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想做好,都是讲方法论的
很多人默认会认为,一个事情只要是自己努力去做,认真去做,拼劲力气,用蛮力就能够做好的。当你还年轻的时候,或许可以这样子拼努力,但是到了30岁以后,当体力下降,靠蛮力是一定拼不过更有体力、有活力的年轻人的,因此一定要有自己的技巧,有自己的打法。
而好的打法是,有方法论指导,能明确方向,梳理最重要的项目,并通过管理、组织、决策来增加效率杠杆,来持续提高产出。
很多人的工作经验 10 年,只是把一年的经验,重复用 10 年,那说白了其实还是 1 年的经验的,只有第 1 年在学东西,之后一直只是按同样的频率产出而已,并没有真正的精进。
学会知识技能,等同于公司购买到能提高生产力的设备
学会一个技能,就像是公司购买设备资产,如果你学到了对的技能,等同于公司购买到对的设备,能增加你的现有方法论系统的产出,能够大大促进企业生产力。当然这个的前提是,你学到了对的东西,好的东西。
在吴军信息论 40 讲中,讲到一个系统如果想要保持某种状态抵抗熵增,那么必须要有能量或信息输入才能做到。一个系统如果想要变好,需要不断的输入好的系统的知识,来帮助自己完善自己的系统。
系统的输入怎么来?看书。
方法论如何建立?看相关领域大量的书,然后一边做一边学,一边做一边学。
信息和知识,对应人来说,是不同功能的设备,用法也是不同的。拿到信息,这种类型的设备就不容易帮助你直接增加生产力,只能帮助你提高补足部分认知空白。但是如果拿到的是系统的知识,这些知识如果你能够总结为SOP,将套路打散,再融入到自己的方法论中,就能帮助自己的已有的系统升级优化方法论,提高生产力和产出。
赚钱能力取决于关键的基础基本功
无论是做哪个领域,比拼到最后,拼的其实还是某几样核心基本功是否扎实。
例如对于开一个公司,核心基本功至少有三个:1、产品能力 2、运营能力 3、组织和管理能力。
产品,主要是产品的开发。
运营,产品的运营。
管理,包含财务管理,任务管理,团队管理,产品管理。
这几个技能,可能需要多方面融汇贯通,搞产品的也要懂点运营,也要会通过管理,让团队的产出成为你的产出。
个人的发展高度,最终还是取决于基本功,核心所需的基础能力是否扎实。
要去研究这些基本功的东西,有哪些提高效率的方法?
多思考这些东西,不断花精力,打磨能够帮你自己更赚钱的技能。在基本功上下苦功夫。有些知识,学了之后是转化不了的,无法产生更赚钱的技能。而有些知识,学会后能发展,帮你获得和拥有更值钱的技能。
你不能靠灵感和每次都重新想,来应对变化,你必须要有明确的流程,完整的方法,能确保自己输出的品质稳定和可靠。
如何发现自己目前的短板?
当你开始思考,如果从现在的岗位,迁移到另外一个领域 ,自己还能不能完成迁移?
自己拥有的技能还能不能更赚钱?
如果换一个公司,换一个产品,你应当如何开始做?
如果你只适应一个地方,这种适应,也会导致你很难适应其他地方和变化。
你必须找出来,有那些普适性的原理和关键步骤,可以迁移?
如何跑通完整路径?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步骤是一定要做好的?多思考琢磨清楚。随时看书,不断琢磨。慢慢短板才能补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