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注重炳仁阅读习惯的培养。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说,一个不读书的人,他的脑袋会长草,时间长了,就会变成草包——才能低劣的人。
我们曾给孩子说过董遇读书的故事:董遇是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学者,为人十分好学。那个时侯经常打仗,人们生活较为艰难,董遇和哥哥靠拾捡野稻子和砍柴卖钱维持生计。
每次去砍柴董遇总是带着书籍,一有空闲就拿出来学习诵读。
董遇对许多经典书籍都有很深的见解,有读书人想向他求学,他对人家说:“先把书读百遍吧。读了很多遍,自然就明白其中的意思了。”
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
董遇说:“应当利用‘三余’时间。”别人便问 “三余”时间是什么。
董遇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中空闲下来的时间;夜晚不必下地劳动,这是一天中空闲下来的时间:雨天不方便出门干活,也是空闲下来的时间。”
今人就把董遇说的“三余”总结成读书方法——我认为董遇说的“书读百遍”是值得学习的读书方法,而“三余”传递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是珍惜时间的观念:抓紧一切时间读书,这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东西。对于一个孩子而言,甚至是对于我们绝大部分的人来说,已经没有“三余”的概念了,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多读书,读好书。
而有类似观念的还有欧阳修的“读书三上法”——马上(马背上)、枕上、厕上。今人也是把“三上”归结为读书法,准确说,这是充分利用零碎时间的读书法,但我认为其传递的重点还是要珍惜时间的观念。
而欧阳修的“读书三上法”是不需要教的,也是教不了的——一个人只有对书籍有了足够的兴趣,他才会自发地连拉屎都想看书。所以,我们教孩子,不是要教他“三上”,而是要有意识地培养他热爱读书的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
炳仁睡前,在以往都是要我或者会哥陪他读书,但现在,有时候他喜欢听学习机,像昨晚他听关于亚当•斯密,以及《国富论》的内容,我问炳仁问题干扰了他,被他强烈抗议:这就是说,孩子已经养成了一种学习习惯。
许多大人,包括会哥,恐怕连亚当•斯密都没听说过,但炳仁从小就愿意学习这些内容——要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梦想,我们只要培养了孩子热爱学习的习惯,一切就可以实现——只是,孩子读书习惯的养成,有赖于父母,而不是老师啊!
书籍是我们最好的朋友、爱人,即使读千遍也不厌倦。让我们都珍惜时间,多读好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