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中考时间固定,6月21、22两天,中考当天正是端午节。为鼓舞学生备考士气,学校特意安排在6月18日中午,在食堂用餐毕业班学生可免费领取一个粽子。口味包括红豆沙和大枣两种口味,学生自行选择。
6月18日早晨到校,主任通知老师们,上午前两节没有课的老师到食堂帮忙包粽子。
清晨,食堂师傅已经把江米泡好,芦苇叶清洗干净,红白相间绿白相间的绳子一捆一捆的准备好。
浸泡一夜的江米,已经变得圆滚滚白胖胖,身上有细小的裂纹,用手一捏,瞬间粉碎在指间。
芦苇叶有两种,一种是当地苇叶比较长,大约有十六七厘米宽;另外一种据说是南方的江苇,和当地苇叶相比略短一些,但宽度更宽。经过太阳照射的尾叶呈暗绿色,浸泡之后透着油亮的光泽,拿在手里闻一闻有淡淡的芦苇的清香。
包粽子,别小看,这可是个手艺活,弄不好可是要露馅儿的,道士啊。米露在汤里不说。瘪瘪的粽子,卖相吃相可就不好了。
食堂孙大姐是包粽子高手,先给大家做示范。只见她左手拿着苇叶中部,右手掐住尾部,两只手往一块靠拢,一片苇叶形成一个圆锥形。手指掐住苇叶交叉部位,将圆锥握在聚拢的手窝里,这样就可以开包了。
在圆锥底部放一颗清洗过的红枣或蜜枣,抓一小把江米敷在上面,中间再放两颗红枣或者红豆沙,再敷一层江米。这时将多余的苇叶扣押在江米上,苇叶包裹粽子全身,最后用绳子系好,一个粽子大功告成。
教师队伍里有很多各类高手,当然不缺包粽子的能手。马老师号称教师队伍里的美食专家,包粽子,做蛋糕,水煮酸菜鱼都不在话下,想吃,手到擒来,各色菜品在她面前都不是事儿。遇到请教的老师免不了一句话,“谁叫我嘴馋呢!”
嘴馋的人很多,但手巧的不多。有人想吃不想动手,但马老师想吃我就自己做。靠谁不如靠自己,谁受了委屈也不能让嘴受委屈。
马老师双手上下翻飞,瞬间,她眼前的盆里已经半盆粽子。也有几个笨手笨脚但积极要求上进的,一边学一边包,一边尝试一边改进。粽子由最初小瘪,到个头饱满,也满满的成就感。
刘若轩这几个刚上班的小丫头,架手架脚的拿着苇叶,左试试右试试,放进米倒出来,搁上大枣抠出来。左看右看不像个粽子,系上绳,捆的倒挺结实,摸摸里边没有米。再解开,重新来过,谁还没学着干过啥,谁没有重新来过的,只要肯学,早晚都能学会,只是想不想的问题,干不干的事儿。
十几个老师和食堂几个师傅,一个多小时包出800多个粽子,虽说有大有小个头不一,长相各异。但终究是自己亲自动手包出来的,看着就喜欢,好像自己的孩子一般,只等下锅,熟了亲口尝一尝是什么味道?
几个装满粽子的高压锅和蒸锅,开始工作。没用多长时间,食堂内被带着米香味儿和苇香味儿的热气团团包围。由自己劳动的汗水在里边,平凡的粽子多出一种香味。
一个多小时粽子出锅,一个个粽子显得越发的饱满而充实。当然也少不了有几个偷奸耍滑的粽子,把米露出去,由米粒从圆锥形粽子顶部冒出。大家说着笑着,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评判着猜测着,哪个是自己包的,哪个是能手包的。
中午12点,食堂开餐。初三毕业班学生每人一个粽子,好吃不好吃,爱吃不爱吃,这一刻显得都不重要,因为我有。剥开粽子,晶莹剔透的江米,带着大枣的香气和红豆沙的淳朴,也包裹着老师们对学生浓浓的爱意。
颗颗籽粒饱满,个个软糯香甜,愿孩子们的中考如这香气四溢的粽子万里飘香,佳绩频传。
初一初二的学生看着自己的餐盘,满眼都是羡慕。有几个调皮的男生和打饭的阿姨说,“大姨,我花钱买个粽子吃可以吗?”
“小馋嘴,不行。今天的粽子是专门给毕业班学生准备的,明年你们也有粽子吃。等明年吃不花钱的,好吗?”
“哎!我就想今年,吃就想今天吃。”
哈哈哈,食堂内引的一阵大笑。
“回头你把成绩提到年级前50名,明年今天我让食堂阿姨发给你两个粽子。”男孩班主任拍了拍男孩的肩膀,认真的说。
“说话算数?”
“说话算数,食堂阿姨不给,我把我那份给你。”
“得了,没想到我会为两个粽子尽折腰。阿姨你记住,明天想着给我俩粽子。”
男孩儿调皮的炒打饭,阿姨挑了挑眉,努了努嘴儿,端着餐盘,转身到自己的座位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