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有两个同事都辞职出去创业了。
大家困惑,今年不是经济下行,大环境差么?还敢出去创业。
我们彼此都有微信,周末突然刷到其中一个同事的短视频,一改我对他往日的印象。
他在公司时,负责对接外部资金方的工作。
我们最早认识,是资方项目需要,有过合作。人胖胖的,憨态可掬,很随和,对接资方有一套方法。
有次在工作后闲聊,才知道他是墨尔本金融硕士毕业,在澳洲读书的时候就创过业,做贷款业务。后来因为父亲离世,自己又是家中独子,毕业不久就回国了。还讲了在回国飞机上的惊险经历,当时飞机因为天气原因,有很大波动,甚至需要被迫降停,但一直找不到停靠点,眼看油就耗完了,颠簸很严重......
他说,我都用手机把遗言写好了......
后来飞机正常停靠,也就有了现在我们的工作交集,在这个公司前他也做过阿里的投融资总监。
因为集团业务调整,我们的金融公司找到了入股的资方爸爸,也就不再需要找其他的合作资方了。顿时他好像没了“用武之地”。在新的分公司,做起资金产品定价和商务对接的事情。和刚开始认识的他判若两人,貌似还胖了一圈,甚至有点颓废。
在公司待了1年半,突然有天跑来告别,说要离职了。去gap一下,找朋友聊聊,可能要去创业,那时候大概已经在筹划项目了。
几个月后在公司遇到他,估计想谈合作,人可见的精神了。顺口了解,他已经在做业务了,为电商商家提供金融贷款(to小B供应链金融),看起来进展很不错。
半年多,视频里看到他,妥妥一个精神小伙,据他说已经瘦了30多斤。因为自己做公司,也需要学习和思考,做自媒体不光是自我推广,也是倒逼自己输出,讲一些对商业案例、社会事件的思考。
从一个打工人跃升到公司掌舵人,从一个螺丝钉到要掌控全局,不论是见识广度、思考深度、能力强度,都是对一个人极大考验,也能获得极大成长。
回想我当初选择产品经理这个岗位,就是因为它被称作CEO的学前班。
如果你被这个岗位带来的名誉吸引,可能会失望。成长为资深产品后,就更能把产品和CEO产生共鸣。
产品不是会画图、会理需求就可以,就是战与术的结合。大到行业发展、市场动态、竞品情况、用户需要、运营推广,小到产品规划、指标分析、资源配置、成本评估。
老板呢?想用户所想,想员工所想,想合作方所想,想发展方向。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你也可以把自己作为产品,去思考如何塑造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