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在一个微信群里分享了“只字不差地阅读”这种“能力”,在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的脑海中闪过了好几个词“技巧”、“方法”……似乎“只字不差地阅读”谈不上是技巧和方法,因为这就是很简单的一个个字读过去嘛!粗想想这算什么能力,这么简单的事情怎么能算能力呢?然后再细想,只字不差地阅读,要多简单有多简单,与此同时,要多重要有多重要。而大多数人其实是做不到只字不差地阅读的,所以最终还是用“能力”可能更贴切一些。
文/十二 我在群里分享说最近在锻炼自己的一项叫“只字不差地阅读”的能力,有几个群友就问我了,“只字不差地阅读”你是指一个个字读过去吗?我说是的。我能感受到手机那端的他们也许已经在想:这算什么能力?干嘛要只字不差地阅读?我就用扫读、跳读、快读啊。果然,群里就讨论开了,“我觉得有的书不太适合这种阅读方式”“我以前会慢慢读,现在都是快读”……我想若是我在接触笑来老师的文章之前,也会同他们有一样的想法,会忽视这样一个简单朴素但确实十分重要的道理,因为我之前也是扫读、跳读、快读啊,并且还为自己那种“一目十行”的本事沾沾自喜。在重新认识了“只字不差地阅读”这个概念之后,我开始反思,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是因为缺少这种能力而产生的,有些甚至都是挺愚蠢的。不知道看文章的各位有没有类似的经验。比如公司组织一个活动,培训也好,聚餐也好,旅游也好,活动前组织者会在群里及每个人的邮箱里群发活动的时间、地点、联系人等信息,过一会儿楼下就会有人提问:在哪里啊?几点啊?怎么过去之类的问题,但凡稍微花几分钟时间认真阅读一下活动通知的信息,我想这些问题应该都不会存在吧。还有生活和工作中的大多数争吵,看到最后,其实也是由于没有听完对方的话或者没有仔细听,就着急地回应、发表意见而造成的。在我看来,网上的吃瓜群众就是这么来的,有时候我会去看看评论区,真的非常有意思,不管作者写了什么,底下一定有一定比例的人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抨击作者甚至谩骂作者的。当然,我自己在与人沟通的时候也犯过这样的错误,这样的表现不仅不尊重对方,也很容易漏掉重点,领会错别人的意图,明里暗里吃了多少亏都不自知。
那为什么“只字不差地阅读”看起来这么简单,却有很多人做不到呢?我想首要的是因为压根就不觉得它有多重要,当一个人没有意识到一件事情很重要的时候,是没办法放很多注意力在这件事情上,也没办法持久地坚持下去的,很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打卡活动就是这么造成的。很多人会用“忙”来当借口,我太忙了,没有时间仔细看啊,没有时间听你讲了……也许我们该适时地问问自己,我真的有那么忙吗?还是我喜欢“忙”给我带来的这种虚妄的充实感?
分享一下我坚持“只字不差地阅读”以来的感受和变化。
一、变得有耐心了。以前我“一目十行”的时候,我其实并没有专注在那个读书的当下,而是心里想着下一件等着我去做的事情,造成做什么事都没有耐心。坚持“只字不差地阅读”之后,我的注意力全然地在读书的当下,遇到读不懂的句子会再读一遍,这样注意力也没有浪费。不仅在读书这件事上,我在和别人沟通的时候,也会时时提醒自己,别着急,先仔细听完,然后我发现自己与人沟通更顺畅了。
二、开始学会深入思考了。以往那样匆匆忙忙的一个状态,根本就不会静下心来去思考文字背后的意思,也不会去想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用了什么素材。而现在会有意识地去收集素材,遇到好的文章会多读几遍,去复述一遍,结果就发现可以写的东西多了起来,现在也会每天坚持看笑来老师的专栏并留言,因为积累这个概念已经深深地在我脑海中形成了沟回。
PS:关于“只字不差地阅读”这个话题我第一次写是在看完笑来老师的专栏之后,当时写了七八百字,没想到今天我还会拿它出来改,我以前可是从来都不会改自己以前的文章的,因为觉得不好意思再看,这也算是一个变化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