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皮肤病——中医临床论症与刺血疗法

皮肤病——中医临床论症与刺血疗法

作者: 小旋风520 | 来源:发表于2018-09-07 00:41 被阅读0次

一、从经络去辨症认识。

由于气血失调,一方面病邪可以通过经络由表达里,或由里达表。也可以将((脏腑所生的病症))沿着经络的通路反映到体表。临床常见皮肤病有牛皮癖、湿疹、风疹、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痤疮、丹毒、白癜风、疣类等。

二、皮肤病——针灸临床六法。

①去风解表止痒法

多用于表证初起,如红色丘疹、急性淡红色风疹。

②清热、凉血泻火法

适应常见的急性湿疹,大疱性皮肤过敏性紫癜,出血性红斑等。

③活血化淤,通络止痒法

适应于经络阻膈,气血凝滞——血淤型牛皮癣、带状疱疹。气滞血瘀型——结节性红斑、硬结性红斑、癜痕疙瘩,痈疽血淤期等。

④温经散寒,通经止痛法

适用于阳气衰微、寒凝气滞、四肢厥冷。如血淤性红斑、硬皮病,脾虚或气血引起的瘙痒症。

⑤清热解毒,养血通络法

适用于毒热性皮肤病——丹毒、痈疽、蜂窝组织炎、毛囊炎、脓疱病。

⑥补益气血扶正法

常见皮肤病((接近痊愈))时,如血热型(或有热毒)的牛皮癖,或气血虚、或肝肾不足,脾虚纳呆。均以不同症状给予——服用扶正的中药。

(临床论治)

1. 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好发于颈项、肘等处,中医称为(摄领疱)。 其症状有:①局部性神经皮炎;②多发性神经性皮炎;③泛发性神经性皮炎;④弥漫性神经性皮炎。都是经久不愈症。

(病因)常与风湿热三邪蕴阻肌肤,营养不足,血虚生风生燥,皮肤失 养,以及情绪波动等有关。

(辨证分型)局部性神经性皮炎。

(取穴)皮损区及其周围皮肤。

(治法)根据皮损的大小进行围刺,或扬刺,针尖向中心方向进针,最后在皮损的中心直刺1 一3针,用泻法,不留针,隔日针1次。

2. 湿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过敏性炎性皮肤病,其特征为皮疹具有多形性,易于渗出,自觉瘙痒,常对称分布和反复发作。中医学文献中记载的——(浸淫疮、旋耳疮、锈球风、四弯风)等,类似急性湿疹,耳周湿疹、阴囊周疹、肘膝窝部周疹及婴儿周疹等。

(病因)为饮食失节或食发动风之品,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使湿热内蕴, 造成脾胃湿热所困,复感风、湿、热、邪、内外两邪相搏,充于腠理,浸淫肌肤,发为本病。 湿性重浊粘腻,易耗血伤阴化燥生风,故缠绵不已,反复发作。

(辨证分型)热重于湿型(相当于急性湿疹)。

(主证)发病急、病程短、局部皮损初起皮肤潮红热、轻度肿胀,继而粟疹成片或水疱 密集,渗液流津,瘙痒无休、身热、口渴、心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白或黄。

(辨证)湿热内蕴,热盛于湿。

(治则)清热利湿,散风凉血,和络止痒。

(取穴)大椎(点刺放血)、曲池、合谷、偏历、阴陵泉、公孙、血海、膈俞、脾俞、胃俞、肺俞、足三里。随证加减。

3. 牛皮癖(又称银屑病)

牛皮癖是一种常见的红斑屑性皮肤病,该病经过缓慢、具有复发倾向。

(病因)多因情志内伤,气机壅滞,郁久化火,心火宄盛,毒热伏于营血。或因先天不足,体质弱者。或因饮食失节,脾胃失和,气机不畅,郁久化热,复受风热毒邪而发病,若病久或反复发作,阴血被耗,气血失和,化燥生风或经脉阻滞、气血凝结,肌肤失养而致。

(病状特点)——初起为淡红色点状斑丘疹,逐渐扩大,部分相互融合,形成境界清楚的癖片,搔刮后有银白色、光泽、干燥的鱗屑,层层脱落。最后一层与基底面附着较紧,呈光滑的薄膜,刮下薄膜为细小出血点,筛状出血。

急性发展状态的皮损,多呈点滴状,鲜红色,搔痒较著。静止期的皮损常为斑块状或地图状等。消退期的皮损常呈环状、半环状。少数皮癖上的鳞屑较厚,有时堆积如壳砺状。

皮损可在身体任何部位——((对称性发生)),好发于肘、膝关节侧和头部。重者全身癖块融合,肿胀、痛痒,甚至两臂不能抬举双腿乏力、厌食、睡眠不安。((部分患者发病前有发 烧、咽痛的病史))。少数的患者指(趾)甲早期甲板呈点状凹陷(顶针指)以后甲板开始增 厚,失去光泽,甲板与甲床分离。肌粘膜有病变,多见于口唇有银金鳞屑,或白色边缘明显的斑盘。

此外,①牛皮癖病患者继发红皮症者称为银屑病性红皮症。②皮癖有少量渗出,附有湿性鱗屑,或初起为小脓疱,伴有发烧等症状者称为脓疱性银屑病。③合并关节炎者,称为银屑性关节炎。

(辨证分型)a血热型;b血燥型;c血淤型。

血热型

(主证)皮癖发生及发展迅速,皮肤潮红,皮癖多呈点滴状,新生皮癖不断出现,鱗屑较多,表层易剥离,基底有点状出血,瘙痒明显,常伴有口干舌燥,心烦易怒,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舌苔黄或腻。

(辨证)内有蕴热,郁于血分。

(治法)清热故血活血,疏风解痒。

血燥型

(主证)病程较久,皮癖色淡,原发皮癖增厚,呈淡白色,舌质淡红,苔少,脉缓或沉细, 乏力、头晕、大便稀、小便清、不欲饮,纳差。

(辨证)阴血不足,肌肤失养。

(治则)第一步健脾利湿;第二步养血滋阴。

血瘀型

(主证)皮损肥厚,颜色暗红或紫暗,经久不退,蔓延全身,舌质紫暗或见淤点或淤斑, 脉涩或细缓。女性五十岁以下者多有痛经或血块。

(辨证)经脉阻滞,气血凝结。

(治则)通经活络,活血化淤。

相关文章

  • 皮肤病——中医临床论症与刺血疗法

    一、从经络去辨症认识。 由于气血失调,一方面病邪可以通过经络由表达里,或由里达表。也可以将((脏腑所生的病症))沿...

  • 痛经女性忌吃哪些食物?

    中医认为痛经多因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亏虚所致。临床常见有气滞血瘀、寒凝胞宫,气血虚弱,湿热下注等症。饮食疗法能起到较...

  • 天地筋

    这里是爱好中医者的天堂,每天免费更新推拿、按摩、针灸、刮痧、拔罐、艾灸、熏蒸、拍打、洗髓术、刺血疗法、放血疗法、点...

  • 刺血疗法

    一、 对脑出血(中风)病人的救治: 凡出血者必昏迷,即刺印堂、太阳、太冲、十指出血1—5滴,可促使早日清醒,减轻偏...

  • 刺血疗法

    二十四种病症所对应的刺血疗法穴位 一、 脑出血(中风): 凡出血者必昏迷,即刺印堂、太阳、太冲、十指出血1—5滴,...

  • 见效最快的中医刺血疗法

    所谓刺血疗法即用三棱针在恕张的浅表静脉血管刺出血的一种方法。也叫放血疗法。本法不太严格刺什么穴,所谓的穴位在本法中...

  • 刺血疗法治百病

    刺血疗法,又称刺络疗法、放血疗法、泻血疗法,是一种最古老的治疗方法,历史悠久,渊源流长,而且广泛流传于民间。 其作...

  • 中医如何治疗颈椎骨质增生?

    中医采用以推拿疗法、针刺疗法、中药熏蒸疗法为主的中医综合疗法对颈椎骨质增生患者进行治疗。颈椎骨质增生是临床上常见的...

  • 中医如何治疗颈椎骨质增生?

    中医采用以推拿疗法、针刺疗法、中药熏蒸疗法为主的中医综合疗法对颈椎骨质增生患者进行治疗。颈椎骨质增生是临床上常见的...

  • 论中医思维与临床

    中医思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中医临床,是一个具体的说法,如果说思维与实际相结合,那么中医是首选。 中医在考虑疾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皮肤病——中医临床论症与刺血疗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ahq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