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娟坚持分享2114天。一天一点点,读书分享158天(2023.6.21,星期三)
荣格认为:力比多的转化不是因为性欲与外在真实的冲突,而是因为人性内部机制的干预所造成。这也是他与弗洛伊德的理论的不同。
情结以两种方式汇聚心灵能量:从与它相关的新创伤而来,因此内容更加丰富。从他原型核心的磁场力量而来。这个核心从两个来源吸收能量。一方面它由与其相关的本能供给能量。(本能与原型是心灵中的一体两面)
情结爆发进入意识中显示它在此刻比自我更具能量。它的能量从情结流入自我的系统,也可能泛滥成灾而湮没自我。自我是否能够涵容这股能量之流的入侵,是一个重要的实际问题。这股当时看起来壮阔不羁的能量波涛,自我如何能够加以疏导运用?关键在于有选择能力的自我,假使它够强壮坚决,他就可以把这股入侵的能量之流,导向结构、疆界或计划的创新上。否则个人可能就会变得情绪负担过重,而丧失正常的功能。
解释:
原型都是一体两面。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硬币,硬币的一面画满了图样,这个图样叫经验形式,我们知道每一个原型都包含了某一类情境下所有的经验形式。妈妈原型包含了所有妈妈的经验形式;硬币的另一面没有花纹,它是本能,是能量。现在我们来看,原型通过遗传获得,在我们出生后原型是要跟现实情境互动的,对吧?我们第一个互动的对象是妈妈,在互动过程中,妈妈给我们的体验有时是积极的,有时是消极的。我们的妈妈原型里包含了所有妈妈的经验形式,但是,我们绝大部分人只能体验一个妈妈,现实中的妈妈是一种形式,它并不包含所有妈妈的体验。为啥妈妈只有一种体验形式?因为这个妈妈她也活在妈妈自己的妈妈情结里,然后在互动中反馈,反馈的过程中就形成一种特殊的情结,叫母亲情结。妈妈情结的作用是什么?它限制了我们体会更多类型的妈妈的经验,所以我们的恨和爱都挡在这里。如果能更立体地看妈妈,你还会恨妈妈吗?如果你能拥有更多的经验来看我们的父母,我们还会恨父母吗?肯定不会。原型跟现实互动的时候形成了情结,但是,“能量”跟“经验形式”是一体两面的。经验形式本身包含能量吗?不包含。经验形式就是一个模子,你要想让这个模子动,你得给它充电。好,我们有无数种经验形式,但是,这个经验形式现在是以一种方式呈现——以情结的方式呈现,那么,我们的能量就注入到了一种经验形式里。而且,这部分能量还有折扣。折扣在哪?你看,它有一部分用于正常的外在互动,另一部分还被情结分走了一部分。因为有些恨,有些话你看见你妈你还不敢说,你心里难受得压着憋着,压着憋着也需要能量,所以,它就被分走了。因为,情结本身不产生不创造能量。为啥人发脾气时劲恁大,一下子就爆发了?因为情结一直克扣有能量。这个能量本来应该从原型正常释放到现实的,但它被情结克扣了一部分!所以,情结多的人现实中就耗得不行不行的。(焦点中说的能量被内耗了就是这个逻辑吧)他那个劲本来该拿来用于外在互动探索的,现在可好,都被情结扣押了,10分能量9分都被扣押了,只留1分让人苟延残喘着。而且时不时被扣压的部分还发生变质了。正常,这个能量应该是正性的,主导探索的,探索世界用的。克扣下来的变成了“负性”——不再探索,而是主导毁灭。而且情结在心里面是一股毁灭的力量。原本的好人,中毒变成了恶魔!都该喋血你了!
为什么有的孩子越养越没劲?
话说回来。如果你心里的妈妈情结变小了,你有可能就解锁了更多母亲的经验形式,同时解锁了更多的能力。这点假设意义非凡。如果你跨越了某个情结,你就会在某一个点上,某一类关系上找到那个和谐的点,做到完全驾驭。如果父母情结你能完全驾驭,你就能做这个世界上很多的事。因为你解锁了所有的可能性。我们有无数个情结,每跨越一个情结,就解锁了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心理能量就打这来。
说回到孩子教育上。孩子天生是没有情结的,没有任何情结!当然,如果按照朱建军书上的理论来说出生的那一刻经过产道挤压,婴儿就伴随着有死亡情结、上帝拯救情结,魔鬼情结。这三个是最原始的,生的那一刻就有,那没问题,它不太影响我们。但是,核心在于,一个孩子生下来没有那么多情结,我们在教养的过程中怎么能让孩子更多的以原型的经验来释放能量而不是不停地给他制造一个又一个情结,来把孩子的能量给内耗掉。
原型的能量为什么很多孩子越养越不如小时候,越养越没劲儿?养到上小学,就会觉得什么都无所谓,都行,啥也不想干。那,我们在养育过程中给他塞了好多个情结。孩子的心理能量都被情结“截胡了”。所以,养育过程中,父母要有这样的观念:在可以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体验更多,充分地发展可能性,而不是过度地担忧和限制。因为过度的担忧是诅咒,是在限制孩子所有的可能性,原型应该由更多可能性的经验来激活。只有一种经验怎么可能激活原型?怎么可能激活更多可能性?因为激活的原型越多,他的心力(心理能量)就越多。所谓的唤醒孩子内驱力,从荣格的角度来解释的话,实际上就是激活更多原型,这是最本质意义上的内驱力。
如果孩子已经大了些,已经有了某些情结,该怎么办呢?修复!谁来修复呢?“自我”——发展孩子的“自我”。怎么发展?没别的方式。假如自我是人身上的一块肉,那就需要不停地锻炼,练成有力的肌肉,如果只是“吃”,那它就是一块肥肉,一块赘肉喽,关键时候没有劲,用不上。所以,发展自我只有一种方式,锻炼,即,恰当的挫折。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他要学会自己做主,紧接着就是承担后果。所以,不要替孩子做主,这样孩子就不可能去承担后果。恰当的挫折就是“你自己做主,你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你需要我辅助了,你跟我讲,你不跟我讲我就默认你可以承担。这样就像去健身房,你拿哑铃,做卧推,你能拿多重,你心里没数吗?你第一次去推,你能一下子拿很重的,那就是“不恰当的挫折”,所谓恰当就是先拿个轻的试试,然后再加点再加点,自己做主。以这种方式锻炼自我是最恰当的。不然,咋把握那种劲儿呢?所以,在荣格理论里,每个原型背面都是能量,满满的能量。它是硬币的两面,它不是阴影。它一面是经验形式,一面是被封印的能量。这些经验解封一个,能量“哗”地释放出来了。
情结不只有恨,爱也是一种羁绊。所以核心依然在自我那里——自我成长,承担后果。所以养娃的观念就是,在安全的基础上,充分的可能性。不可以引导任何东西。3岁有3岁能做的,5岁有5岁能做的事,他做的事情由小到大,跟几岁没关系。加入孩子11岁了,跟你说“妈,我今天晚上想去俺同学家过夜呢。”你同意不同意?在有的父母那是被允许的,“去吧,注意安全。”最多问一句“男的女的?”放手让他去体验,他不体验以后怎么解决这类问题呢?当然,前提是安全!
自我力量的扩大如果是多人养育孩子,一定要确定主养者,他主要去确立的是规则和依恋投注。比如小宝宝,最主要的是看他晚上跟谁睡,白天有好几个人带都行,到了晚上他必须跟妈妈睡。所以,一个是规则,一个是依恋投注对象。为啥要用晚上跟谁睡来评估呢?因为,到了晚上,孩子的自我功能下降,他内心的那种幻想会上升,他选择跟他睡的那个人真的会带给他依恋的安全感,其他人不行。好多小朋友都这样。但严格来说,还是跟妈妈要处理边界。比如5岁的孩子有时会突然提出要求“给我买个床吧我要自己去那屋睡。”父母答应了但约定6岁生日时送给他,有个仪式感。同时,孩子单独睡一屋,开门可以看见父母,抱个玩具睡,有利于发展过渡性客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