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为什么在赤壁能以三万多师大败二十多万曹军呢?他究竟具有怎样的军事天才?敬请关注三国名将吴国篇周瑜之名将之花。
周瑜堪称三国时代的“常胜将军”,他在十五年军事生涯中作战多次,从未失败,最经典的战例莫过于赤壁之战,他以三万之众迎战二十多万敌军,以一当十取得完胜,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罕见的经典战例,而在《三国演义》中描写的是周瑜虽身为主帅但是赤壁之战之所以胜利完全是因为孔明草船借箭,孔明借来东风,庞统献连环计,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从事三国历史文化研究三十余年的四川大学方北辰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三国名将吴国篇周瑜之名将之花。
周瑜周瑜才活了三十六虚岁,他军事生涯十五年最辉煌是在他生命最后三年间连续打赢了三场大战就是江夏之战,赤壁之战和江陵之战,那么这三场大战实际上是一个整体可以称为大赤壁之战三部曲,江夏之战是赤壁之战的准备和铺垫,而后面的江陵之战是赤壁之战的扩展和延伸,那么讲赤壁之战一定要把这三场大战综合起来讲。
先说第一场大战江夏大战,孙吴向西面荆州扩张领土的第一战,首战的对象选择在江夏,目标是这个地方的军事小强人黄祖,黄祖是荆州割据者刘表手下的大将,因为他在荆州的最东边和孙吴地盘的最西边相邻,所以以往长期有战争。
建安四年,周瑜就随同孙策打过黄祖,但是那一战由于刘表从西面来支援所以歼灭战打成了击溃战,黄祖成功的脱逃,这一次江夏大战周瑜决心要打成一个完整的歼灭战,他怎么打呢?分两步走,第一步先进攻江夏黄祖的据点沔口西边的一个战略要地,这个地方有两处武装流民的营垒,叫做麻屯和保屯,那么我们讲述战争一定要结合地理,否则的话很难点中要害,现在我们就来看地图
当时周瑜他们的这一个军事大本营在柴桑,这个红色的线就是孙吴和黄祖之间的地盘的大题分界线,黄祖的据点在沔口,沔口就是后来的汉水,就是沔水进入长江的水口,在现今武汉市汉阳区。
那么为什么周瑜第一步要进攻这边的麻屯、保屯呢?因为这个地方刚才我们说了是两大流民武装的据点,而且这个地方又是一条长江南岸的支流陆水汇入长江的水口,这个地方当时叫陆口,那么如果把这个地方打下来就可以截断黄祖的退路,也可以阻止刘表从上游来支援黄祖,这是这一场战役当中的军事考虑,当时黄祖的防御情况是怎么样呢?我们还是要回顾一下这个地图,黄祖的据点在沔水西岸的一个高地上,这个位置大体是在现今武汉市龟山的那一个地带,那么他居高临下,如果你的水军从长江过来,首先必须经过沔水口,才能进入沔水以后上岸对他发动攻击,因此他把他防守的大门设置到沔口水口上。
怎么防守?他打造了两艘在当时堪称航母的大战船,这种船在当时有一种特别的名称叫“蒙冲”,“蒙”实际上就是说他装了防护性的甲板,可以把它遮住,“冲”就是它必要的时候他还可以向前冲锋,你把他奈何不得,这就是当时的航母,每一艘船上面配备五百人,五百人都是强弓大弩用弓箭远距离进行射击,相当于每个人手上都有一个手提火箭筒,那么两艘船共计一千名精锐的弓箭手,弓箭那是如同雨下,黄祖以为这两艘航母在这一左一右跟我镇守沔口,那我沔口的营垒高枕无忧,他沔口的营垒修成半月形的,新月形的,这种半月型的月亮在当时称为偃月,周瑜大军来在沔口一时难以进入,他灵机应变非常快,马上吩咐了两员将官,两员孙吴的名将,骁将,然后去清除障碍,这两员将官,一名叫董袭一名叫凌统,每个人率领一百名敢死队队员,身穿双重的铠甲,手提锋利的吴刀,驾驶小型轻快的战船相当于我们现今的摩托艇,两人将官领受了命令之后快速的从沔口两艘蒙冲中间的间隙快速通过,通过以后目标直奔船后面的缆绳,一到指挥手下这一百名敢死队员,一阵乱刀就把蒙冲战船的缆绳全部砍断,这一下蒙冲摇摇摆摆地就漂向下流长江里边去了,紧接着凌统如法炮制,两艘航母被别人击中了软肋,瞬间从沔口消失了,周瑜的大军就向沔口一下就涌进来了,涌到沔口的营垒之下,马上登岸,连续发起强攻,不给黄祖任何喘息的机会,这一下黄祖完全就没有想到,他见情况不好,马上弃城往北边跑,路中间就被孙吴的骑兵追杀,当场把他斩首,是江夏黄祖势力完全被清除,这一战周瑜取得完全是预料的胜利。
那么这一场用兵当中周瑜表现出来的用兵特色是什么呢?总结起来四个字:“一慢两快”,一慢是总攻时间准备慢,要等到条件充分成熟的时候才发动总攻,不是贸然就发动总攻;“两快”,一个快是应变快,一发现黄祖的防守非常坚固,马上针对实际的战况,找出他的穴位软肋,一招制敌,应变快,第二是一旦发动强攻,动作也快,不给对手任何还手招架的机会。
江下大战以周瑜的彻底胜利而结束,经过这一场战斗孙吴的水兵,不仅在水面、陆地作战,都得到了实战性的训练,更为重要的一点周瑜还为赤壁之战选好了决战地址,那么周瑜选择在赤壁迎战曹操的玄机,究竟是什么呢?
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的十月,也就是在江夏之战半年以后,周瑜率领三万人马迎战曹操号称八十万,实际上是二十多万的大军,完全是以少敌多,对手强大。那么这场战役很有名,因为它是开创三国鼎立最初局面的一场战役,这个赤壁之战双方是怎么打起来的?实际上在周瑜发动赤壁之战的正式战斗之前,双方有一场遭遇战,这个遭遇战史书怎么记载的呢?
史书上说:“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三国志 · 周瑜传》)史书说曹操的船队在遭遇战失利之后,这才引退到北岸去驻扎,可见在遭遇战发生之前,他并没有在赤壁的北岸停留的打算,都是一遭遇了以后才到了北岸,那么为什么到北岸驻扎呢?因为周瑜先已经占据了南岸,他只有在北岸去停留,既然周瑜早就在南岸,可见这个战场的选择,周瑜是做了主动的选择的。
选择在赤壁这个地方迎战曹操有没有玄机?回答就是Yes,不仅有,而且还大大地有,我们现在就来破解这个玄机。
赤壁图周瑜把决战地选择在赤壁的玄机:玄机之一是藏在地面之上,把决战的地方选择在这个地方,起码有三点有利的方面:第一点因为消灭黄祖以后,陆口,麻屯,保屯这一带已经成为孙吴西边最西端的最重要的军事要塞,周瑜攻下麻屯、保屯以后两年间,对这个地方流民武装的营垒进行了精心的打造,把这个地方经营成了一个坚固的据点,依靠这种坚固的据点来发动水面进攻后顾无忧,有坚强的支持。
第二点赤壁的南岸据我多次考察实地考察是连绵的山冈,相对比较陡峻,这样的话曹操水面的战船很难在这个地方,在南岸发动进攻,因为相对这个地方登岸不容易。
第三点当周瑜在南岸扎营以后一场遭遇战迫使曹操在对岸立足,对岸什么地方?地势低洼的沼泽地带,这一片地区是古代最著名的沼泽地带属于湖泊地带,叫云梦泽,这个云梦泽现今湖泊还很多,“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赤卫队的根据地就在这儿。
这种地带在用兵上面来说《孙子兵法》里面叫做沮泽,属于几种圮地当中的一种,《孙子兵法 · 九地篇》里面教导说:“圮地则行”,一旦进入了圮地要赶紧离开,因为这个 “圮”,它的含义就是崩溃,我们现在爱说崩溃,周瑜占了南岸,迫使你曹操只有在北岸驻扎,这个北岸是圮地,我把你逼到崩溃的地方,去驻扎,去扎营,还不会崩溃吗?肯定会崩溃,这就是地面的玄机。
但是玄机还不止在地面上,还隐藏在江流当中,赤壁这个地方,我多次去进行实地考察这个地方的江面的水流情况是比较特别,它的上流江面宽度大约在一千五百米左右,过了赤壁江面宽度迅速扩大,扩大到将近三千米,只有赤壁这一段江面收窄,这就好像是一个哑铃,两头大,中间小
由于江面在这个地方陡然收窄,水的流速陡然就加大,水流就非常湍急,不仅是湍急,而且还复杂,怎么复杂呢?一过赤壁之后他陡然右拐弯,右拐弯向东它就对北岸的江岸形成强力地冲顶,冲顶以后回来,后面的水流一个反冲顶,反冲顶就使这个地段的水情更加复杂,又湍急,又复杂,那么在这个地方,要驾驶传统的木船,还要作战,快速地前进,急剧的转弯,还要冲锋,短时间练不成这个本领,孙吴的军队不怕,那是船上生,船上长,浪里白条,到这个地方如履平地,但是曹操的强项是骑兵,他的步兵、骑兵在北方草原上长大的,陡然到了长江,把他的水军弄上了船只,临时做了几十天的训练,相当于现在驾校里边只会点火,起步就把他的军队放到水情如此湍急复杂的江面上去操纵,还不是旅游不是自助性旅游而是作战,生死之战,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周瑜不用火攻,你曹操都肯定赢不了,怎么赢得了?那水上不比在陆上,弄不好就翻船的。
为了迎战实力强大的曹操,周瑜在赤壁这里做了足足两年功课,可见周瑜的用兵特色是胸有成竹,不打无准备之仗,然而大战来临,准备充分的周瑜也为未敢掉以轻心,他还是在决战之前先探探对手的功力如何,这就叫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那么对曹军测试的结果如何呢?不测不知道,一测哈哈笑,因为曹军的缺点完全暴露了,由于水情险恶,驾船功夫太差,二十多万人马的船只又太多,所以最后遭遇战中能呈现出来的历史图景,就像黄盖所说的:“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三国志· 周瑜传》)他的意思是曹操这帮北方来的旱鸭子,把这么多船驾驶得一团糟,个个都在搞追尾,头碰头,尾碰尾,挤在一起,一把火就把他们烧得狼狈而逃。
这个就是遭遇战测试出来的实际场景,在长江上用火攻,周瑜和黄盖那是老搭档,早在九年前的建安四年,而且是在冬天十二月,他们就随同孙策,曾经在这一带的沔口,就是刚才的江夏之战的沔口,打得黄祖大败而逃,那一次的作战,孙策向朝廷写的作战报告里面有这么几句话很值得注意,他说:“火放上风,兵激烟下,猋火所焚,前无生寇”(《三国志· 孙策传》裴松之注引《吴录》)这第一句话火放上风,那一次就用的火攻,烧的黄祖狼狈而逃,刚才我们看了长江的流向从西南流向东北,沔口是这样,赤壁也是这样,冬天十二月,他在江面上发动进攻沔口处于西北方向的位置,但是他却是火放上风,在上风头放的火,这个冬天十二日在江面上向沔口发动进攻,还放的是上风的火,这说明起的是东南风,如果是西北风放火的话,反过来烧自己了,烧不了西北方向岸上的黄祖了,这个冬天应该是北风那个吹,怎么会起东南风?
如果我们用现代科学物理学来分析,玄机一下就会得到破解,我们还是用赤壁这个图来做解释,因为长江这个江面,是从西南流向东北,冬天确实是起北风,经常起北风,或者是西北风,但是假定是正北风,这么一下来的时候,由于它走向几乎是呈45°,
假定南岸的江岸比较高峻,比较陡峭的话,这个风一吹过就好像吹到一个大厦墙壁上,反过来就要反射回来,依据物理学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的原理,正北风45°江面,这么一下来反射回来就是正东风,也就是说到南岸一反射回来,回到江面上就是正东风。
如果是西北风,反射回来就是东南风,冬天起北风,江面上可是往往要起东风或者东南风,这就是奥妙所在。
周瑜两年前就在这个地方激战黄祖,然后打下来以后就在这一带又进行打造军营,对这一带江面的情况,风向情况,不仅是地理,天文,特别是江面上的风向,那肯定是了如指掌,因为用兵上观天文,下知地理,那是肯定的,而且周瑜所统领的是孙吴的水军,水军在江面上作战,最大的动力就是来自于风,人力是辅助性的,所以观风向如何,那是他的基本的功夫,如果说我先在赤壁的南岸立住脚,坚固的守在这个地方,一场遭遇战迫使曹操停留在北方,然后我就等北风起,有北风就有东风,有西北风就有东南风,到时候这个风向一放火,不仅风向正好往敌军的营寨烧,而且这个风正可以使我们进攻帆船的帆,吹的正饱满,是加速到了三档四档,最高档次,周瑜之所以先在这地方立住脚,他做了精心的选址准备,所以东风哪东风,哪里是诸葛亮借风,什么装成一个道士,(祭拜)星斗借来的,那是周瑜周同学,在这个地方多年作战做功课做出来的,这才是正解。
于是周瑜就向身边的老伙伴黄盖发出指令,加投降,然后伺机等东南风起,就发动火攻,这个老搭档于是就领命而去,下面的结果大家都非常熟悉,我就简单说了,黄盖假投降,曹操真中计,就是一把火烧的曹操狼狈而逃,曹操从云梦泽的沼泽地,经华容这个道路上狼狈逃回北方,周瑜取得赤壁之战的完胜,而云梦泽从此就成为曹操挥之不去的噩梦,云梦的梦是曹操的噩梦。
周瑜在这场大战里边表现出来的军事本领,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总结,它是一场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周瑜之所以取得胜利首先自己主动地选择有利决战地点,针对实际测试出来的敌军的致命弱点,又利用特殊的气象条件,又采取有力的火攻战术,还选择了正确执行火攻的人选,所以取得辉煌的成功,这么几点再精炼起来,就是三个“知”,知天、知地、知人,周瑜做到了三知,反过来看曹操,他第一次到赤壁,第一次与孙吴的水军在长江之上作战,所以他对此地的天文地理还有敌军的水面战斗能力,完全是一问三不知,三知对三不知,结果可想而知,所以五十四岁的老江湖曹操,就败在了三十四岁的周瑜手下,在这里姜还是老的辣这句话不对了,应该是自古英雄出少年,赤壁大战周瑜取得全胜,曹操败退回北方,留下大将曹仁坚守西边的要塞江陵,周瑜乘胜向西推进发动了江陵大战,江陵大战的实质是赤壁之战的扩展和延伸,最终促成了三国鼎立的历史格局,那么周瑜在生命的最后一战中又有什么样的才能表演呢?周瑜一到达江陵就再次发挥他一慢两快的用兵特色,那么怎么慢呢?就是他先在江陵城的南岸驻扎下来,然后准备对曹军的陆地作战本领进行试探
陆地作战这个是曹军的强项,究竟怎么样,你还得先上手做试探,这个时候孙吴的另一员骁将叫甘宁前来献计说测试的地方可以选在夷陵,我们还是要看地图,江陵在长江的北岸,现今的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夷陵是现今湖北的宜昌市两地相对的距离大概是300里左右
甘宁来献计可以先在这个地方发动一场测试战,甘宁他就是长江三峡这一带的人,巴郡临江县人,对三峡一带的地理非常熟悉,所以他觉得这个地方是一个最好的测试点,周瑜又是知人善任,谁提出最好的建议,谁就是最好的执行者,就像黄盖,发动火攻之前那样,于是就请甘宁率领几百人马,去夷陵发动一场测试战,甘宁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一到就把夷陵城拿下,镇守江陵城的主将曹军的主将曹仁一看夷陵城失陷,自己又处于两面夹攻的态势,于是就出动大军去夷陵城进行反包围,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周瑜又采取了吕蒙的计策,主力部队留一半留在江陵在南岸由凌统来镇守,他自己亲自率领一半的主力,直奔上游,在曹军的反包围之外再来一场包围,结果这一战在夷陵周瑜取得全胜。
这一测试,周瑜心中有了底,说曹军善于陆战,一测试本领不过如此,收兵回来乘着胜利的形势就集中数万人马打过江去,打到江北面,对江陵城发动猛烈进攻,他亲自上前线督战,周瑜的特色就是说到的一定做到,叫别人做到的他一定身先士卒,一定自己先做榜样,他带头冲锋陷阵,被一支流箭射中了他的右胸,伤势很重,但是重伤不下火线,继续激励手下的部下,然后鼓舞士气,在连续不断地猛攻之下,守将曹仁终于支持不住,当然也有关羽兜到后方襄阳方向,准备对曹仁进行两面夹击,也有这个辅助的作用,于是曹仁就在曹操的批准之下撤军回去了,周瑜就在生命最后一场大战中又取得了完胜,第二年周瑜到下游见孙权,建议从三峡进入益州,攻占益州,孙权就批准了他的计划,让他回去做战斗准备,他从下游建业回来的途中,经过现今湖南的岳阳当地有一个巴丘山,三国时期有两个巴丘,一个在下游,一个在中游,这个地方的巴丘,是在岳阳的巴丘山
不幸就病死在那儿,这个病死肯定跟他的右胸受伤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损害了他的健康,所以周瑜就瞑目长逝,终年三十六虚岁,周瑜的生命结束了,对他的军事才能怎么评价呢?两点,一他的军事生涯从二十一岁开始进入军界起,到三十六岁止,十五年间,大小战争无数,从未打过败仗,是三国时期少见的常胜将军,特别是赤壁之战以三万之众对抗曹操二十多万的强兵,还取得完胜,堪称中国古代战争的经典,就是战功辉煌;第二,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间,连续取得江夏,赤壁,江陵三大战役的胜利把孙吴西部边境从中游一直扩展到三峡的东口促成了三分鼎立局面的历史格局,辉煌的战功和重大的影响综合起来看的话在三国名将当中可以说是超群绝伦,评孙吴明将的第一名那是没有问题,如果再把他完美人品和对国家的脊梁作用加起来综合一评他应该评三国时期名将当中的完美名将第一名,这是我的观点。
现在我用1+2点评做总结,1是一句大白话:“大赤壁之战是古代战争的经典。”
2是一句七言诗:“雄姿英发周公瑾,名将之花第一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