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

作者: FX睿 | 来源:发表于2017-10-21 21:21 被阅读0次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本诗大意为:梅花已从繁茂的枝头落下花瓣千片万片,还自作多情,学着雪花般随风飘转。昨夜响起的笙歌容易散去,酒醒过后增添了无限愁思。登上楼台只觉的春天的山岭四面皆是寒气,远处的大雁尽数飞过,黄昏时候烟霞深浅不一。片刻间倚着栏杆的人已经不见了踪迹,用鲛纱掩去泪痕暗自思量了一遍又一遍。

 

    作者在这首词中的感慨,似乎是飘忽无端、不可确指的。但通过合理的联想,读者似乎又可以窥见作者的内心世界,理解他的痛苦和悲哀,想象“昨夜笙歌”这个词所凝聚的人生失落的悲凉,懂得“梅落繁枝”所代表的多情生命之陨落的意义。而这些,正体现了冯延巳词意蕴深广的特点。

 这首词的开头三句写景。梅花似雪,随风飘飞,如果读者把梅不仅仅当作景物,而是当作生命来看,这景象就是悲哀的了,“犹自多情”一句,更加重了浓厚的气氛。如果再进一步,把这自然生命与人生的联系起来看,这三句就更具有了深广的意蕴。

    后边他说了, 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前边三句写的是眼前的风景, 昨夜笙歌 ,是写的昨天晚上的情事,而这情景之间是彼此有呼应的。 作品的上下文之间联系起来:“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大自然中的花落飘零,与人生中的无常,是如此的相似,人们执著在彻夜笙歌、沉酣美酒中去追求去把握生命,可是转瞬之间,能把握的一切全都消失在虚空里,正如同繁枝梅落,似雪随风一样快的感觉。

      本文的关键字语是“闲情”二字。表面字语给人一种闲杂的感觉,但是背后深层意义却是冯延巳诗人的犹豫心情。写景的诗人有很多,比如“林花谢了春红”啦等等,但是比起冯延巳的诗,很显然,冯延巳的诗就略胜一筹了。冯延巳的词里,不乏艳情的描写。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些词的风格,那就是“雅”。冯延巳的《鹊踏枝》词在《阳春集》里边所收录的一共有十四首之多。每一个词人有他特别喜爱的一个牌调,有他填写得特别好的一个牌调,也就是是这十四首《鹊踏枝》词写得最好。我们说冯正中总是盘旋沉郁地这样说出来的,不是一首词如此,这是他的风格。所以我们在第二首小词里边,同样可以看到他盘旋郁结的风格。

相关文章

  • 2017-11-30

    鹊踏枝 (两阕) 古 克 鹊踏枝 地坛 古柏森森天子寺...

  • 鹊踏枝

    鹊踏枝四月白兰芬自漾,绿柳轻摇,新景仍独赏。窃眺佳人匆过往,欣逢尤物增春盎。娇楚玲珑心水荡,软语悠扬,颦笑惹鹿撞。...

  • 鹊踏枝

    空愁楼外雨潺潺,疑是珠断。声声更漏残。 篱下残红竟贪欢,落满一地惹情乱。 雨眠酿酒影阑珊,醉拍阑干,四处寻渡船。 ...

  • 鹊踏枝

    何事闲情常醉酒?乱花丛中,燕子问新愁。 叶叶夕阳客不留。撩乱春色泪沾柳。 风皱吹落花如旧,故地重游,不...

  • 鹊踏枝

    又是一年春满树。艳艳梅开,朵朵齐欢聚。遥忆那回节日趣,今难再把相思叙。 江上行船来往渡。过尽群鸥,堤柳寒烟暮。独自...

  • 鹊踏枝

    叶落枝枯蝉声消。雪花飞时,东风无暇到。廊外青色吹又少。春芽何处回芳草? 亭里观客行色闹。匆匆脚步,城里家人报。影渐...

  • 踏鹊枝

    兀自乘一天华下,云气纱翎,放目成塔,车马春风盘辔编。 列阵星甸明灭间,步步生风,意兴如斯,今别谁家昨日苑。

  • 踏鹊枝

    犹记筠涵初盼顾,翠月明眸,笑靥含羞语。梅落幽寒香满袖,却惜帘幕无重数。 初雪霏微妆碧树,此去经年,...

  • 鹊踏枝

    谁道此情不再有,江海茫茫,码头人依旧。年年飞书来问候,青丝不剪为谁留。 又见木棉挂枝头,强作欢笑,却平添新忧。青竹...

  • 鹊踏枝

    一叶飘飘遮眉语,闻似秋风,重归相识处。又送千里南雁路,谁人为寄云书去。 花落时节君不遇,愁自孤零,哀凄更无数。独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鹊踏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sw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