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读书会|今日思考#
今日读的内容是“不住于相”,整体学习下来我觉得更强调的是实修的重要性,而不仅仅存在于外在形式或理论知识,行起坐卧都是修行。
其中想到了“关于省份”的例子,其实是很不恰当的比喻,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具体的表达了我的一些感受。
在以前我们在“省外”,听闻“省内”的生活方式和状态,便好奇前往,在“省内”的某城市生活一段时间觉得是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我称之为是“调合心性”阶段,于是便又前往“省会城市”学习,我称之为是“提高心性”阶段。
现在我们就走在“提高心性”的路上
三级修学模式其实不是修哪个法门,而是佛法的八万四千法门的基础,可以说是通识教育,我们只有把基础打好,未来去选择修行之路才能更客观看待。
就如同我们现在的教育一般,我觉得现在的大学课程其实更多的也还是通识教育,想要改变完全可以。
有人说过:
7岁-22岁,我们用了15年时间学习;
22岁-60岁,我们用了38年时间工作;
我们用了53年的时间在建立我们的人生,这53年里,如果我是不快乐的,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复制其他人的人生,最重要的是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复制别人的人生,如果仅仅是为了“安全”,这份安全,未免太昂贵了。
同样我们上大学选专业时会出现要么不熟悉这个专业,要么听父母的,确定了后有些人发现其实自己并不感兴趣。
毕业了之后,很多人想着算了就这样吧,可是又有多少人在工作时各种不顺心,一边做着一边说着,心里边没有真正认可这份工作。我想表达的,如果真的很多抱怨,趁还年轻,还能折腾,最好再试试。结果成功与否,另当别论。
人生已经浪费掉4年了,难道要为了不浪费这4年,浪费接下来的40年吗?
所以我非常支持“间隔年”。
因为在上学的十几年,没有人告诉过我们,要“做自己”,也没有人教过我们,要如何“做自己”。
这个追求“做自己”,无法用社会的标准去评判,只能用心去感受。
希望我们都走在探索“做自己”的路上,从未停止过为此而努力。
每日功课:
早晚听『慈经』
打坐静心10分钟
感恩日记
妙覺
2020.02.0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