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经典碑帖:蔡襄《致杜君长官尺牍》,哀痛何可言

经典碑帖:蔡襄《致杜君长官尺牍》,哀痛何可言

作者: 艺术家传记 | 来源:发表于2020-11-02 09:35 被阅读0次

蔡襄《致杜君长官尺牍》,纸本,纵29.2cm,横46.8cm,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帖又名《离都帖》,作于至和二年(1055年),乃蔡襄即将渡长江“南归”途中所书,追述离都(开封)行至南京(今商丘)而痛失长子。友人来信慰问,襄作此书答谢。

释文:襄啟。自离都至南京。长子匀感伤寒七日。遂不起此疾。南归殊為荣幸。不意灾祸如此。动息感念。哀痛何可言也。承示及书。并永平信。益用悽惻。旦夕渡江。不及相见。依咏之极。谨奉手啟為谢。不一一。襄顿首。杜君长官足下。七月十三日。贵眷各佳安。老儿已下无恙。永平已曾於递中。驰信报之。

蔡襄的行草书平和蕴藉,不温不躁,看似漫不经心,细细分析方知每一笔都十分精到,毫无粗率之处。

他能深悟唐人中锋用笔所产生的线条流动感,又能旁参晋人中锋、侧锋兼用所产生的线条块面效果。因而他的用笔既流畅,又有立体感,能在毫不经意中见含蓄。但因他倾向于表现一种风神洒脱的韵趣,所以锋颖的运用上外露,笔毫触纸没有过多的修饰动作,非常直接迅捷,一气呵成。

在结构上,蔡襄基本上用晋唐人的结字法则,能在平稳中见姿态,字型尤其受槽书规律的影响。蔡襄的章法,主要是以意贯之,一气呵成,整体感觉充实紧凑,神完气足。字与字组合疏疏密密,非常自然行与行之间隔得较开,行气明朗,在空间节奏和时间节奏上能很好地协调统一起来。采用这种章法,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表现他那风神洒落、淳淡婉美的书法风格。

相关文章

  • 经典碑帖:蔡襄《致杜君长官尺牍》,哀痛何可言

    蔡襄《致杜君长官尺牍》,纸本,纵29.2cm,横46.8cm,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帖又名《离都帖》,作于至和二...

  • 书法学习 | 蔡襄《离都帖》

    此帖又名“致杜君长官尺牘”,乃蔡襄即将渡长江“南归”途中所书,追述离都(开封)行至南京(今商丘)而痛失长子。...

  • 临蔡襄尺牍

  • 蔡襄行书尺牍《谢郎帖》

    【释文】谢郎春初将领大娘以下各安。年下朱长官亦来泉州诊候,今见服药,日觉瘦倦,至于人事,都置之不复关意。眼昏不作书...

  • 蔡襄行书尺牍《谢郎帖》

    蔡襄,字君谟,福建仙游人,生于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即1012年。他同苏、黄、米不同,仕途顺利,官声清廉,一生忙于政事...

  • ​经典碑帖:蔡襄《初春帖》,书重古法,质朴天真

    蔡襄《初春帖》,又称《谢郞帖》,尺牍一则,行书,纸本,为宋四家墨宝册之一。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释文:谢郎春...

  • 书作/临《陶生帖》

    蔡襄《陶生帖》 《陶生帖》尺牍,1051年,纸本,纵29.8厘米,50.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 茶录详注

    茶录(宋)蔡襄 蔡襄(1012~1067),北宋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字君谟,为北宋著名茶叶鉴别专家。宋仁宗庆历...

  • 蔡襄纪念馆

    蔡襄纪念馆 蔡襄(1012-1067),字君谟。父蔡琇,世居仙游县枫亭驿,初务农,后曾为泉州吏员。母卢氏,惠安县德...

  • 蔡襄纪念馆

    蔡襄纪念馆蔡襄(1012-1067),字君谟。父蔡琇,世居仙游县枫亭驿,初务农,后曾为泉州吏员。母卢氏,惠安县德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典碑帖:蔡襄《致杜君长官尺牍》,哀痛何可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vp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