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知道发了什么神经,竟然去电影院把《中国机长》给看了,原来的打算也不过是等网上有得看再看的,一时冲动就看完了,而且还是4D的效果,等于说椅子会动起来,该喷气的时候会喷气,该不动的时候就不动了。之所以会选择去看,除了一时冲动,其实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看到微博上有人摆了两张照片,一张是看《中国机长》4D版本前的图片,漂漂亮亮的,另外一张是看完之后头发乱了,人也憔悴了的图片,配了句欧豪在飞机外面吹了多久,我就吹了多久的话,为了找虐就去看了,果然没让我失望。
电影是由去年四川航空发生的事故改编而成的,飞机上的事故应该是有一定的真实性,至于飞机意外的故事有多少是虚构的就不太清楚了。首先故事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一个严肃的机长形象,但对于家庭、女儿充满爱,并且在事故发生的时候,女儿是支撑他坚持下去的动力,“满儿,爸爸今晚下班陪你过生日。”第二个是年轻,稍微有点浮夸,但是对待工作却十分认真的副驾形象,面对喜欢的空乘人员毫不避讳地表达自己的爱意。第三个是空乘服务经验丰富,沉着冷静的乘务长形象。当然也包括其他人物形象,但是我觉得对于整体的故事情节的衬托有点牵强,例如像杜江饰演的返程机长,在飞机稳定之后即可去与乘客搭讪,并且已经结婚了,整个形象给人的感觉是花花公子,但当事故发生后,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机长,他马上严肃起来,并且让自己看起来十分的从容,没有外漏多余的恐惧或者惊慌,很理性的对待即将发生的事情。再例如,航空爱好者的形象,我始终无法理解突出这个群体的目的是什么,要我解释的就三个,一个是航空爱好者在得知这个事故消息后,她在玩的的游戏显示坠机,营造一种悲剧的氛围,第二个是为了展示该航空事件所引发的社会的高度关注,第三个是为了凑情节而凑情节。
整部电影下来,采取的手段更多的是一种对比的手法,平常浮夸的人物形象在工作上严肃认真,平时严肃的形象对待家人同事的温柔,多少有点刻意去展示中国航空人员的专业形象,当然这并不是否认中国空乘人员的专业度,只是在电影表达手法上实在有点单薄。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情节是有个坐头等舱的客人在飞机起飞时还在讲电话,乘务员让他关机是态度的恶劣,最后平安降落后突出讲了句“妈,飞机备降了,我不是特意挂你电话。”这是为了展现一个人性美好的一面,但其实我觉得没这个必要,毕竟林子大了什么人都有。
以上纯粹看完的一些想法,毕竟拍摄一部电影的困难程度是很难想象的,与许多烂片相比,《中国机长》还是挺有诚意的,把真实的事件转换成1个多小时的电影,并且没有更多的内容可以展开,通过人物的刻画、心态的描述来表现中国航空人员的专业,并进行延伸到对生命的敬畏,已经是十分的了不起,也突出了中国航空人也只是普通世人中的一个,他们承受的更多是因为他们是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面对事故还是会害怕、紧张,但都一一克服了。况且在国庆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又作为主旋律的电影,只要把握不好必然会被人民群众的批评,所以拍摄起来,情节的拿捏上必定很有难度,佩服导演,佩服演员的精彩演出。
但是有一个我是不得不吐槽的地方时,所谓的4D到底是什么鬼,行李箱在传送带滚动的时候都要给我左摇右摆一下,明明风都吹到整个过道,我就是没有感觉到,所以我多给的10块钱体验另外的2D是不是把我给坑了,这个真要差评5.9分。
整个国庆假期,到了今天不出意外就看了《我和我的祖国》和今天这部《中国机长》,票房也分别到了20亿以及17亿,单单这两部电影就比往年整个国庆假期的总体票房21亿也高出不少。总的来看中国电影的质量还是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并且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也确实提高了很多。但是作为穷逼的我就依然是穷逼,生活质量没有明显的提升,买完票心都有种阵痛的感觉,白花花的数字一下子飙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