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晚来人已稀。

晚来人已稀。

作者: 俭是宝 | 来源:发表于2024-08-11 22:08 被阅读0次

今天还是读点《花间集》,唐·温庭筠《河传·江畔》。

江畔,相唤。晓妆鲜,仙景个女采莲。请君莫向那岸边。少年,好花新满船。

红袖摇曳逐风暖,垂玉腕,肠向柳丝断。浦南归,浦北归?莫知。晚来人已稀。

注释

⑴河传: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上片七句两仄韵、五平韵,下片七句三仄韵、四平韵。

⑵“江畔”二句:江边采莲女互相呼唤。

⑶鲜:鲜艳。一作“仙”,又作“妍”。

⑷仙景:风景幽美如仙境。个女:那个或那些女子。

⑸红袖:女子的红色衣袖,此处指采莲女子。摇曳:飘荡。

⑹玉腕:洁白温润的手腕,亦借指美人的手。

⑺柳丝:垂柳的细枝。古时河、湖畔多植垂柳,故此处借“柳丝”指少年停留之岸边。肠断在这里是指感情深切、盼望急切。

⑻“晚来”句:天色已近傍晚,人越来越少。

赏析

这首词写采莲少女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上片开头四句勾勒江南清晨中的采莲少女,景美,人更美。“江畔,相唤”四字写尽江南采莲女天真烂漫、轻盈采莲、嘻笑相招的情态,再以“仙景”相衬,更见采莲女之美。后三句船夫的所见和说话,笔锋转至少年,为采莲女倾心追慕作铺垫。对于这三句,有两种理解。一说这三句是船夫指引少年之词,意思是希望少年不要独自去那边,而来关注船上的采莲女;另一说这三句是船夫指示采莲女之词,意思是希望采莲女不要往少年所在的岸边去游玩,“少年”二句是女子所见,说那边满插鲜花的船上,乘坐着一个少年。首四句和后三句的两层之间,似断实联。

下片头三句笔墨又落到采莲女,重彩点染她们于和风吹拂、柳丝荡漾之中红袖摇曳、玉腕戏波的动人形象,并巧妙点出采莲女对少年的倾慕。“肠”指女方,“柳丝”指男方,“肠断”中用“向柳丝”三字隔断,用法别致。结尾二句写采莲女对少年的追慕不遇、可望而不可即的失意心情。对于“浦南归”二句,有两种理解。一说这是采莲女见少年后的感情变化,已被情绪所迷,不辨归宿,即想:从南浦回家?还是从北浦回家?主意难定;另一说指采莲女不见少年,猜想:“他是从南浦去了呢?还是从北浦去了呢?不知道。”“浦南”“浦北”是女子的自度之词,见其魂牵梦绕,不知所归,直到天晚人稀的恍憾状态。

温庭筠词一向以秾丽富艳见称,而此词却写得清新自然,极具南朝民歌风味。

相关文章

  • 晚来人已稀

    西湖的水总是那么澄澈如清,调皮的鱼儿流连在接天莲叶间,风吹过,悠悠,鱼戏莲叶东;鸟鸣过,啾啾,鱼又戏莲叶西;映日的...

  • 七律·故地重游

    独倚层楼怀旧事,孤庭倥偬念归期。 月来人散空吟晚,弦断声凝欲语迟。 顾影寻舟歌未已,凭栏话酒雁相知。 风稀雨渐黄昏...

  • 不要说

    多少年来梦中睡, 睡醒还怨梦中人; 莫道苍天何时晚, 苍天晚来人已迟。

  • 未来人

    枫叶流金 紫花如海 萤火光稀 星辰如炬 唯念未来人 20170630

  • 七绝·期归

    文/兑 三载音书云上稀,相思蝶若满庭飞。 总期春暖花红透,燕亦归来人亦归。 作于庚子年十一月廿七日晚 时光,轻轻,...

  • 深夜行思

    夜深,天黑,街长,人稀,我独自穿过校园的中心花坛向家走去。周围安静极了,师生们二晚已下,接送孩子的车辆...

  • 晚冬,稀粒的洁白,飘荡一天。 清早,透明的琉璃,朦胧中的雾,光照射的温暖,拨开了那层霜色。 早春,好似期待已...

  • 田蟹横行迹已稀

  • 月明星稀已深冬

    这里的公交车行驶在南高北低,东低西高的道路上,颠颠簸簸,好像随时会熄火,担心它爬不上去一个一个的坡,晚上冷冷清清,...

  • 漏声已残路人稀

    漏声已残路人稀,天色将晓晨鸟啼。 难得永夜我独享,月隐日白喧声起。 由来孤客爱寂寞,独坐小亭魂魄息。 奈何运命非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晚来人已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yr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