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开微信,把好友列表里的人一个个点开,不让他们看我的朋友圈。其实还挺希望微信有一键设置功能的,不过可能就不叫“朋友圈”了,叫“我圈”。
我是那种挺活泼的人,打小在班集体存在感也算高,不谦虚的说,我可能真是班里第一个把所有人都记住的那种学生。而且还会主动加同学熟人的微信。大学舍友还送我一外号“交际花”。不存在什么孤僻寡言的特征,但还是越来越想设置成“我圈”。
以前朋友圈里无非就是家人邻居伙伴,同学。我还记得那会刚玩QQ,前几个QQ好友都是家里人,爸妈,表姐之类的。虽然后来青春期懵懂的时候觉得些许不方便,还有点小后悔,觉得当初唐突了。但还是空间里几乎每天都发动态,频率高得很,即便有时候会限制一下家里人看,后来一度为这事懊悔了很久,总觉得负罪感很强。高考完了玩微信到现在,QQ早卸载好几回,除了想跟自己年少时异常饱满的创作激情说再见,其实还有原因就是当时好友列表里已经有太多再也没有联系过的人了。索性删了很多动态,实在舍不得的就封了起来。但是没办法群消息要看,只好又重新安装了回来,点开的次数已经很少了。
微信好友列表丰富了很多。除了常联系的朋友,还有必要的社交但是又不熟的,新的老师,当然还是有家人,甚至还有我都想不起来怎么加上的好友,总之好友列表越来越丰富。随之而来的看了很多不同身份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各色生活,竟然也开始比较。这个去过的地方好多,这个才艺好多,这个读的书好多,这个颜值真高,总之竟会自卑起来。但其实我这个人来的快去的也快,其实我担心的是,怕自己发的动态对于别人来说质量太低,可读性太低。我平时喜欢发很随意的生活状态,比较多的是跟朋友有趣的聊天截图,纯粹觉得还值得一笑。后来就想啊,有什么意思。之后换过风格,发好吃的,发自拍,发感慨,分享音乐,分享好的文章。但我又突然认识到,我的朋友圈啊,我为什么不能随心所欲一点,又没什么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过呢,正遇上一段怎么都不想发朋友圈,也觉得没什么可发的时间段,自那之后,也就看心情随便发了。
转战微博,坊间流传一句话,在朋友圈装死,在微博蹦迪,没想到我就真应了景。微博粉丝又少,好多还真的是更亲密一点的朋友,畅快很多了,频率也很高,即便没有QQ微信的互动那么多,被关注的少,但是依然可以乐在其中。甚至发自拍多了。别人还问我,你这么会在那么陌生的环境更喜欢发自拍呢?一下还真把我问住了,不过我也说了,就是自在,而且新鲜,毕竟还有点好奇会不会有陌生人在我微博下评论:“好自恋”,感受一番陌生人的不友好。不过事实证明,还是你的粉丝才会理睬你,也就是关系更亲密的朋友。
有时候会想啊,朋友都看不到你的朋友圈岂不是很难过,但是仔细回想一下,那么多好友其实并不习惯发圈,联系依然紧密,状态依然熟知。所以联系感情的方式才不是什么朋友圈点赞评论,当然不排除点赞和评论之交,也不排除真的有人习惯和擅长用这种方式维系友谊。虽然同是一份情,相处的模式就很多了,异同也多,自然最好。
其实我也还没有设置成“我圈”啦,因为“我圈”可以在便签或者备忘录里啊,没办法,骨子里还是个爱热闹的人,但也真的是个喜欢自在的人。
晚安。
我想把朋友圈设置成仅自己可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