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期末考的最后一天。午饭后匆匆忙忙上楼,中午还要督班的。先在教室门口望望,看孩子们已经吃好午饭了,正在收拾餐具,打扫卫生。
目光游移中,发现郝小黑正半蹲着身子站在刘小胖桌边,脖子也伸过去,像长颈鹿一样。看表情,如饿狗好不容易得了肉骨头,一脸津津有味津津乐道的沉醉样。更别说正在低头忙活的刘小胖了,当我走到跟前一把抓过手机的时候,他那一脸错愕的表情,是完全不自知我已经站在门口观望好久了。
旁边的同学看到这一幕,有的是默默窃喜,眼神里流露出幸灾乐祸的样子;有的佯装不知,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镇定自若;也有的,虽然嘴上没出声,但那眼角眉梢却怎么都藏不住那大快人心的得意洋洋……
我本不愿意做个恶人,但看见了又不能不管不是?
冷静下来,叫刘小胖出来了解情况:得到的回答是,他爸爸不让他把手机放家里。这话我是相信的。之前,因为手机的问题,这父管不了子,这子也不听父,还打电话给我,叫我做“坏人”,把他儿子的手机收了。真是岂有此理?
还有一次,父子二人又因为手机问题大吵,刘小胖离家出走,一夜未归。第二天一早,他就发微信叫我帮忙给他找孩子。我帮忙打听情况找到了,他又发一堆抱怨孩子不听话的话过来,末了竟又让我不要因为这事去问孩子批评孩子,说是怕伤孩子的自尊。弄得我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总之是里外不是人,两头不讨好。
忽而又想起五月份的家长会,他和另外一位家长当众怼我,说是孩子上课睡觉是老师的责任,不是家长的责任。幸好不用我开口,明事理的家长立马就顶了回去。明明自己无理,还要拉硬,也是可笑的。
继续跟小刘交流,了解到的情况更是让我目瞪口呆:从五月份那次手机事件后,父子俩的关系就一直僵持着。爸爸不再管小刘,要小刘完全靠自己,洗衣吃饭学习,统统不再管。小刘靠刷手机三毛三毛的赚钱,一个星期赚个十块多钱。早饭不吃,午饭学校吃,晚饭和周末就吃五毛一个的馍,一顿一个,有钱就吃点菜,钱不够了就干吃馍。爸爸心情好了就叫他一起吃一顿,心情不好就把他骂一顿。爸爸原来在厂里做保安,跟领导吵架就辞职不干了。后又找了份送外卖的活,也没干几天,就又跟人吵架不干了。现在就整天待在家里炒股票。妈妈因为男人不出去找工作,家里开支紧张,夫妻俩也总吵架。妈妈心疼孩子,但爸爸不让管。有时偷偷给孩子点钱,被爸爸知道了,俩人又是一顿吵……
想想,这样的情况,孩子想学好都难啊!
只能引导小刘,如果不想像爸爸一样,就得下决心改变自己,放下手机,努力读书,给自己寻一条出路,哪怕是初三毕业去读个职业学校,学一门安身立命的技术也是不错的。如果躺平摆烂,初中毕业后啥学校都读不上,就只能被动进入社会了。而未成年人又无法找到正经工作,那以后的日子也是可想而知的……
一番苦口婆心,但愿他能听得进一点。最终怎么样,还得靠他自己。一个人只有自省了,才会有改变。
放学前,我还是将手机还给了小刘。一是马上放假了,我也没有收掉的必要,这个东西,只能靠自律;二是万一为此发生点什么事,我是唐不清他那让人无奈又无力的爸爸的。
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该家庭教育的,老师无力无法也无需插手。无论孩子还是家长,有些路只能自己走;有些心,只能自己操;有些痛,只能自己扛。同理,由此而尝到的那些乐啊甜啊,也只能他们自己才能品出味道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