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你会因为一本书的名字而去读它吗?要你作答,你的心底会有答案吗?
很多时候,我们会出于很多原因去做很多事情,可有些时候我们做某些事情仅仅因为心底那莫名地情愫被牵引、被感动。读言叔夏《没有的生活》这本散文集,便是源于后者。我也不记得这是第几次因为一本书的名字而迫不及待地想去拆开封面,翻开书本,去阅读,去感悟,去捕捉作者透过文字想要告诉我们的事儿。
我很好奇这是一位怎样的作家,会为自己的书取这样的一个名字,后查阅资料得知原来书的作者言叔夏,是一位80后女作家。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曾获林荣三文学奖、台北文学奖、花莲文学奖、九歌年度散文奖、国艺会文学创作辅助等奖项。她的文字清丽而孤独,正如作家韩丽珠所言,她的文字属于许多的“之间”,无法归集到任何类别,但这又恰巧编织成了她的文字的魅力。
《没有的生活》这本散文集,它讲了很多的事,却又像是什么也没讲。这本书收录了《地平线》《某城的影子》《天黑以前》三辑,共囊括三十五篇散文和一则短篇小说。每一篇散文都很独立,但似乎在它们之间又牵系着某种因果。这些虚实之间的故事,构成了作者求学、工作这十几年来的生活。
在《地平线》这一辑中,通过作者的文字我们深切地感知到了冬天的肃静与孤独。以前,虽然会觉得冬季不如春季和煦,也没有夏季绚烂,亦少了秋季的丰盛,可至少它也因冰雪而晶莹剔透,也因圣诞节而热闹非凡。可是当读到这本书里所描绘的冬季时,却有一种深深地落寞与哀愁。作者说,和冬日有关的一切,仅只是因为它是如此暗示着各种终结。她用她的文字描绘着她眼里的冬季,也向我们展现了那深入骨髓的孤独。
第二辑是《某城的影子》,这一辑如果要选一个主题的话,我想应该是回忆。那个被作者称作:“年轻时没有哭过的城市,以后想在写作里给它名字,竟都是徒然。”的C城承载了作者太多的往事。她与表弟之间那令人心酸的秘密,她那最青春的十年求学生涯,以及她的婚事。我们常说回忆往事时,总是会不自禁地美化过去,即便是令人难堪的、令人费解的、令人伤心的当下在成为往事的时候,就会平淡许多,释怀许多。可是在这本书里,即便过去多年,当作者把往事再度呈现时,我们依然感受到了当时的伤痛以及那难以调解的浸入骨髓的孤独。
《天黑以前》在这一辑里,作者更多写的是有关故乡的事,以及在故乡的亲人。也许如文章里的K一样,作者的童年亦被她自己称作为“冰河时期”。那是太遥远太遥远的过往,无论是那时的自己,还是当年的朋友,亦或是自己的亲人,都离现在太过久远,就连翻看相册都是徒然。但故乡的一切却深深融入作者的骨血,就如她所言,故乡是个永恒的梦境,有着铅锤般重量的核心。
也许这三辑散文想要告诉我们的便是,只有不忘来路,看清归途,我们才算真正的拥有生活吧。
这个花上一整个冬日去凝练一个喜欢的词的写作人,在用这些虚虚实实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了生活。什么是生活?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一千个人就是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对生活有不同的定义。那没有的生活,究竟是什么呢?在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此“没有”非彼“没有”。就像作者在书里所写的一样:在漫长的白日里我把自己放置成一个空空的容器,什么东西都装得进来,却什么东西也都没有装盛。那样的生活是由大量的“没有”所堆栈出来的。而因为这许多的“没有”,我从来没有像那时那样真正地感觉过自己的富有。
没有的生活只是生活的一种状态,人生有无数种可能,生活的状态亦有千万种存在。只期望在那数以千万计的可能里,你能拥有你所理解的,你所期待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