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九成受访职场人士指出,入职未满三年就跳槽的年轻人多」。
我们90后年轻人,又凭实力上了一次热搜。
这些年,我们在别人眼里,一直是一种非常神奇的存在:
第一批90后已经「秃了」、 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精致穷」、「人均负债12万+」……现在又多了一个没担当、爱跳槽的标签。
我们的生活,真的就是这么瞎过一气吗?
并不是的。
今年天猫双11的一个许愿活动,让我看到了同龄人的另一面。
我们这帮看起来毫无节制、不懂规划的90后,也许反而是责任心最强、抗风险意识最高的一代。
过年过节给父母长辈送礼,是个令人困扰难题,送便宜的东西,不实用,送贵的东西,不合算,而且不管买什么,在父母看来都是铺张浪费。
既然送礼不能称心,那不如送健康吧。
于是我在同龄人的心愿墙上,发现了他们贴的是给爸妈的血氧仪、给姐姐的燕窝,给孩子的奶粉和钙片……
「爷爷奶奶健康快乐,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家住成都的@珍佳宝说,自己最牵挂的就是爷爷奶奶的健康,可惜因为工作的缘故不和他们住在一起,无法照顾日常起居。之前家里找了专业的厨师来照顾爷爷奶奶,结果那位厨师只懂得调味,不懂饮食和养生的关系,连吃一个月肉,口味又重。
爷爷身体就开始变得不好了,患上了痛风耳鸣。其实只要做到健康烹饪,健康用油,这就能减少很多老年人常见疾病的发病率。在远方的自己爱莫能助,只好多给他们买点调理用品寄回去。
「爸妈突然开始锻炼了,这是我这一年最快乐的事。」
从血压到血糖,从护膝到空气净化器,虽然年轻人们多数都因为工作缘故不能长伴父母左右,但是他们的心意周全而妥帖。
从事媒体行业的@Artisa说,爸爸身体不好,还特别瘦,原来为了孝敬给他买过肩颈按摩仪,结果爸爸说敲着疼……爸爸还有点乳糖不耐受,喝纯牛奶会拉肚子,我给他换了带益生菌的牛奶,就好吸收很多。
孝顺不是单纯的买买买,90后懂得关注长辈最真实的需求。
「希望姐姐心愿达成,生个健康宝宝。」
@最美不过池昌旭:
我姐姐结婚好多年了,因为是不易受孕体质一直怀不上孩子,之前好不容易怀上了却查出来有先天性心脏病忍痛流掉了。这次用了三年时间好不容易又怀上了,我准备送她点燕窝补补,一定要生个健康的宝宝。
前几天,#90后不敢读体检报告#的话题也上了微博热搜。有八成的90后不敢看体检报告。
知乎上曾经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明明知道健康很重要,年轻人还是各种作死?
这条问题有一条高赞回答是:就是因为年轻。
我们承认,不敢看体检报告是因为自己生活方式不健康:熬夜、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
但是我们也不敢轻易生病。我们不会允许自己轻易离开工作岗位;也不会轻易抛下只有我们的父母。
于是谁不是一边养生一边蹦迪。
「保温杯里泡枸杞,加班也要好好爱自己。」
据阿里健康的数据显示,90后是保健品消费的生力军,他们买走了其中的50%,购买力远超50后。大部分90后现在都已步入职场,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之一,必须要有健康风险意识,为家人,也为自己。
从事自由职业的@简浅 说:
作为一名热衷于跳槽的 90 后,社保从来都不是连续的,并没有多大的医保保障。只能平时多养生。自由职业以后,更加要加强对抗风险的能力。双11来临,护眼的叶黄素,防老的抗糖丸都得安排上。
「希望25岁以后,我可以老得慢一点。」
「考研的同时,不要忘了对自己好一点。」
学业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但是再忙也不要忘了关注自己的身体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养精蓄锐,顺利上岸。
恰克·帕拉尼克说过,
我不想要这些标签,我不希望自己的一生都被塞入一个词,或是一个故事。我想要寻找其他未知的事物,前往地图上不存在的地点,这才是真正的冒险。
我想,这可能也是像我一样的90后,最真实的心情。
抛开那么多标签和定义,我们只是对选择更加主动的一代。
我们选择熬夜,也选择健身养生,选择频繁跳槽,也选择做「斜杠青年」身兼数职,选择负债购物,但也选择为任性买单,选择独身主义,也选择养老育儿,选择责任,也选择冒险。
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而且,我们很少后悔。
资料来源:
ref.https://url.cn/5FNmEuq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