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让我想起2018公司发布的活动主题日“付出越多拥有越多”,记得当时到咨询部借用活动日标语和现场用的彩旗。当时乔老师和我说活动结束下午就要编写出通讯,并且指导我如何写,如何往纵深挖掘活动的意义。
如今再看到这个标题,让我震惊的不是我们当时做了什么事,而是主席发出这样的口号所带给我的震撼:为什么“付出越多拥有越多”?它背后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付出比获得更让人满足”
一、人是寻求意义的生物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社会角色,而因为不同的角色我们都在践行着自己的根本责任。若是抛去所有的社会角色,回到我们生命本身,你说你知道你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吗?人作为一个群体性生物,假如地球只有你自己,没有你的同类,单个人离开群体,人这个生物活着还有意义吗?答案是人作为一个存在,作为生命本身的一个意义就是通过你的同类来实现你作为一个社会人的价值和意义,你通过帮助同类来实现意义。
我们将每个人的生命推到终点,结局都一样,躺在一个小盒盒里。你的同类会对你有一个评价。从某个角度讲,每个人生命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当你在活着的时候为你的同类谋求的幸福越多,付出的越多的时候,你的同类会对你的评价越高,对你怀念越深刻。我想这是其中之一对付出越多拥有越多的解释之一吧!
二、付出关注过程,获得关注结果
付出是一个人对于人事物投入的行为心理过程。而获得是对一件事情的结果的反应。也就是说付出体现的价值在结果里,是直接进入当下的状态,是躬身入局的投入;
而获得的价值体现在结果里,是对过去一个过程的总结,结果无论如何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若是在当下你去想结果如何,那么对未来获得的不确定性就会让人焦虑恐惧。
你是否觉察过,人根本没办法活在结果里,人只能活在当下的过程里。付出是进入当下的最好路径。所以在当下的过程中,付出越多收获越多。
三、心理模式的不同
无论是付出还是获得都是人对自我定义的解释。
“付出”者对于“我是谁”的自我解释为“我有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能给出什么,我对事情负全责!”反应了自己的丰盈富裕
“获得”者对于“我是谁”的自我解释为“我缺什么,我能得到什么,谁给我,谁为我负责”反应了自己的贫穷和索取。
“付出者”是一种成功者的心理模式,而“获得者”是贫穷的心理语言。
根据交换法则,圣经里说“凡富有的会给你更多,贫穷的连仅有的也给你拿走”。获得的心理模式导致人越来越贫乏。而赌博上瘾也是利用了这个原理,通过获得的心理滋生更大的匮乏,反复强化,导致赌徒孤注一掷。人对自我的定义和命运的链接,也是对付出越多拥有越多的解释吧!
四、人在付出中获得真正的自由。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曾经看过一部的电影,说解放前我们一个特工,为了保持自己在敌方的身份,与自己深爱的女子几次结婚受阻。恋人在最后投入到重庆解放前的炮火里,特工最后也是随着台湾撤离离开大陆。再次回到国内,已经到了本世纪80年代,特工来到女友的墓前,抚摸着墓志铭,站起身不自觉的做出了和女友生前一起跳舞的旋转。那一刻泪流满面。
之前不懂得人会为了自己的信仰,会为了为更多的同类获得幸福,牺牲生命、放弃爱情。人通过付出与他的同类建立起一个爱的生命链接,在付出中获得真正的自由。
一个人只有在付出的时候,才会处在当下的状态,才会处在做事情的状态,当你能够专一无二的做事情的时候,就会处在宁静满足的状态,此刻你就会干什么成什么。难道这不就是付出越多拥有越多的真正含义吗?
感恩主席带给我的思考,感恩杨老师深耕班课的剖析,感恩刘老师的引领,谢谢您!
网友评论