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人们在面对生活压力、情感困扰或现代社会的孤立时,会通过各种调节策略来帮助自己维持内在的平衡。
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提出了这个概念。他认为,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物质生活条件极大提升,但人们却陷入了一种“精神贫乏”的状态,感到疏离、孤独和不安。所以,人们渴望通过心理生存的方式,建立自我价值感和心理安全感。
他将这种心理生存状态描述为“生之爱”和“死之爱”两种形式:“生之爱”是健康的心理生存方式,通过创造性、自我实现的方式来获得意义;而“死之爱”则是逃避式的、破坏性的生存方式,比如通过对权力、财富的执着寻求来获得一时的安全感。
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现象。比如,在经历失去亲人、失业等重大变故后,人们可能通过心理咨询或写日记等方式帮助自己接受现实、重建生活,这也是一种心理生存的表现。
如果你在生活中感到焦虑或迷茫,不妨尝试建立一些有意义的连接,比如,培养与家人和朋友的深层次关系,或者找到能够真正激发你热情的事业和兴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