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监控时代,那无处安放的隐私

监控时代,那无处安放的隐私

作者: 智能相对论 | 来源:发表于2018-12-17 10:57 被阅读18次

    文|佘凯文

    来源|智能相对论(aixdlun)

    日前,在网络上看到几则2018年上半年的视频,其中一个是美国女孩在中国旅游,她将自己的游记发到了网络媒体上,然后就有很多国外网友问她,你一个外国女性,并且是单身一人,在中国旅游安全吗?

    于是她拍了一个视频来回答大家,中国到底安不安全?结论当然是安全的,只是她有提到的一个点,大致意思是“在中国他们的摄像头遍布各地,你在街上无时无刻都被拍着,我觉得这样很好,发生不好的你都会有视频证据,这些摄像头也会减少很多犯罪”。

    视频中的女性诚然是一番发至肺腑对中国城市安全的褒奖,但是这却让我多少得有点尴尬,生活在全城监控时代我们究竟该庆幸还是惋惜呢?

    监控解放的不止是安全,还有道德

    近十年来,中国是全球安装监控摄像头增长最快的国家,来自IHSMarkit的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中国的公共监控摄像头已经超过了2亿个,并且在未来几年,这一数字还将以每年15%左右的增长率增长。在中国一线大城市现已基本实现了摄像头的全覆盖,相比之下美国的监控摄像头数量大约只有5000万。

    中国目前可以说是全球最安全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在恶性事件方面,犯罪率正在逐年下滑,根据全国公安机关的统计,2017年1~11月全国放火、爆炸、劫持、杀人、伤害、强奸、绑架、抢劫等严重暴力案件同比下降15.6%,比2012年下降51.8%;全国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比2012年下降43.8%。2017年全国命案新发案件数量下降9.7%,新发命案破案率高达98.8%,全国命案积案破案数上升95.1%。而这些都与大量监控摄像头的安装不无关系。

    早在2015年,长沙“天网工程”的建立就帮助警方直接利用其视频图像侦破了17000余起案件。

    像在近日,虎门公安分局利用监控摄像头,在10个小时内连续破获两起盗窃车内财物案。

    监控摄像头不仅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样也解放了人们的道德。

    最近一两年,关于恶性碰瓷的案件已经越来越少,还记得2013年时那起索赔金额100多万元的碰瓷案,虽然到最后“碰瓷者”依然坚称自己不是碰瓷,不过通过周围监控及车主的行车记录仪显示,可以看见这显然是一起蓄意碰瓷。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老人摔倒该不该扶,从一个单选题变成了一个多选题,甚至演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小学生扶老人被讹,监控自证清白,表示以后只会在有监控的地方扶老人;大学生扶人被讹30万,多方求证清白,未果;更有一人以死求证清白。

    2014年,一小伙在老人摔倒后扶起老人并送老人去医院后,却被指认成肇事者。在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自认为无处可以伸冤的情况下,广东河源市东源县漳溪乡村民吴伟自杀身亡。

    当然也有一些明明是“肇事者”却一口咬定对方碰瓷想摆脱法律责任的案件,但无论哪种情况,随着城市监控数量的增长类似事情只会越来越少,毕竟在视频事实面前任何虚假的谎言都会被揭穿。

    监控束缚的不止是隐私,还有精神

    在监控解放个人道德的同时,监控也在伤害着一些人,如果被监控不停的紧盯,会不会对脑子产生什么影响?而通过研究发现监控行为会引发抑郁等一系列精神问题,情况严重者还会遭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相类似的症状。

    2017年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制作了一部全部由视频监控画面组成的电影《蜻蜓之眼》。

    《蜻蜓之眼》通过编辑监控视频画面,讲述了一个悬疑爱情故事,而你可能就是故事中的演员之一,但你却全然不知。蜻蜓有着几千到几万只眼睛,就像城市中的那些监控一样,无时无刻都在“关注”着你。

    有很多人质疑这部电影,称在肆意侵犯他人隐私的情况下,经过包装剪辑就成了一部所谓的“艺术片”,还在国内外各种评选中获奖,这是对视频中所有出现的人的极度不尊重。通过片尾字幕显示,他们说联系了绝大多数视频中出现的人物,并向他们取得了授权,但也注明并非所有人物都取得了联系。也有人问,电影中的那些监控视频到底是从何而来,除了公共区域的监控视频,甚至还包括了个人用户家中的摄像头视频。

    像在国外,也爆出过很多监控侵犯公民隐私权的丑闻,但有专家说这些爆出来的不过是“冰山一角”,我们不禁要问,那么多的监控数据之后到底去了哪?又被怎样使用过?

    不止是公共区域的监控,在公司、学校等区域范围内的监控,也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你。

    2016年,大连某公司就发生过一起因监控摄像头而引起的事件,一对年轻男女夜里在公司缠绵,因为当时四周都是黑的,全然没有注意头上的红外监控摄像头,于是第二天,他们的事情便在公司传播开来。

    事后,因为找工作困难他们并未辞职,并且因为是在非工作时间,公司也未开除他们,但很长一段时间都在遭遇着周围异样的眼光,所受的精神压力可见一斑。

    还有在2017年,爆出的学校直播班级上课情况,也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2017年360旗下一家名为“水滴直播”的视频直播平台上出现了全国多地校园视频监控的直播画面,被直播的场景包括教室、食堂、操场甚至宿舍,清晰的画面和声音让人仿佛置身校园中,网友还能对直播留言点评。不仅是教室,还有很多店家也被直播。

    这个平台上的直播跟有所准备的网红直播大不相同,全是生活中的普通人。有在餐厅吃饭的食客,舞蹈教室上瑜伽课的女同学,但最关键的是: 被挂上直播平台的人,毫不知情。

    之后,一篇名为《一位92年女生致周鸿祎:别再盯着我们看了》的文章,在网上炸开了锅。女孩通过直播找到了很多被直播的店家,得到的答案都是: 摄像头是360送的,但并不知道会直播。

    无论水滴直播的初衷是怎么样的,但结果却伤害了无数人,上海闵行区景谷路一家牛奶店,吴先生夫妇亲热的画面在两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水滴直播到了网上:“别人告诉我这事,我很愤怒!”

    在监控时代,固然对于安全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此同时,个人隐私就显得无处安放了。

    除了摄像头,你其他的一举一动也在被监控着

    近日,牛津大学数字伦理学实验室研究员克里斯托弗·布尔在接受Skype采访中谈到了现在的监控技术:“一提到‘监控’,一般人想到的都是监控探头、窃听电话一类场景,实际上今天的技术已经和这些大不相同。当今监控手法层出不穷,效果也好得多。”

    除了你看得见的摄像头,你的各种APP,你使用的手机,使用的电脑,都在对你的信息进行采集,这其实就是另一种变相的监控。

    这些数据信息最终会被如何使用,可能是有商家购买了你的个人数据向你进行进准营销,也有可能是骗子通过你的个人信息对你进行诈骗。

    临床心理学家、深耕监控行为影响的学者布洛克·齐斯霍姆认为,监控对用户产生的影响包括好几个方面,比如“对‘被监控’有多少认知”“如何评价监控者的动机”等等。

    如果某人感到被监视,他心理产生的变化会随着外界环境而有所区别,例如逃到欧洲的乌兹别克斯坦难民就不敢跟家里打电话,因为他们认为来自外国的电话都会被某些机构监听。考虑一番之后,他们跟家人的联系就此切断。

    随着科技的进步,监控变得越来越方便、成本也越来越低。日积月累,会使很大一部分人产生心理抵抗情绪,而他们知道即便自己抵抗也无可奈何,于是大部分人都会感到麻木,但是产生的影响不会消失,仍然是一天一天地增加,到头来本人都无法预知何时会精神失控。

    监控带来的两面性如今正被逐渐放大,可是人们根本没有一个好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不使用电子产品,搬去深山老林生活,这些话也就说说而已;政策引导,法律规范,早就已经在做了,可是通过监控引发的侵犯隐私事件依然在发生,不该传播的信息一样在传播。

    总的来说,安全与隐私不该成为对立面,在建设安全城市的过程中,如何破除人们对于监控的负面情绪,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能长久影响你大脑的不止雾霾,还有持续的监控》

    【完】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深挖人工智能这口井,评出咸淡,讲出黑白,道出深浅。重点关注领域:AI+医疗、机器人、智能驾驶、AI+硬件、物联网、AI+金融、AI+安全、AR/VR、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人机交互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监控时代,那无处安放的隐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jq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