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二岁生日,也懒得准备,反正平时看到想买的东西都会忍不住买。还是像往常日子一样上下班,就是QQ里多了些几句祝福语。
快一个月没写文章了,最近也没兴致来写技术文,还是来篇随感发发牢骚吧~
二十二岁,一个大学毕业,初入职场的年纪。
一直渴望着毕业,等到真要毕业那时候才发现,我原来还没准备好……
算是学校里第一批全职实习的人吧,到现在实习了7个月,离毕业还有7个月。实习,时间的确过得很快。
在习惯的工作后,不免开始了遐想。
学到了多少
实习了半年多了,但回顾一看,与半年前所想象的相差甚远。似乎对技术的追求越来越低,原本以为进公司能大幅度提升技术水平,但熟悉后才发现,普通公司需要的并不是高新技术,而是稳定的技术,稳定的运营。也明白了什么是经验,经验就是不断踩坑,不断总结,从而以后遇到类似问题可以提前规避。就以我现在来说,做的工作任务与完成时间同公司其他同事相差无几,甚至有些时候效率更高(新人初期工作还是有激情的),但是有些时候确实绕了很多弯路,代码的删改率比较高。
总而言之,这半年至少让我熟悉了公司的工作流程,提升了代码规范度。也认识到了高薪资不代表高技术,但高技术总会有高薪资。
当兴趣变为工作
原本大学期间,还是感觉对编程有点兴趣,每当解决一个难题时都会有成就感。但当编程成为工作后,就感觉变味了。不断迭代的版本,不断删除修改的代码,越发越使得敲代码变得无味。当我实现一个功能后,刚有成就感,没过几个版本就会被更改甚至被砍掉。敲了很久的代码,最终还是自己亲手删掉。也是啊,小公司被业务缠身,哪有优化代码的时间呢。
半年的实习,使我对编程的激情少了一分。不知是公司的项目架构不吸引我,还是自身对编程改变了想法。也许需要进入更好的公司,才能真正找到原因吧。
看的书越来越杂
大学期间除了课本,就买过几本编程类技术书籍。实习时也买了几本进阶类书籍,想着实习期间静心看点技术书,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还是想的太美好,半年下来连一本技术类书籍也没看完,反而看了好几本杂书(指的是非技术类书籍),而且越读越有味。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不假。对于我这么一个宅的人来说,书的确可以带我去远方,去那些我到不了的地方。渐渐地,从原本带有目的性地看书变成了把看书当作一种消遣。没事就看会书,而且会同时好几本书(每天每本书看一章节),我不知道这样是不是真的高效率,反正我是看的蛮有味的。
实习期的看书计划是被打乱了,看的书越来越广,有设计类,文学小说类,心理学类,创业经营类,管理类,当然也有技术类。对于我毕业找工作可能是‘坏’,毕竟找的是技术岗,看了这么多杂书耗了不少时间。但对于最终的个人发展与思维的提升,也许就是好。管他呢,反正看书总不算坏事,更何况现在我沉迷于其中,
还是钱的问题
最近比较在意的就是实习薪水了吧,算是本专业水平前三的我,拿着的却是本专业最低的工资了吧,100元/天,无补贴。虽然去实习时并不关注薪水问题,但一段时间后还是感受到薪水的重要性。一方面来自同学‘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另一方面自身也越来越认识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必须承认,我的确变得浮躁了。但是还算好的是,养活自己不成问题,每月还有点剩余,就不知能不能支撑起几个月后的毕业旅行。薪资问题,算是初入社会踩的坑吧。我也不想换实习单位了,毕竟也只剩下半年了,毕设还要请假,毕业旅行也要请假,不想接下去再去适应新环境。趁现在轻松的工作,好好花点时间为毕业后的面试做好准备。
嗯~差不多写到这吧,11点多也该睡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