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第四篇阅读笔记
余金秋 jinqiuim
文/余金秋
这是我读凯文凯利《必然》这本书的第四篇阅读笔记。一本好书,或许就是这样,百读不厌,常读常新,也愿意为它写每次阅读的思考,留一线索,将来“必然”有用。读这本书我没有老老实实的从第一页读起,而是翻最感兴趣的章节,边读边写读书笔记。今天分享的这篇,是断断续续读这本书第10个章节-Tracking(追踪)记录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在朋友圈或者微博分享自己的运动,比如运动的路径(可显示地图)、时长,甚至消耗的卡路里,还有带上手环睡觉的睡眠质量,这些科技的应用,正逐渐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也在改变人们的观念。
还需要去医院体检吗?
书中举了一个量化自我的例子,即通过智能化的传感器,用可量化的单位测量自己的饮食、体质、睡眠模式、心情、血液因子、地理位置等等,用以分析自我的健康状况的一种应用。
计算机科学家拉里斯马尔追踪了大约100项数据,包括他的皮肤温度、皮肤电反应以及血液生化指标。每个月他都排列出自己粪便中微生物的组成,而这反映了他的肠道微生物系统组成情况。这个领域正迅速成为医学界最有前景的前沿方向之一。有了这些数据,再加上大量的业余医学调查资料,斯马尔在没有医生提示症状的情况下,诊断出自己患有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手术证实了他的诊断。
如果你关注百度在做什么,你会发现一件事,近几年百度一直在投入医疗事业,2015年在医疗上的动作变得异常凶猛。2015年1月21日腾讯发布糖大夫血糖仪,你或许摸不着头脑,腾讯跟血糖仪怎么也联系不起来的东西。阿里巴巴也在部署“阿里健康”,打造四大平台----阿里健康云医院平台、阿里健康一点APP、阿里健康云平台、电子监管平台。也就是说,中国互联网巨头都在部署自己的“互联网+医疗”事业,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企业行业加入这个生态圈。
只不过现在还处在O2O线上线下结合的阶段,比如百度在线问诊,以及跟301医院的合作。未来,基于“量化自我”的应用将会越来越丰富,也就是说,每个人生活模式的“个人分析”引擎将会颠覆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在健康方面,大多数人每年去医院体检一次身体的某些健康指标,并不能反映这一年时间里的健康状况。试想,如果看不见的传感器每天都测量并记录你的心率、血压、温度、血糖、血清、睡眠模式、体脂、活动水平、心情、心电图、脑功能等,你会得到关于每项指标的上万个数据点,掌握一年中各个阶段的健康状况。每年去医院体检一次,排很长的队,将变得多余。
传感器将使我们获得对身体的新感觉
2004年,德国的一位信息技术经理UdoWachter把一个罗盘的内芯取出来焊接到一条皮带上,他绕皮带一圈埋入了13条压电振子,也就是让智能手机振动的零件。最后,他入侵电子罗盘的系统,让它不在圆形屏幕上显示北的方向,而是让连成一圈的皮带的不同部位产生振动。皮带上对着北方的部位会一直振动。当UdoWachter系上皮带后,他就能通过腰部感受北的方位。不到一周时间,他对北的方位感觉就准确无误了。几周后,他位置感得到了增强,就好像他能感觉到一座城市的地图。
数字追踪产生的量化信息将被结合到全新的身体感觉中,长远来看,这是我们身体传感器中许多数据流的最终归属,它们将不再是数字,而是全新的身体感觉。
传感器是追踪技术的基础,因为未来你接触到每一个设备、传感器,将会成为你身体器官的延伸,获取方方面面的数据信息,并且将进化出新的感觉。那么,追踪,也绝非仅此而已,应用会更加广泛,更加深入。
微博、微信记录的“流”将逐渐扩大到整个生活
自我追踪的范畴远远大于健康,它将覆盖我们的整个生活。每个人从过去到未来,都会形成自己的“生活流”,当我遇见你时,我们的“生活流”就在此时产生了交集。如果我们是去年见的面,交集发生在过去,如果下周见面,交集发生在未来。微型可穿戴的数字“眼睛”和“耳朵”将会记录我们一天中的每分每秒的所见所闻,帮助我们记忆。每个人每时每刻都会与别人发生“生活流”的交集,记录和追踪以至于应用这种“流”将变得异常复杂。
理解这种“流”,很简单,我们在微博、微信上晒出的照片、文字、链接、提醒、以及学习的文件,都被标注了时间,并且在互联网上留下了记录,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流”。朋友圈里某张照片被点赞或评论,就标注了两个“流”的交集,只不过这种“流”还是极其有限的一小部分。
无时无刻的记录将成为可能
记录将不限于文字、图片,发几条微博,而将会无处不在,无时无刻。微型可穿戴设备已经出现,比如谷歌眼镜,可以根据眨眼睛的速度拍照。未来,可穿戴的数字“眼镜”和“耳朵”将能够记录我们一天中每分每秒的所见所闻。对于每个人来说,存储这些信息有用吗?有用肯定是必然的,信息仅限于存储,肯定就是死数据,之所以会产生价值,对个体来说,因为可以轻易地追踪到过去某个时刻的历史信息,就像现在使用搜索引擎一样,我们可以搜索到自己的历史数据和“生活流”的每一个节点。提供包括你生产的东西、写下的文字或说过的话在内的完整存档,搜索、获取或是分享这些记忆,深层次的分析以助于提升效率和创造力。记录将无所不在,无所不能。
如何实现
没有人能遍览这些数据,自我追踪在短期内仍将知识小众的活动。信息以每年66%速度增长,相当于每18个月翻一翻,正符合摩尔定律,硬件也会以每18个月的速度存储提高一倍,价格降低一倍。三个因为将使上述成为可能。一、更廉价的存储介质,来提供海量信息的存储;二、人工智能的普及,因为靠人来分析这些看似冗余的垃圾数据,似乎是不可能也无价值,一旦机器人具备这种分析能力,而且数据以机器而非人能读懂的方式存储和传输,将使追踪变得简单易行;三、物联网,几十年后,任何被生产出来的东西都将会有一块能联网的芯片,这也是“宽带中国”的战略意义所在。
从未来看现在,是一件很过瘾的事,我读这本书时会很兴奋,不管这些预测将来发生几件,以什么样的方式发生,已经不那么重要。况且,像物联网、人工智能这些,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有些已经发生,有些很快就会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