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因为牙齿问题,在家瘫了好几天~

把之前想刷的电影,追的小说都给看了!

年纪渐渐长大,小时候喜欢悲情的故事,觉得那才是符合我忧郁青春期的主调

现在却是越来越爱温暖,不管是从色彩的选择,电影,故事等方方面面,难过的都不想听,不想看✘

大概也是因为到了什么都模模糊糊有点自己的拙见,害怕感同身受,也不想重复悲伤,毕竟世界已经这么不美好了,要多去感受美好之处。

看到这部电影的名字,一开始就不怎么愿意去看,不出意外又是一部逼人掉眼泪的煽情电影。
果不其然,印度是个很神奇的地方。
以前深深的不理解为什么越穷的地方反而繁殖后代越多,什么都没有,却倒是孩子一大堆。
为什么一个国家比我们都早推行计划生育,却到现在没有办法真正的普及下去,看到剧中的赞恩起诉自己父母为什么生下自己的时候,感到的却是反思。
为什么明明都没有自己的家,还要生一大堆孩子。
可能是由于宗教教育,教育程度等的很多不同,但是每到那时候,我都很幸运我现在在这里,不虚担心苦难,无助,甚至有多余的时间对自己的问题产生苦恼!
赞恩父母是不是爱萨哈,我也分辨的不是很清楚了,如果是这样子的爱为什么要生?父爱母爱伟大的地方不就是在未成年时的责任照顾吗!
站着现实的角度,电影本身可能感觉有太多的无助,但是表达出来的意义每个人都值得思考!
好好长大,好好感受这个世界的喜怒哀乐,好好的享受属于ta的人生,好好恋爱,好好成家,好好的爱人与被爱……

童年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作为留守儿童的我来说深有感触,有些人用童年治愈后半生,有些人用一辈子来治愈童年。
可能最能磨炼一个人,有时候放弃比选择简单,但是情感却是人最难以割舍的,当下能接受的往往也会遗憾终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