痛苦的那一段时间里得到足够的照料,温情的陪伴,病痛都可以减轻一些,心理上更舒服一些。
老人队伍越来越庞大,无论是家庭养老还是社会养老,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每个家庭所期望的,每一个老人能够安享晚年,是我们看到最好的结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