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1、KASD美灼多次反应店铺商品在售卖中,同一件商品她跟店长申请的折扣不能卖,而店长爱梅自己却以这个折扣卖出去了,让她心里多少不舒服,她希望能够跟爱梅一样有一定的商品折扣权限,享受同等公平的待遇,不希望每一次都打电话给爱梅申请折扣,也觉得会打扰到爱梅。
2、员工美灼认为她也应该有公司督导或老板娘的微信,方便联系和直接反馈问题,但是平常所有的事务都是爱梅在跟公司做对接,如果自己冒然添加公司领导微信,怕爱梅知道了不高兴,觉得自己和爱梅是老乡又是小学同学不想把事情闹大也尴尬,但自己又相当纠结。而针对上诉问题不只一个员工反馈过。
针对上诉问题彭经理给出的解决方案:
先私下与两个员工分别做约谈,看两个员工的口径如何?有哪些差距?然后在同时约谈两名员工,让大家面对面把话说清楚,统一折扣。
针对此次事件,我希望达到的结果是能解决问题但是又不影响两名员工的关系,因为若是两人心里产生隔阂就很难修复,从此再无信任。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其中一个员工离职。
当彭经理给到我的解决方案时,我仍然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当面约谈两名员工,必然使两名员工都尴尬,最终失去信任。
黄总的解决问题思路:
1、店长之所以是店长,就是因为有员工没有的一些小权限。如果将这些权限都下放,店长和员工又有什么区别呢?
2、如若真的将折扣权限下放,你觉得这个结果真的好吗?最终的结果是5折的货品,告诉员工她的权限是最低4.5折能卖?最终你会发现小票上大部分都是4.5折卖掉,而顾客也会形成还价的习惯,最终会把店铺推向越来越难做的境地。
3、在商场管理中,经理有经理的职权,主管有主管的职权,有些问题主管就是必须通过经理,获得经理许可。甚至经理不能做主的还得往上报。职位不一样拥有的权利不一样。(举例:主管向公司申请折扣可能是5折,经理申请可能可以降到4.5折,而总经理向公司申请只要4折),这就是权限区别。同样的今天公司将店铺交给爱梅负责,爱梅就有这样的权限,美灼有问题就应该直接向店长爱梅反馈,需申请折扣就必须通过店长。根本不需要去添加公司领导的微信,直接上报店长爱梅即可。
4、不需要找店长爱梅谈,直接找员工美灼谈即可。让员工清晰的认识在这个问题中不存在公平与不公平的问题,店长与员工就是有权限区别。作为员工有任何问题应直接找店长反馈。
5、订货会案例:当新人第一次参与订货会她是没有发表权的,她只能看,只能学习,第二、第三次也是一样的,可能到了第四次,她才可以谈谈自己的见解。直到她真的成熟了,可以独挡一面了,公司才会放权给她,让她参与订货。同样的员工美灼想要与爱梅有同等权利,那么就拿实力说话,直到自己变成另一个爱梅。
在这个事件当中我们看到的重心是“公平”两个字,使得我们看问题都太过局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