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用生日蛋糕的仪式感提醒自己又长大一岁,但却从未用任何仪式去纪念精神成长。”
当儿童阅读指导师泓言三十余年的阅读史在图文并茂中娓娓道来,她也许已经找到了属于她的纪念仪式。
作者:泓言
儿童阅读指导师
国学启蒙原创绘本“乐妈小画”作者
资深文旅策划师
人真的很奇妙,我们说一个人成熟了,往往不是说他的生理年龄,而是对他精神人格成熟的肯定。人的精神如何成长呢?其实正如朱永新老师说的:“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
我们会用生日蛋糕的仪式感提醒自己又长大一岁,但活了三十多年却从未用任何仪式去纪念精神成长。趁此机会认真写出自己的阅读史,去回望自己的精神生命脉络,看它究竟是如何塑造了今天的自己,想起来还是颇有意义的,有一种见证自我精神成长的仪式感。
01
书荒童年(5-15岁)
洗发水说明都不能放过,就这样读完家里所有的字;放养式不分类阅读, 从《机器猫》到《婚姻与家庭》。
我的阅读史起于上学认字后,因为爹妈忙于工作,大多时候我都独自在家,这种状态既自由又无聊,无聊到希望尝试通过看家里一切有字的东西,来获得信息和探索有趣。连洗发水、酱油、醋的说明我都不放过,翻箱倒柜的把该读的、不该读的都给看完了。
现在看起来那个年龄最不该读的,就是家里我爸妈的书,妈妈的《分忧》、《婚姻与家庭》、《张爱玲文选》,爸爸的《故事会》、《聊斋》、《呼啸山庄》、什么《公主驸马》啥的,这让我十岁左右的年纪情感启蒙得到了充分灌溉,以致于我初高中看早恋的同学们,都觉得他们想得太简单了,去看看婚姻与家庭,恋爱得多么谨慎啊,一不小心毁终身啊。
这个时期对我影响很大的一件事,是偶然被美术老师要去参加儿童画学习,于是对图画倍感亲切。在那个绘本贫乏的年代,唯一接触的最爱的就是漫画《机器猫》,总是把零花钱攒着去一本一本的买,最早的时候每本一块五毛钱,手掌大小,一本漫画四五个小故事,内容关于机器猫各种神奇道具的小冒险,小小的我从这里面收获了关于宇宙、暗物质、空间折叠、侏罗纪等各种自然科学知识的启蒙,当然还有大雄的阿Q精神、小伙伴的团队精神、机器猫的冒险精神。
在“闹书荒”的童年,因为无聊催生出 “阅读兴趣”,去竭尽所能读一切可以看到的文字;因为独处收获了那个年龄的自主权与思考空间。任何有文字的书都会让我极其快乐,这让我在多年后都会怀念那种单纯的阅读快感,也从不畏惧无聊讨厌孤独,只要可以阅读,我知道就永远不会“心慌。”
02
你看,我在看书(18-22岁)
每月10本的借阅量,每年1本的完成度,妥妥的伤春悲秋、愤世嫉俗伪文艺女青年。
从小爸妈就说考上大学万事大吉,于是进入大学后我彻底放飞自我,一直玩到临近毕业,在考研和就业的压力下,这才重新开启阅读历程。
但这个时期的阅读是“伪阅读”,因为不清晰自我、也不知道人生目标,只知道要看起来上进,把阅读做给别人看样子,别人借书我也去借书,每月借十本却从未看完过,必须书桌堆着书才会暂时心安。清楚记得认真看完的书只有王志刚的《谋事在人》,还是因为在山上集训实在无聊看的。那个时期和同学老师交流谈不出思想见地,只能伤春悲秋、愤世嫉俗的说说主观感受。时间一久,就慢慢觉得内在空虚、 精神空洞、心慌不已。到后来才理解到,有书并不代表读了书,阅读没有办法伪装,有没有真正的阅读和思考,只有自己知道。
03
成年人的阅读启蒙(22-27岁)
被动学习的快乐,也是一种快乐;被动成长的成长,也是一种成长。
好巧不巧,就因为这本大学唯一读完的《谋事在人》,被书里关于地产策略的城市运营所吸引,毕业后就从工程造价毫不犹豫跨行到了文旅地产策划。这份工作需要大量规划建筑、历史文化的基础知识,于是因为工作需要被动进行专题阅读,书籍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院校教材,淘了两套规划及建筑学专业本科教材《建筑学原理》、《城市规划原理》、《旅游规划原理》、中外建筑史、规划史等,并找大学建筑研究生辅导手绘设计;另一类是专业著作,包含柯布西耶、安藤忠雄、隈研吾、路易斯康、扬盖尔、费孝通、梁思成等城市及建筑类相关书籍;其余的则是人文书籍补充:《红楼梦》、《闲情偶寄》、《论语别裁》、《西方哲学史》、《中国文学史》等。
工作带来的被动学习需要,是关于成年人的阅读启蒙,阅读不再单纯为兴趣服务,而是有目标、计划和实践思考的阅读。这一轮下来我不再心慌,阅读不仅解决了我的成长需要,还提供了我敢于尝试未知挑战的勇气。
04
文旅行者的城市阅读(27-30岁)
从阅读一本又一本的书,到阅读一座又一座的城。
文旅策划工作的特性,是每个项目都是关于一个城市的阅读,从资料阅读走进城市场地,再从城市场地回到资料阅读。30天左右的工作周期完成对资料的概览、通读、精读的研读分析,把城市规划、产业经济、地方史料、名人专著、民间故事、民俗非遗资料进行系统的文脉梳理、文化分析,提炼出真正具备本地文化底蕴的城市文化名片,并依据此去活化在地文化资源、构建项目文化产业。最后输出一份五六万字图文并茂的策划方案对政府专家进行汇报审核,指导开展项目后续规划设计及运营工作。这个工作过程让读、写、说的能力都得到了高强度的锤炼。
在几十个城市的阅读中,印象最深的是参与涪陵易理文化项目关于《周易程氏传》《涪陵易风》的系列资料研读,区别传统的历史和非遗文化项目,那是第一次做哲学文化主题项目的精读。经历一个多月与团队一起不断重复阅读、思考分析,最终梳理出文化与城市发展、历史事件的关联,找出易理与涪陵城市的文脉渊源、精神使命。进而将易理文化尝试活化,转换成人们可以直观看到体验到的系列易理文化景观、建筑、产业、文创商品策划。得知项目落地的那一刻,似乎更真切的感受到了阅读的现实意义、文化的现实意义,所有的表象背后其实文化潜泳成脉,我们只有通过阅读,才能看见这些关联,找到文化传承的精要与意义。
在文旅行者的阅读道路上,我从《移民与客家文化研究文集》系列资料中看到了史诗般宏大的大填川移民,理解了成渝双城战略以及自古以来的巴蜀联动的城市命运;从《成都通史》的蜀地近郊城市发展踪迹中寻到宋蜀的传奇辉煌;从《晋商故里》系列丛书中了解到晋商白手起家开创万里茶路,被中国白银谷的中国商人精神传承所深深震撼;从云南、广西、甘肃、贵族这些大山高歌的民族省市历史中看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世代乐观追寻… …
在不断地深耕中,我逐渐理解到文化对于城市、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它是家国的生命之源,是生活在这个城市与国家的所有人的来处。那些看起来消散在时空里的历史文化通过故事、遗迹、语言、习俗、节庆、传说镌刻在每个人的精神文化基因之中,形成我们面对家国和人生的价值观,影响人与城市与国家的命运共振,这是不可磨灭的事实,这也是文化传承的意义,而传承的方式,就是阅读,阅读自己的民族史、阅读世界的发展史。
05
亲子阅读的人生重启(31-34岁)
和孩子一起阅读人生,尝试不断地更新重启。
做妈妈后,不适合再去从事高强的文旅工作,我趁此机会让自己慢慢的慢下来,伴随孩子的成长过程,不断去思考调整适应新的人生阶段。
阅读带给我的养分,让我深刻地意识到阅读就是人的精神食粮,一个人阅读了什么,他的思想就长成什么样子,就像如果想要身体好就得好好吃饭好好锻炼一样。那对于孩子来说,阅读对塑造孩子精神思想就尤其重要了。多年文旅工作带来的文化认知,让我希望中国孩子的阅读启蒙可以从良好的母语阅读启蒙开始,去认知自己所来之处的自然与大宇宙生态环境的关联,去认知中国疆土与世界诸国的关系、去认知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脉络关联,去认知作为中国人的民族底气和使命担当。未来的中国孩子应当是立足中华民族去面向世界的,是开放的坚定的有民族自信的,这是我对阅读之于孩子的宏观期望。
但当我遍搜网络和身边的书店时,发现很容易获取到国外的优秀绘本,像《好饿好饿的毛毛虫》、宫西达也系列、青蛙与蟾蜍系列等等数不过来的经典绘本,我和孩子都很喜欢这些优秀的绘本,因为这些绘本不管从故事逻辑还是图像表达都特别适合孩子的视角和心理,有趣、生动、美观、特别。但寻找适合中国低龄孩子文化启蒙的绘本却颇费力气,我找到了蔡皋找到了狐狸家找到了熊亮等等,但从整个的国内外市场儿童绘本比例来看,中国文化原创绘本还需要更多。
所谓文以载道,所有的绘本都是离不开作者的文化背景创作,孩子在阅读中不仅是单纯的故事阅读,其实也在不断吸收其中的文化内容,市面上中国经典绘本的大量空缺,让我萌生出试一试自己做儿童启蒙读物的大胆想法。
我没有教育及美术设计的专业背景,纯粹是兴趣和愚勇的情怀加持,说干就干尝试了这个关于低龄国学启蒙原创绘本的“乐妈小画happy mommy’s painting ”微信公众号,乐妈是因为我的孩子叫小乐,其次是因为通过小画对妈妈在国学启蒙的亲子阅读中有所帮助,可以去“乐越来越多的妈妈”。作为非专业人士,我深知自己的作品其实是非常拙劣的,但我希望乐妈小画成为一个微弱的信号,让更多专业人士看到“适合孩子认知的国学启蒙绘本“是有大量刚性需求的,希望越来越多专业人士去出版属于我们祖国文化的优秀绘本。
为了这个尝试,第一轮我先买了一系列关于绘本设计的专业书籍阅读《吸引力!绘本设计》、《童书创作实用指南》《剑桥艺术学院童书插画完全教程》、《爱上阅读的秘密》系列进行学习,然后将文旅工作的方法迁移过来,对中国的诗词、成语及声律启蒙先进行精读,参考绘本的创作手法画成孩子们容易理解的小绘本,比如:
• 诗词小画顺应四季变化去更新,让孩子诗意感知四季风物,贴近孩子的记忆逻辑画面逐句诗词,并且用小动物角色串联成故事,尽量去延展互动体验;
• 成语绘本参考互动的游戏书绘本,让孩子在自主阅读中像做游戏一样进行成语故事的哲学启蒙;
• 对声律启蒙延展其中关于自然科学、历史典故的中国文化,一句一画更好理解背诵,并配合手部操的阅读体验互动。
从而形成了公众号免费分享的产品体系:成语互动绘本《拔苗不长小故事》、《刻舟求剑冒险记》以及一句一画的诗词小画、声律启蒙系列。
运营乐妈小画的过程基本没有经济收益,但收获了不少粉丝和朋友的关注,我也因乐妈小画收到涵山精舍国学夏令营的邀请,结合文旅的研学策划工作经验,策划了绘本阅读、知识拓展、互动体验的 “声律启蒙绘本小课程活动”,开启了第一次儿童讲座实践,当看着孩子们课后都还在阅读练习、吵着不要课休继续上课的时候,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被孩子们认可的那种无法言喻的快乐。
这次讲座是给我尝试的实际鼓励,后续也慢慢收到来自网易有道、贝乐虎和出版社的尝试合作商讨,有两幅插画机缘巧合被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收藏。这系列的鼓励促使我重新思考我的未来,加之在画画和孩子的亲子阅读过程中,我对教育本身的疑惑越来越多:“到底什么是教育?我应该怎么与孩子共成长?文以载道那我画的绘本是不是教育?我是否对教育事业有兴趣?文化策划对从事教育的优势是怎样的?应该怎么做?”经过反复思考后,我下定决心做一个新的人生尝试,尝试用十年或更久去专业的做教育这件事情。于是我停下所有的工作去准备教育学研究生考试,对《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国(外国)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发起阅读进攻,并增加陈鹤琴、杜威、顾明远、晏红等教育专家著作,进行关于“教育专业化阅读”的持续更新。
今年春天,我在前进之路上有幸得遇远川,从此看到了新的生机,远川带领我真正去开启了认知儿童阅读的大门。每天细腻、专业、有深度的专项阅读微课,以及各大咖老师讲座的悉心带领,让我第一次深度思考精读各种类型的儿童读物,去理解孩子的阅读身心特点,去习得如何观察图画、解读主题、亲自互动、分角色阅读、故事会组织、生活运用的方法论,也让我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与不足。虽然关于未来仍然不够清晰,但是远川之行让我我更坚信从事儿童教育这件事的巨大价值和深远意义,也相信自己可以不断学习努力,在未来的某一天让乐妈小画诞生出一本真正称得上儿童阅读的作品,去策划落地出专业精彩的儿童研学活动。
教育关乎每个孩子的未来,教育必须是专业且严谨的,阅读作为教育的重要部分更是如此,关于教育关于阅读未来还有更漫长的路要走,人生不止,阅读不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