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英语明明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明显并不是受限于智商,为什么难住了那么多人?难住了那么大的一个比例?一个合理的解释是:用英语对绝多数人来说,根本就不是刚需。很多人觉得学英语重要,是因为周围的人都这么认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通过英语考试才是真正的刚需。这也证明了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在考完四六级之后,就再也不去碰任何英语相关的材料,即便他们口口声声说英语重要。
为什么另外一些人最终学会了呢?对他们来说,那是刚需,那需求越刚,学的越快、学得越好,甚至,没学会,没学好的时候,也要凑合着用,然后用着用着就真的用熟练了,想想看吧,这是不是最重要、最本质的根源?
其实不论是英语,健身还是任何其他技能,当它无法影响你的生活时,你都不能感受到它的必要性。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找到一个非做不可的理由,让这个你想学习的技能,真正成为自己生活中的刚需。对于喜欢阅读的人来说,看书从来不是痛苦,而是根本停不下来的乐趣;对于喜欢锻炼的人来说,健身从来不是煎熬,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再看看我们身边,绝大多数人是不善于分析的,是不善于思考的,他们不会去琢磨什么事儿直到水落石出。可你身边也一定有至少一个这样的人:他们善于分析(也因此常常做出更优秀的决策),他们善于琢磨(也因此常常有特立独行且正确的事),他们也善于说服别人(也因此必然有更强的影响力)。为什么呢?是什么驱动他们不屈不挠地成长成那个样子呢?寻求真相,对他们来说,就是刚需;若是不能弄个水落石出他们就难受的很,看到一点希望就会欣喜若狂,遇到一点挫折根本算不上什么,因为真相就像是火,他们就像是飞蛾,还有什么比飞蛾扑火更自然的吗?
不停地探寻真相,直到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这对于那些特立独行且正确的人就是刚需。
优秀是一种习惯。这话肯定是对的,因为所有的刚需,都必然显现为习惯,就好像你从一开始就习惯了到点儿吃饭一样。甚至,习惯很可能就是刚需的另外一种说法。对于没有尽全力做到最好的人来说,他们是没有办法理解什么叫做优秀是一种习惯的。相反,他们倒是很善于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说服自己,让自己相信优秀其实并没那么好。无论是虚假的安慰,还是恶意的诅咒,总之他们会绞尽脑汁将其合理化,对于这些人来说,最合适的描述应该是:找借口是一种刚需。这种习惯或者说刚需是一个大坑。
年龄的增加并不保证能力的提升。如果不努力,不论你到三十岁还是四十岁,同样都可以碌碌无为。但这不是岁数的原因,而在于你是否让优秀成为了你的生活的刚需。实际上如果是刚需,你是根本不会等待1分1秒的。因为不做,对你来说损失很大,所以即便做不好,你也会硬着头皮去做。不要再找任何等待的借口了,没有任何成功是你能够等来的。
大脑是可塑的。被环境塑造,它还可能被自我塑造。不断重塑大脑的,其实就是每一个人的自我驱动力,也就是说,其实就是对刚需的认知与选择。
今日得到:
1,刚需是自我驱动力。
2,不要再找任何等待的借口了,没有任何成功是你能够等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